【武漢親歷】吳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該成為疫情的“守門人”

2月6日,北京市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多了一重身份——中央指導組防控專家組副組長。當日晚,他隨隊抵達武漢。為了全面瞭解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區防控情況,吳浩率隊調研了江漢區的居民小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超市等場所,很快,他發現了社區防控的諸多漏洞——

初到:到處都是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確診患者的救治,另一個是社區防控。然而,剛到武漢,我發現武漢社區防控存在很多的漏洞。

第一,用救災模式應對傳染病防控。疫情發生後,武漢市將絕大部分的精力和人力都放在確診患者的救治上,沒有充分認識到社區防控的重要性,社區防控不到位。

第二,社區的醫學觀察技術指導不到位。疫情發生後,社區醫務人員大多被抽調去支援醫院,忙著參與救治,社區防控薄弱,不能有效發揮社區本應有的職能——阻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

第三,人員隨意流動,社區感染嚴重。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6日,武漢市內交通停運。但是,武漢城內人員流動管理卻始終無序,輕症感染者外出買菜、活動,重症感染者外出就診、尋求床位,密接人群人數眾多。無序的人員管理為後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重大的風險和漏洞,不符合傳染病防控中控制傳染源的相關要求,更不符合新冠病毒的防控要求,新冠病毒不同於SARS病毒,不發病人群也具有傳染性,傳染性很強,隱秘傳染較多,傳播渠道廣。由此埋下眾多接觸性感染的隱患。

第四,生活垃圾未專門處理。當時有大量的確診患者居家治療,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但由於沒有針對性的垃圾處理辦法,負責清運的環衛工人感染風險極大。加之武漢水域廣泛、陰雨天較多,生活垃圾的堆放汙染環境,進一步帶來隱匿傳染的後患。

第五,社區管理存在問題。一方面,社區管理由民政部門負責,民眾動員未到位。另一方面,居委會同志需抽出不少時間用於填表、應付各類檢查,擠佔了真正的疫情防控時間。有的居民小區測體溫流於形式,甚至不測體溫也能隨便出入。有的居民小區消毒不規範,要麼消毒不到位,要麼過度消毒。

第六,社區醫務人員存在感染情況,主要原因在於防護物資短缺、培訓不足導致的防護不到位。此外,部分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新冠肺炎處理流程不合理,部分機構隔離點的設置不規範、存在交叉感染風險。

醫院沒有床位,社區沒有封死,人們隨意走動,到處都是交叉感染風險,給新冠肺炎的摸排工作帶來極大難題。同時,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就像割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

解題:做實扎牢社區防控這條戰線

封城解決了新冠病毒的擴散問題。但武漢城內,要想解決無序問題、讓傳染源“斷根”,就必須做實扎牢社區防控這條戰線。換句話說,如果社區沒有控制好,一線多少精銳部隊都會打光的。

中央指導組防控專家組駐武漢市社區防控小分隊自2月6日成立以來,分成13個小分隊,深入武漢市13個區(不包括東湖開發區和東湖風景區),走訪了武漢市所有街道、80%左右的社區以及161家社區衛生服務及區級疾控中心,並結合調研情況梳理了系列建議,目前都已得到當地政府的積極回應和認可。

提出網格化管理策略。建議地方強化黨建引領,依託“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抽調機關幹部黨員充實社區防控第一線,落實“四個包保”(區級領導包街道、街道領導包社區、街道幹部包網格、黨員骨幹包困難家庭),推動組織力量向社區全面下移。

提出關口前移、實行小區封閉管理。為做實“四早”,社區一律實施封閉管理,只保留一個出入通道,醫護人員、醫藥物資從業人員、抗疫公務人員和水電油氣、通訊網絡、糧食蔬菜等基本民生保障從業人員憑單位證明進出,進出人員都要測量體溫並實名登記。對有確診、疑似患者的單元,採取封閉該單元並派人駐守單元門口。

提出落實四類人員排查方案。社區防控組對“四類人員”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問題與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多次溝通,就病人的分類、分級、分層收治細節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針對患者收治率低,建議加大醫院轉陰病人的床位騰退,同時開闢新的隔離點。

