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恩師 文


持續的疫情,讓人待在家裡,心情很沉重。

這幾天,心裡一直不安,感覺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聽到汪潤林老師走了,感覺很突然,他走的的驟然,走的決絕,不跟父母妻女道別,不跟親朋好友道聲珍重。

汪老師1941年出生在扶風縣午井鎮午井村人。著名作家,戲劇家,民間文藝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扶風縣作家協會首仼主席。發表作品300餘萬字,代表作長篇小說《周原風》榮獲中國作家協會《文藝報》、中國作家世紀論壇2008年全國長篇小說一等獎,散文《西府倩女》獲全國散文金獎。長篇小說《紅腰帶》獲寶雞文學獎。

懷念恩師      文/唐志強

因愛好文學之故,認識汪老師是1994年的初夏。那個時候還是文學火熱盛行的年代,作為縣文化館文學創作組組長的汪老師邀請陳忠實等幾位文壇名家來給全縣的文學愛好者講課。作為文學愛好者,我膽怯的來到他的辦公室,諮詢能否聽講座,他滿口答應,說文化館舉行這個活動,就是為培養扶風文學後繼有人搞的,來的人越多越好。

汪老師給我第一印象是瘦,臉也窄,常常一幅笑臉。汪老師也很樸素,我記憶中一直是一件白色襯衫,一條淺色的褲子,腳上一雙黑色的板鞋。

當天下午,我和汪老師在他的辦公室交流了一下午,他在回顧評價了當時陝西和扶風文學的創作狀況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發瞭如何實現文學夢的歷程。汪老師對文學的論述與希望,句句實在樸實,特別的接地氣,聽得我如痴如醉,激情澎湃。

2014年春花爛漫的四月,縣委宣傳部、文化局組織我們十幾位家鄉文友赴扶風縣北境美麗的野河山採風。汪老師從北京回到故鄉扶風縣參加了當天的活動,我時隔二十年再見到汪老師。他依然清瘦,還是一件白色襯衫,和淺色褲子,腳上黑色的皮鞋。這十年來的接觸,我更深刻的瞭解汪老師,他為人謙和寬厚,樂於助人,恪盡職守,用陳忠實的話說“汪老師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

作為一直堅守在扶風的老作家,汪老師在數十年積累、體悟了周原人類變遷史,誠心吸吮了歷史饋贈的文化養分之後,捧出的長篇小說《紅腰帶》,將周原文學富礦的歷史融入到現實社會中,盡力挖掘人性於風雲翻卷中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用感性的體驗和理性的思索交織,創作出了這部凝射著厚重的周原歷史文化、民族性、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具的好小說。

懷念恩師      文/唐志強


2016年5月29日,汪老師的長篇小說《紅腰帶》研討會在西安蕎麥園美術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是由陝西省作家協會長篇小說委員會主辦,會議由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海主持。陝西省委原副書記牟玲生、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後勤部創作室主任王宗仁、北京金盾出版社原副社長竇孝鵬、中國作家協會文藝報主任編輯劉秀娟等嘉賓,陝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黃道峻、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組書記常樹華、茅盾文學獎評委李國平、李星等十餘位在陝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與研討,我有幸被邀參加了這次研討會。與會者高度評價了《紅腰帶》的思想性與藝術性,認為汪老師在鍛造文本結構、描寫周原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

汪老師的《紅腰帶》出版後,遠在北京的王宗仁老師和我在電話上多次交流,深深為這位老作家,積累太深甚至壓抑太久不得不爆發的吶喊所打動和感動。這是一部繼《白鹿原》後不可多得的史詩性鉅著, 王宗仁老師認為自己讀《紅腰帶》感知到歷史不僅是古老的面貌,歷史還孕育著未來的形象。七千多年前周原的未來,正是我們今天從《紅腰帶》中看到的已經變了的,還在繼續變著的社會,變新的整個過程都根深蒂固地留著舊時的痕跡。《紅腰帶》中展示的這種變化,發生在社會與家族之間,人與人之間,尤其是人男人和女人之間。《紅腰帶》把這些錯綜複雜微妙的關係,演繹出其它書本上找不到的故事。這些故事有時是無與倫比的純美,有時又是不堪入目的醜惡,而美與醜往往交織在同一件事中,同一個人身上。這就讓我們深切地觸摸到人與事物的複雜,世界的博大,令人振奮、愉悅中又感受到生活的無奈。《紅腰帶》由此把人們帶入一種複雜奇幻的迷宮般藝術世界,充分體現了這部作品深刻複雜的思想內涵與獨具神采的藝術價值。小說裡呈現於讀者面前的人物有上百個,作者講述他們的故事更有一個可貴的特點,就是既講發生在白天的故事,還講發生在夜晚的故事。

《紅腰帶》出版後,我一個星期就讀完了。這本書讀後感覺白天在太陽底下看人和夜晚在星月下看人不一樣的感覺,深刻寫出了人物的多側面、複雜性,特別是真實性。汪潤琳由此把人物隱藏於故事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進入到了人性的多元化層面,使人物成為多姿多彩的活生生的生命發光體。比如,姬氏家族的五個兒子個個立志成才,卻各走各的路,最終導致一個殺一個。尤其是姬耀武,從一個馳騁疆場威震敵膽的將軍,變為一位和尚,也許你讀不懂他,但你應該讀懂他。再比如,姬家宅院裡那群太太,明爭暗鬥、最終兩敗 俱傷。再如,胡老七匪氣、俠氣兼具。而土匪白飛雲作惡多端,有時又透出人性美。姬耀先以仁義為本,卻殘忍地將三太太裝進棺材脅迫屈服,又詭計多端地把香香推出豪門嫁給一個木訥的長工,使香香從此跌入人生的泥潭與深淵,但他又對地下黨革命暗中支持,後來又極有心計地將家產分給窮人或捐出,解放後當上了貧協主席。小說創作對人物要有“破壞性”,才會使人物有骨有肉。汪老師的《紅腰帶》裡上述人物正是如此,讓我們多思又費解,而且你看了開頭猜不到他的結果,結果出來了,你才會明白汪老師的別具匠心。這是這部小說的文學魅力所在。

2017年元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以標題為:展現罕見百世圖卷,隆重將這部鉅著刊播向全世界,並高度評價:該作品非常大氣,非常厚重,很精彩。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語言文彩均達到了高檔次藝術品位,作者在鍛造文本結構、描寫周原文化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賈平凹38次對其評贊可謂極其罕見。標誌著汪老師創作的長篇鉅著《紅腰帶》步入世界,跨入國際優秀文學舞臺。

汪老師因為子女工作關係,常年在北京居住,作為扶風縣作家協會首任主席,他把培育扶風文學新人的重擔交給了我,常常通過電話和我分享人才培養以及會員管理方面的經驗,對我受益很深。可就是這麼好的人,這麼好的老師,卻與我師生緣盡。悲哉,我師!痛哉,我師!天堂路上您一路走好!恩師噩耗驚破天學生折袖淚闌干音容栩栩銘心暖物事樁樁過眼明半世文壇留清譽淡泊名利重情義師生緣盡就此別焚香再祭一戚然

最後,用一首《祭恩師》為汪老師送行,願天堂裡的《紅腰帶》更紅,讓《周原風》更濃!

懷念恩師      文/唐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