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豐乳肥臀》有感

讀《豐乳肥臀》有感

母親說:“我變了,也沒變,這十幾年裡,上官家的人像韭菜一樣,一茬茬的死,一茬茬的發,有生就有死,死容易,活難,越難,越要活,越不怕死越要掙扎著活,我要看到我的後代兒孫浮上水來那一天,你們都要給我爭氣。”

全書以上官家唯一一個兒子上官金童的視覺來描述整個上官家族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興衰的整個過程。雖然以上官金童的視覺為主,但我更覺得這本書的主心骨是母親。豐乳肥臀,不言而喻描述的就是一個女性的形象,母親以堅韌不拔的形象貫穿著整個故事,也作為舊社會女性形象的縮影展現在讀者眼前。

母親自小命不好,自幼父母雙亡,交由姑姑姑父養育,五歲時姑姑開始給她裹腳,姑姑想把母親培養成最模範的淑女,自然是要“三寸金蓮”。母親痛得愣是用腦袋撞牆,可終究還是逃不過裹腳的命。待到16歲,小腳終於裹成,卻正好是“放足運動”,姑姑想憑母親的小腳讓她嫁戶好人家的希望也破滅了,最後下嫁給鐵匠的兒子上官壽喜。

婚嫁本是喜慶之事,可卻未料到竟是噩夢的開始。

上官壽喜懦弱無能,也沒有生殖能力,竟還是個媽寶男,而母親的婆婆上官呂氏則是上官家的當家人,為人專橫兇悍。母親嫁過去三年並沒有懷上孩子,婆婆指桑罵槐的說“光吃食不下蛋的廢物,養著你幹什麼”。

結婚三年,按規矩媳婦要回孃家歇伏天,母親帶著丈夫贈給的斑斑傷痕,耳邊迴旋著婆婆的惡罵,紅腫著眼睛,灰溜溜的回到姑姑姑父家。姑姑聽聞遭遇,十分不滿,帶了母親上縣城看婦科,結果一切正常,當晚,姑姑做了一個決定:把母親灌醉之後,強迫姑父與母親一起圓房。隔天醒來,母親頭痛欲裂抱著被子嗚嗚的哭了起來。來年清明過後,母親誕下一女,婆婆為其取名“上官來弟”。繼而二女兒出生,也是姑父的種子,取名“上官招弟”,在連續生下兩個女孩子後,婆婆臉色顯然不好了。


從強迫到自願到絕望。

母親突然悟出一個道理:女人不出嫁不行,出了嫁不生孩子不行,光生女孩也不行,要想在家庭中取得地位,必須生兒子。在婆婆的指使下,母親在蘆葦蕩上與一個外鄉來的賒小鴨的男人一起行男女之事,那天母親順從的接受了這個高大的男人,她沒有痛苦,也沒有欣喜,只是祈盼著這個男人種下的,是一個男孩。然而,事與願違,生下來的還是女孩,取名上官領弟。

四女兒上官想弟的父親是一個江湖郎中,當時醫好了婆婆的病後,便在上官家住下,直到與母親有了孩子之後才離開。當四女兒出生時,婆婆惡語相向,剛生完孩子的母親,雙腿間還鮮血淋漓,便被婆婆趕去曬穀,母親像一條將死的老狗一樣喘著氣,拖拉著沉重的身子憑著驚人的毅力翻曬著穀子,而她的丈夫,那個懦弱無能欺軟怕硬的狗東西早已在樹蔭下呼呼大睡。當母親完成工作,忍著疼痛爬上炕時,迎來的卻是婆婆與丈夫的毒打,用石錘子打到後腦勺鮮血直流,用棍子打到大便失禁拉了一褲子……

從那天后,母親懷著對上官家的憤恨,把自己的肉體交給賣狗肉的光棍漢糟蹋了三天。懷孕之後,母親去廟裡祈求生個男孩,心情之迫切,連自己結婚時帶來的體己錢也貼了進去,但來年生產時,依舊是個女孩,這個女孩就是上官盼弟。期間婆婆生起怪病,渾身上下長滿銀灰色鱗片,奇癢難捱,母親便去廟裡為婆婆尋醫問藥,順便請和尚為自己診斷只生女不生男的症候,一來二去,話越說越深,和尚本是個多情種子,母親又盼子心切,二人便好了起來。母親第六個女兒上官念弟便由此誕生了,當上官念弟呱呱墜地之時,婆婆提起她的兩條腿,便要往尿罐裡淹死。一九三五年秋天,母親在河邊割草時,被四個拖著大槍的敗兵輪姦了,彼時的母親想過自盡,欲跳河之時,突然望見高密東北鄉的美麗景色,母親感到屈辱的心胸彷彿透進了一縷涼爽的空氣,於是整理了一下衣服,回了家。第二年初夏,母親的第七個女兒上官求弟出生,而她的丈夫看到是個女兒之後直接拿出棒子往他的頭上砸下去,甚至從鐵匠爐裡夾出了一塊暗紅的鐵,烙在了妻子的雙腿之間……

