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桥西分局抗疫小故事:宝刀不老的“老周”

这个宝刀不老的“老周”,就是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周风玺,大队人员都这样称呼他。老周今年已经58岁了,叫他老周实在是名副其实。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疫情防控中,老周也不甘示弱,跟大家一起排班,一起执勤。卡口实在太冷,不过这可难不倒老周,久经风霜的他自有办法。他把自己从头到脚武装了一遍。戴着棉帽,小棉袄外又套了层警用大棉袄,凳上棉裤,穿上大棉鞋,这之后,感觉还缺了点什么,他又特意带上热水袋,护在腰上。这么一武装,就不怕天气有多冷,就看你穿得厚不厚,不怕年龄有多大,就看你准备有多充分。带上口罩,执法仪,对讲机,移动手机终端,收拾停当,向卡口奔去。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别看他年龄大了,玩起手机来一点也不落后,用手机拍照,用微信上传信息,拿起移动终端输入身份证,用警务终端读卡,核查人员、车辆既认真,又利落,哪样也不含糊。指挥车辆有条不紊,盘查登记一丝不苟,忙而不乱,让在场执勤的城管、教育局的同事们一睹他老民警、老党员的风采,纷纷都伸出大拇指:老周就是高!

老周的养生粥

穿了这么厚,白天自然顺利地渡过了,可是到了晚上,阵阵的寒风吹得透了两层棉袄,毕竟是老了,与年轻人比着干,短时间没有什么感觉,时间一长,年轻人没事,他却受了寒气。胃寒胃满,不想吃饭,外加浑身没劲……他自嘲道:老了,不中用了。中午,大家叫他一起到饭堂吃饭。“你们去吧,我胃口不舒服。”此时,受了寒气的胃吃不了硬东西和油腻东西。但老周一点也不慌,他有自己的养生粥---玉米糊、红薯粥和小米粥,这是他多年摸索出来的养生之道,同时加上多运动,多工作,少吃饭。果然,这样折腾了两天,胃寒的毛病被他制服了。

老周的三件宝

也许是为了考验他,胃寒刚有好转,痛风的毛病又犯了,走一步疼一疼。大队领导见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就关心地对他说:“老周,别坚持了,不行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身子。”“那哪行呢,这个关键时刻,再怎么难受也要坚持下来。赶上这么一个大事,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同志,我怎么能缺位呢?对付这点老毛病,我自有办法!”于是老周又把他那三件宝贝拿了出来:泡脚、热水袋、“秋水酸碱”(药)。先用热水漫过脚踝,泡得微微出汗,再用热水袋捂一捂肚子,把身子捂热乎,接着吃上抗痛风“秋水酸碱”(药)。三件宝贝轮番上阵,这么又折腾了两天,痛风的毛病减去了大半。老周这么反复地折腾,就是想要珍惜退休之前时光,多为单位留点什么,无愧于多年的从警经经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看到分局上下齐心协力抗疫情,微信传来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画面,感人的事迹,热情的点赞。老周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热火朝天派出所生活。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中发现先进典型,给他们点赞,打电话给予鼓励,给年轻的民警打电话传经送宝……他还在微信群内发出倡议:号召派出所民警要发动群防群众力量,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号召社区民警要结合各自工作加入各类群防群治组织微信群和小区业主微信群,以及时掌握信息,开展防控工作。作为老同志,他乐于看到这火热的场面,乐意看到分局蒸蒸日上发展势头,更乐意多为这烈烈的火焰多添点柴火。他还有更大的计划,要在退休之前,把经手的派出所建设抓好,将来可以对后来人说,这些派出所是在我手中建起来的。他还要协助领导在桥西推行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他还要协助领导抓好治安系统群防群治工作,他还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周这口宝刀永远是那样的锋利,老周这棵热心永远系着他热爱的警察事业。(来源:邢台市桥西区公安网络发言 编辑:肖延昭 青媒编辑:霍若雪 责编:张永忠 监制:耿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