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我們將永遠記得……

3月10日,伴隨著武昌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批患者,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均已“休艙”。

  

“一日一方艙”,武漢平均每4個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這一個多月,方艙醫院完成了“史詩級”的救援任務,併成功幫武漢扭轉了戰局。

  

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將永載史冊。


“一日一方艙”的速度奇蹟

  

新增確診病例數字居高不下、醫院床位嚴重短缺……這是一個多月前,武漢面臨的艱難處境。

  

2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要求,全市各城區對“四類人員”分類集中收治和隔離。但集中收治的壓力非常大,病床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因此需要建設對應的收納場所。

  

2月3日,中央指導組決定設立方艙醫院。當晚,三所總共43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在武漢開建。

  

設計人員凌晨1點畫圖,工人凌晨4點跑步進場……決策29個小時後,4000張床位全部到位。2月5日,位於武漢市江漢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收治病人。


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我們將永遠記得……

要讓“床等人”,不能“人等床”!方艙醫院的建設就是與時間賽跑。

  

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以“一日一方艙”的進度,先後建立了14家方艙醫院。

  

2月27日,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方艙醫院已經實現“床等人”。

  

在短時間內,方艙醫院扭轉了武漢“內防擴散”的整體大局,為以後“應收盡收”創造條件。


2月3日——


2月5日——


2 月 11 日——


2月27日——

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方艙醫院已經實現“床等人”。


3月1日——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將進行休艙處理。這是武漢市首家休艙的方艙醫院。


3月6日——

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正式休艙。


3月8日——

武漢的方艙醫院迎來“休艙潮”,一天9家方艙醫院休艙。


3月9日——


3月10日——

武昌方艙醫院休艙。至此,武漢全部方艙醫院休艙。



“生命之艙”解武漢燃眉之急

  

在此次疫情暴發前,方艙醫院對很多普通民眾來說,還是個陌生事物。

  

作為軍隊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方艙醫院”目前在各種應急救治中有廣泛使用。但此次是中國第一次在疫情中大規模建設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會成本,達到迅速大幅度擴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確是解決收治主要矛盾的現實之策。”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這樣評價。

  

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方艙醫院”的三個優勢凸現出來:

一是在很短時間內,以最小的成本,解決大量輕症患者的收治問題;

  

二是場所在極短時間,甚至24小時內就可以改建,疫情結束後也可以低成本恢復;

  

三是有望以高速度、低成本、高效益的做法,取得控制傳染源、救治患者的兩大目標。

  

從“開艙”到全部“休艙”,30余天的時間裡,方艙醫院共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1.2萬人。武漢市平均每4個患者就有一人入住方艙醫院,大大緩解了武漢醫療資源緊張的難題。

  

更重要的是,方艙醫院實現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將其評價為“生命之艙”。


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我們將永遠記得……

3月9日,是武昌方艙醫院按計劃休艙的最後一天。晚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員馬永剛、丁文茂、昌金星、江文洋等人進艙查看病人情況。武大人民醫院 供圖

  

人文關懷下的感動與溫暖

  

病人的居住環境怎麼樣?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各項生活需求能被滿足麼?


方艙醫院“開艙”初期,這些問題是外界最為關注的。很快,人們看到了答案。

  

在《火紅的薩日朗》背景樂下,穿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帶領患者一同起舞;患者在方艙醫院吃上了生日蛋糕;圖書角上擺放著種類齊全的書刊以及經典文學……

  

一個多月來,及時收治患者的同時,方艙醫院也給武漢以及所有中國人帶來了無數感動與溫暖。

  

“在這裡,我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醫護人員們每次都回答‘不用謝’。”一位曾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面對疫情,在這些臨時醫院裡,患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組成了特殊的“戰隊”。

  

每一批患者出艙,就距離最後的勝利更近一步。


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我們將永遠記得……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向患者揮手告別。安源 攝


  

中國醫學救援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

  

傳播速度快、感染範圍廣、防控難度大,面對這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外界都在看:中國會怎麼辦?

  

在這場舉國聯動的戰鬥中,方艙醫院給出了答案。

  

馬曉偉曾評價,建設方艙醫院是一項非常關鍵、意義重大的舉措,在防與治兩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今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重大災情疫情,迅速組織擴充醫療資源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

  

他指出,方艙醫院的大規模使用在中國醫學救援史上,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而在王辰看來,像這種能夠迅速提供大容量收治,短時間、低成本建設起來的方艙醫院,在將來設計國家應急體系乃至世界應急體系時,都有一定借鑑意義。

  

如今,世界範圍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多個國家決定向中國取經。

  

據報道,俄羅斯、意大利、韓國等開始建設滿足其需求的臨時性醫院;伊朗模仿方艙模式徵用展覽中心、停工廠房搭建收治隔離點,已有部分投入使用。

  

今天,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這30余天的歷程,對於武漢以及全中國來說,都值得載入歷史。

  

這場與疫情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但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讓我們共同努力,直至迎來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