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终曲》:曲终人散的背后,暗藏匠人的三种价值内核

1997年,《精武门》里李小龙的高超武术,引得小男孩手舞足蹈地糊涂模仿;

2007年,同桌的女生竟然坐到年级第一的位置,唤得少年懵懂之中暗生情愫;

2017年,刚过而立的上司用高超领导力运筹帷幄,惊得少年越发生出崇敬之心。

从小到大,总是遵循着同一条规律,不由自主地被“有所长”、“自带光彩”的人所吸引。规律引导行为,逐渐演化出对匠人精神的憧憬。对匠人的品质偏好也带有些许模糊性,也许是“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执着,也许是“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的细腻,也许是“茶道之神”木村宗慎的儒雅。

行为随着时间,顺利根植于我的性格中:是敬畏职场高手的惯性,是崇敬匠人技艺的本能,是热爱无上创造的热血。

“宅”家的日子,有静心的独处,有净心的书本,最重要的,有精心制作的《终曲》,让我有缘再次飞扬膜拜匠人的性格,在纪录片中聆听坂本龙一的“曲未终,人未散”。

豆瓣8.8分《终曲》:曲终人散的背后,暗藏匠人的三种价值内核

《终曲》

《终曲》的豆瓣评分达到8.8分,足见纪录片强悍的感染力,让人禁不住有感而发。不过当我敲下第一个字母之际,我仍在惶恐是否有资格妄议,一个被奉为“教授”的天真老头,一个被无数学子视作“引路人”的业界传奇,一个早已荣誉加身的音乐巨匠。专业之事,本不应为外行人所道也。

因此,我想就匠人的三种价值内核,浅薄地表达一些个人认知、思考。

高晓松曾说:“有没有赤子之心,是能否成为匠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我看来,坂本龙一就有一颗纯正的赤子之心。

《孟子·离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说:大人可贵的地方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失掉孩提时代的一片真心,像小孩子那样纯朴、真诚、热烈。

坂本龙一的赤子之心体现在哪里呢?对我们又有何启示?

1、赤子之心的引导:即使青丝已变白雪,仍旧不停地追求,精进作曲技艺、扩张认知宽度。

“影片的开头,坂本龙一拨弄着被海水浸泡过的钢琴,早已失掉音准的黑白键,散发出低沉、哀怨的曲调。”

让人无法理解的开端,牵扯出太多联想的方向,钢琴都坏了还能弹吗?

后来在家里,敲打乐器、刮擦器皿、头戴水桶淋雨,千奇百怪地方式制造出声音。联想到他说“可能我一直追求不会消失的声音、永不衰减的声音”,我才明白这便是独有的,扩张认知宽度的途径,朝着理想迈进的行动。因此,影片还记录了他去到北极探听冰川融化的声音,跑到非洲寻找人类共同的音乐,走到森林中触摸大自然的悠鸣,就不难理解了。

尤其当他在冰谷聆听时,我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发出肺腑的天真喜悦”。融化的不止冰川,还有我的心。新声音,就像他的新大陆,又有了一个通过记录与糅合,创作出新音乐的机会。

年老色衰时,只要有心,对认知、对技艺,还是会有满腹的热烈。

联想到我成为自媒体作者后:

如果三个月写十万字后,没有开通原创加V,或许我就放弃了;

如果坚持输出后,没有获得青云奖励,或许我就不会认真思考,提升技巧的底层逻辑;

如果不断更文后,没有流量扶持,或许我就不会学习定位受众。

足见个中有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坚持等于奖励。保有赤子之心的人,不会轻易懈怠,坚持就是坚持。

2、赤子之心的抚慰:即使身体罹患喉癌,仍旧把死亡放在身后,把五线谱放在身前。

纪录片拍摄时,教授已经罹患喉癌,几乎是终日与死神为伴。他刚知道消息时,一度认为是命运开了个玩笑,毕竟噩耗不是一个过程,无法随着时间推移,能够慢慢地接受。

于是,他就呆在纽约的家中,接受医学治疗。据他介绍,治疗第一年,他就已经不得不放下心爱的音乐。不难想象,癌症的折磨,医治的痛苦,自己无能为力的残酷。

不管身体到什么程度,他的心思还是停在起点。因此,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又开始了未完的事业。他说:“真的不知道自己能活几年,为了让自己能够安心赴死,我想尽量留下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

如果不了解前因后果,这会不会被看作儿戏。不是应该继续修养吗?不是应该就此隐退吗?不是应该放慢脚步吗?

死亡,不是人能决定的;工作,才是人能擅长的。

只有在声音的世界里遨游,只有在五线谱的间隔中跳动,只有在擅长的事物中,教授才觉得自己是活着。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死亡就算在身后,曲未终,人未散,还有一段未了的缘。

3、赤子之心的洗礼:即使放满了荣誉的展示柜,仍旧把永恒当作自己的事业。

1、3、32、58、68:68岁的教授,在58年的职业生涯里,已经出了32张专辑,获得3项电影节奖励,出了1本自传《音乐使人自由》。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是为了清空了过往的履历,而是更好的开始。就像影片名为《终曲》,是音乐术语,指的是结束即开端的意思。

写在历史里,也不过是一串数字。不管现在的自己身体状况有多糟糕,他还是那个10岁就开始作曲的追风少年。寻找永恒的声音,就是他理所应当且力所能及的事。


写到这里,与其说坂本龙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如说是他成全了这种定义。

1、不断寻找永恒的声音,精进作曲的技艺,是热烈的赤子之心;

2、面对死亡时,还能醉心于音乐事业,是纯粹的赤子之心;

3、就算是被荣誉包围,也要结束再开始,是真诚的赤子之心。


未完待续,再见龙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