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不得不感嘆現在吃瓜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了。

轟動網絡的227事件爆發之際,面對微博熱搜始終處於懵圈狀態的我,還是在00後妹妹的科普下初步掌握了“Ao3”,“同人文”、“毒唯”等概念。

所以要討論227事件和Ao3之死,可能首先要給很多和我一樣不知道Ao3是什麼的讀者做一個科普。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AO3到底是什麼?

AO3是一個世界性的網站,全名“Archive of our OWN”,意為“我們自己的檔案”,是目前最大的同人小說數據庫之一。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而所謂同人文即“同人之名以為文”,是指對於已經發表的小說、電視劇、電影、遊戲、動漫等,在原作的基礎上,把某部甚至某些作品裡的人物放在新環境裡,加入作者自己的想法進行再創作的一種文學形式。

比如《五十度灰》是《暮光之城》的同人文,《霸王別姬》是李碧華以姜大衛和狄龍為原型衍生出來的同人小說。

甚至《金瓶梅》也算是同人文的鼻祖。

AO3旨在為廣大同人愛好者打造一個以“不是利用用戶而是為他們服務”為原則的,完全由志願者服務和用戶捐贈而建立起來的非營利性組織和非商業社區。

收錄了超450萬篇同人小說的AO3,對世界各地作者和讀者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免費的精神樂園。

2019年8月,在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都柏林Worldcon上,AO3獲得雨果獎。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澎湃新聞 2019年8月報道


頒獎詞為“藝術創作不是孤島,它誕生於群體之中,敬文學,敬熱愛,敬自由“。

這對所有網站用戶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感動與榮耀的高光時刻,創作自由萬歲的呼聲曾響徹在每個同人愛好者的心中。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AO3鹿死誰手?

AO3這樣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眾網站為何遭到肖戰粉絲的圍攻,還要從一篇名為《下墜》的網文說起。

這篇以肖戰王一博為主人公的同人文上傳到AO3網站上後,遭到了肖戰唯粉的強烈不滿(唯粉是一個網絡用語,主要是指一個組合裡只喜歡一位成員)。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不僅支持這篇文章的作者粉絲遭到了人肉和網暴,AO3網站也在舉報下整個中國大陸區服務被中斷,連帶著整個同人文化創作的生態圈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肖戰粉絲在對Ao3進行舉報時的論據有二。

其一是同人小說對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影響。

他們策略性地採取了“未成年人家長”的身份,讓這場利己之戰上升到了規範網絡秩序的道德高度上。

但事實上,Ao3在秉持“創作與自由”的理念的同時也遵循著嚴格的分級分區功能。

自帶r18警告的文章被投訴,的確讓眾多原創作者無處喊冤。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另外引發爭議的一點是,同人文學是否存在侵犯真人名譽權的問題。

在法律意義上,無論《下墜》侵權與否,真正有權利提出起訴的是肖戰本人。

但顯然肖戰的團隊並不會這樣做。

偶像經濟時代要保持頂級流量離不開同人創作的反哺,況且肖戰獲得大眾喜愛是從《陳情令》這樣一個腐向劇開始的。

於是急於替主出征的肖戰粉絲非常“聰明“地利用了公權之手,不料最終的結果卻是拉主下水。

絕望的AO3用戶和其他相關人士在遭受重擊後,開始遷怒於肖戰本人,聯合起來抵制他的各類商業代言,宣佈肖戰一生黑。

於是在這場各方力量翰旋的複雜鬥爭中,沉默的偶像被推到了不可控的命運場,淪為Ao3之外的又一個受害者。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AO3被牆意味著什麼?

首先,肖戰粉絲這種利用公權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顯然是不可取的。

這種模式一旦被複刻,成為惡性循環,必然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國家資源的浪費。

另外,AO3事件之所以引發了眾多圈外路人的憤怒,是因為這場鬥爭背後不只是一個網站的生死存亡問題。

它所帶來的後果是創作自由的萎縮和對多元文化的封鎖,其實質是亞文化圈的自我閹割。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圖片丨微博 @草木蟲腦洞


對一個心智健全的個體而言,包容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存在,或者採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反對態度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

我們首先要支持並保護文藝自由多樣化,才能夠進一步討論自由的邊界在哪裡的問題。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對他人自由的尊重,其實也是對自己權益的保護。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人都是利益相關者。

包括成功剷除異己的勝利者頭上也懸著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

面對不喜歡的聲音,我們可以拒絕,可以批判,可以爭辯,但是不能強力杜絕和剷除。

一旦暴力規範化的操作成為發洩不滿的慣性手段,那下一次躺在普羅克汝斯特斯床上的——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文字丨青野


當我知道AO3的時候,它已經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