母親被烙傷的下體腐爛化膿,散發著惡臭,他自覺不久於人世,便搬到西廂房裡去居住。一天凌晨被教堂的鐘聲吸引,母親尋聲而去,那天正好是禮拜日,牧師正捧著聖經,對著大家朗誦,聖經中剛好有提到關於兒子的章節,母親聽到這裡淚流滿面,引起了牧師的注意,之後,牧師也對母親溫柔之至,待母親傷好後,便與牧師魚水交歡。第八次生產之時,婆婆對母親說:輕車熟路,自己慢慢生吧,說完便把一卷白布和一把剪刀放在了炕上,而後又不耐煩地說:你公公和丈夫在西廂房裡給黑驢接生,它是初生頭養,我得去照應著,說完便揚長而去。在與黑驢接生期間,丈夫底氣不足地問道:她生了沒有?婆婆回答:男子漢大丈夫,一心不可二用,你只管驢,婦人的事,不用你操心。後來黑驢難產,婆婆請了一個獸醫接生。母親剛好也難產,婆婆順帶叫獸醫給母親接生,所幸歷經萬苦,母親終於生下龍鳳胎,取名上官金童,上官玉女。

女子本柔,為母則剛,母親那瘦弱的身體撐起整個家,用那三寸金蓮,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前走。

生完龍鳳胎,剛好日寇肆虐,丈夫與公公相繼被日寇殘殺,而婆婆也痴呆不已,母親便拉扯這一大群孩子艱難的生活著,其間因為家鄉戰亂,被迫舉家遷移,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逃難,差點死在半路上,後來母親毅然決然返程回家鄉。女兒們一個個長大,一個個的離家,而母親就像野草一樣堅韌頑強,不論歷經什麼磨難,總能重新站起來屹立不倒。在那個餓死人的年代,一生正直的母親,也當起了偷糧食的耗子,母親的胃竟能充當運糧食的袋子,在磨麵粉的磨房裡,母親偷偷把糧食吞下胃,回到家連帶著血水一起吐出來,再把糧食洗淨磨成粉餵養孩子……

一茬茬的生,又一茬茬的死,上官家由興盛到衰落。

大女兒上官來弟,先與土匪沙月亮私奔,生女沙棗花,扔給母親餵養。解放後嫁給殘疾軍人孫不言,後來愛上從日本歸來的鳥兒韓,生子鸚鵡韓,與鳥兒韓的戀情被孫不言發現後與之搏鬥,在搏鬥中殺死孫不言,被處決。

二女兒上官招弟,嫁給抗日別動大隊的司馬庫,生一對兒女司馬鳳和司馬凰,交由母親餵養,後在交戰期間中彈身亡,不久後,一對兒女極“左”的土改政策密令處死。

三女兒上官領弟,深愛鳥兒韓,後因鳥兒韓被日寇抓去當勞力後精神錯亂,在家設立鳥仙神壇,後嫁給爆炸大隊戰士孫不言,因練習飛翔摔死在懸崖下,生子大啞二啞都扔給母親餵養,後來兩個兒子都被飛機炸彈炸死。

四女兒上官想弟,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為了救全家,他自賣自身進了妓院,後流落他鄉音信全無,文革中被遣返還鄉,多年積攢的財物被洗劫,並遭受殘酷批鬥後舊病復發而死。

五女兒上官盼弟,少年時自願參加爆炸大隊,後嫁給爆炸大隊政委魯立人,生女魯勝利,在文革中自殺身亡。

六女兒上官念弟,與美國飛行員巴比特結婚後第三天被魯立人領導的獨立縱隊十七團俘虜。逃亡後被一寡婦誘至山洞與巴比特同歸於盡。

七女兒上官求弟,早年被賣給俄羅斯伯爵夫人做養女,改名喬其莎,畢業於省醫學院,後來被打成右派到農場勞動改造,因為飢餓暴食生豆餅脹死。

八女兒上官玉女,三年困難時期,因不忍心拖累母親而投河自盡。

上官家唯一一個兒子,上官金童,我一直都盼望他能有所出息,好給母親的操勞一點回報。但天不隨人願,上官金童患有戀乳癖,一生嗜乳以致精神錯亂,全書最後,年邁的母親還為金童的潦倒而擔心,難受著。

上官家的女兒各個都有個性,一生都活的精彩絕倫,她們的愛都是轟轟烈烈,不分階級不分立場的,雖然最終都以悲劇收場,但每一個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而母親的愛在書中描寫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最終,母親那窘迫的葬禮就是全篇的結局。

書中的整個故事,可以說是一個家族悲劇式的命運,其實,也是出生於二十世紀初一代人的悲劇式命運。看完整本書,我不得不欽佩莫言,能用那麼樸素的文字,把一些畫面描繪得那麼深刻,彷彿讓人身臨其境,樸素的文字卻那麼的有力,一個一個透過紙張,將那份藏匿其中的情緒宣洩出來,將整個故事活生生的擺在你眼前,叫你體會其中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