建議針對生活垃圾及環境開展消毒處理。在加大重點區域消毒覆蓋、加大對社區垃圾規範管理和及時清運的督導上,指導居家隔離人員涉疫生活垃圾的分類和消毒管理,督促隔離點垃圾分類處置,提高轉運頻率,降低社區內傳染風險和對生態環境的汙染。

倡議廣泛發動群眾,形成群防群控。廣泛動員在職教師、退休幹部、村醫、各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有志青年組成龐大的志願者隊伍,積極主動參與到超市購物點管理、各社區(村灣)的封控管理、各個卡點輪流值守、灣內巡邏、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及代領快遞等行動中來。特別是在集中隔離點醫護人員的配備上,在街衛生院任務重、人員緊缺的情況下,村醫積極主動參與到集中點的工作中來,解決了最大的難題。

上述建議逐步落實的過程中,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逐漸被控制住了。武漢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自2月9日以來呈現快速下降趨勢,小區封閉管理和“四類人員”有效排查等效果顯現,社區內傳播風險極大降低,從源頭上控制了疫情蔓延趨勢,擰緊了“水龍頭”。

反思:如何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假如中國的初級衛生保健系統能更好的話(這裡我指的“好”不僅僅是在醫療水平方面,還包括在公信力方面),那麼我們不會看到在1月份人們蜂擁而至扎堆醫院的現象,我相信很多人是在那時被傳染的。由此推論,醫療系統也不會如此崩潰,當時是流感季,大量非新冠肺炎患者聚集在醫院,醫生本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在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而不是分心於實際上沒必要來醫院的人。可見,如果中國能加強初級衛生保健系統,就能分流病人、減少恐慌,並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一個好的初級衛生保健系統也有助於開展健康宣教等系列工作。

具體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公共衛生應急事件中的職能思考,我認為必須發揮好“網底”和“守門人”的職能。希望今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儘快完善:

第一,在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發生時,基層需要有即刻響應、迅速推動應急事件科學管理的能力。因此,建議明晰基層機構在公共衛生應急事件中的責任界定和工作流程。我認為應包括:基層機構應儘快將信息彙報給屬地的相關部門和機構(如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衛生健康委等),並跟蹤疫情進展,促進相關機構反饋,提出自己的應急處理建議;屬地相關機構應通過基層機構,迅速向居民發出通知,倡導通過電話、微信、短信、視頻等溝通形式;家庭醫生對居民出現的急性症狀進行初步鑑別診斷,並給予下一步處理建議,包括社區就診、居家隔離觀察或轉至上級醫療機構等;除承擔與醫療衛生直接相關的工作之外,基層機構對於其他的社區防控工作也應給予協助或指導。

第二,對基層醫務工作人員崗位職責進行細化,確保基層醫生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居民需要的健康維護業務的能力提升上,並在基層衛生工作中發揮專業技術特長。

第三,強化基層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病例規範書寫。對患者及其家屬重要的健康信息,尤其是新近出現的症狀或健康問題,絕對不可遺漏,以便在疫情初期就能夠儘快識別,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基礎。同時,大力推行信息化手段,優化並簡化基層大量的報表工作,重實效,輕形式。

第四,應該設計面向基層醫務人員的關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識別、上報、防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的培訓。

第五,改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房屋設計。基層機構應對房屋進行適當的改建,預留至少一間診室及與之匹配的相關工作區域,作為公共衛生應急時期的臨時用房,並需建立專門的進出通道。

第六,疫情發生後,應迅速建立全國(或各省市)電話和網絡在線平臺,統一口徑,應答廣大民眾對未知疾病的疑惑,並給予指導和建議。

最後,再對公共衛生系統做些反思。事實上,目前中國的疾控並不代表公共衛生,公共衛生應該是預防+臨床+社會學。在公共衛生事件中,關鍵時刻還需發動基層力量,例如全科醫生的特長“人熟地熟門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理/本刊記者 寧豔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