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橋西分局抗疫小故事:寶刀不老的“老周”

這個寶刀不老的“老周”,就是治安大隊副大隊長周風璽,大隊人員都這樣稱呼他。老周今年已經58歲了,叫他老周實在是名副其實。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疫情防控中,老周也不甘示弱,跟大家一起排班,一起執勤。卡口實在太冷,不過這可難不倒老周,久經風霜的他自有辦法。他把自己從頭到腳武裝了一遍。戴著棉帽,小棉襖外又套了層警用大棉襖,凳上棉褲,穿上大棉鞋,這之後,感覺還缺了點什麼,他又特意帶上熱水袋,護在腰上。這麼一武裝,就不怕天氣有多冷,就看你穿得厚不厚,不怕年齡有多大,就看你準備有多充分。帶上口罩,執法儀,對講機,移動手機終端,收拾停當,向卡口奔去。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別看他年齡大了,玩起手機來一點也不落後,用手機拍照,用微信上傳信息,拿起移動終端輸入身份證,用警務終端讀卡,核查人員、車輛既認真,又利落,哪樣也不含糊。指揮車輛有條不紊,盤查登記一絲不苟,忙而不亂,讓在場執勤的城管、教育局的同事們一睹他老民警、老黨員的風采,紛紛都伸出大拇指:老周就是高!

老周的養生粥

穿了這麼厚,白天自然順利地渡過了,可是到了晚上,陣陣的寒風吹得透了兩層棉襖,畢竟是老了,與年輕人比著幹,短時間沒有什麼感覺,時間一長,年輕人沒事,他卻受了寒氣。胃寒胃滿,不想吃飯,外加渾身沒勁……他自嘲道:老了,不中用了。中午,大家叫他一起到飯堂吃飯。“你們去吧,我胃口不舒服。”此時,受了寒氣的胃吃不了硬東西和油膩東西。但老週一點也不慌,他有自己的養生粥---玉米糊、紅薯粥和小米粥,這是他多年摸索出來的養生之道,同時加上多運動,多工作,少吃飯。果然,這樣折騰了兩天,胃寒的毛病被他制服了。

老周的三件寶

也許是為了考驗他,胃寒剛有好轉,痛風的毛病又犯了,走一步疼一疼。大隊領導見他一瘸一拐的樣子,就關心地對他說:“老周,別堅持了,不行休息一下吧,別累壞了身子。”“那哪行呢,這個關鍵時刻,再怎麼難受也要堅持下來。趕上這麼一個大事,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老同志,我怎麼能缺位呢?對付這點老毛病,我自有辦法!”於是老周又把他那三件寶貝拿了出來:泡腳、熱水袋、“秋水酸鹼”(藥)。先用熱水漫過腳踝,泡得微微出汗,再用熱水袋捂一捂肚子,把身子捂熱乎,接著吃上抗痛風“秋水酸鹼”(藥)。三件寶貝輪番上陣,這麼又折騰了兩天,痛風的毛病減去了大半。老周這麼反覆地折騰,就是想要珍惜退休之前時光,多為單位留點什麼,無愧於多年的從警經經歷。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看到分局上下齊心協力抗疫情,微信傳來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畫面,感人的事蹟,熱情的點贊。老周彷彿又回到了當年的熱火朝天派出所生活。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從中發現先進典型,給他們點贊,打電話給予鼓勵,給年輕的民警打電話傳經送寶……他還在微信群內發出倡議:號召派出所民警要發動群防群眾力量,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號召社區民警要結合各自工作加入各類群防群治組織微信群和小區業主微信群,以及時掌握信息,開展防控工作。作為老同志,他樂於看到這火熱的場面,樂意看到分局蒸蒸日上發展勢頭,更樂意多為這烈烈的火焰多添點柴火。他還有更大的計劃,要在退休之前,把經手的派出所建設抓好,將來可以對後來人說,這些派出所是在我手中建起來的。他還要協助領導在橋西推行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他還要協助領導抓好治安系統群防群治工作,他還要……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周這口寶刀永遠是那樣的鋒利,老周這棵熱心永遠繫著他熱愛的警察事業。(來源:邢臺市橋西區公安網絡發言 編輯:肖延昭 青媒編輯:霍若雪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