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在前面的文章中嘿小鼬給大家講了講,大唐名相張九齡的故事,不過由於張九齡的一生髮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限於篇幅只能一分為二,今天嘿小鼬來給大家講一講張九齡在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回長安擔任宰相後所發生的故事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話說開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張九齡被召回長安任職,他先後擔任左補闕、禮部員外郎、司勳員外郎等職。十五年後的的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終於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宰相,在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後,張九齡並沒有迷失自己,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對於國家的事情勇於直諫,從來沒有因為要保持手中的權利而去刻意迎合唐玄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開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唐玄宗在自己生日時大宴群臣,許多精於算計的人紛紛趁此機會,向皇帝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品,收到各種奇珍異寶的唐玄宗自然是喜笑顏開,就在這時“不識時務”的張九齡也獻上了自己的禮物,唐玄宗就問張九齡準備的是什麼禮物,張九齡說是一面珍貴的寶鏡,可是當打開包裝之後,禮品跟不是張九齡口中的寶鏡,而是碼放整齊的五本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這些名叫《千秋金鑑錄》的書是張九齡親筆寫成,因為他看出唐玄宗有安於享樂,懈怠國政的苗頭,於是他花費了數月的時間,整理了歷史上治國理政的各種故事,同時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收到這樣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唐玄宗並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賞賜給了張九齡非常多的珍貴古籍以示獎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同樣是在開元二十四年,當時擔任平盧將軍的安祿山討伐契丹失利,作為上級的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將安祿山押赴京城,交由朝廷定罪。一生閱人無數的張九齡,一眼就看出來安祿山此人兇狠奸詐,日後必將成為危害大唐的禍患,所以他上奏唐玄宗請求依律將其處死,就因為這件事,張九齡還和唐玄宗進行了一段對話,這段本可改變唐朝歷史的對話被完整地記錄在了《舊唐書•張九齡傳》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書中寫到“九齡奏曰:‘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遂放歸籓。”就這樣安祿山被毫髮無損的放了回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直到十多年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不得不前往蜀中避難,再想起張九齡當年的話時,不由得暗自神傷,卻也只能感嘆道

:“蜀道鈴聲,此際念公真晚矣;曲江風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除了在對安祿山的處理上與唐玄宗意見相左之外,對於唐玄宗想要任用提拔牛仙客、李林甫這樣的庸吏奸臣,張九齡也是多次當面向皇帝表達了反對意見,而那時的唐玄宗早已沒有了當年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氣度,相反張九齡一心為國勸諫,逐漸讓唐玄宗心生反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自古以來,冊立儲君都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唐玄宗當時專寵武惠妃,於是就想著廢掉當時的太子李瑛,改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面對這樣一個敏感的事件,身為宰相的張九齡依然選擇了直言進諫,他搬出了歷代王朝輕易廢立太子所造成的問題來規勸唐玄宗,李隆基面對著有禮有節的張九齡一時之間也無法辯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武惠妃得知廢立太子的事情是張九齡從中阻撓,於是就安排身邊的宦官去拉攏他,並告訴張九齡如果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宰相之位自然也可以長久的當下去。面對這樣的拉攏,張九齡憤怒不已,大聲怒斥宦官,經過張九齡的努力太子的位子最終被保了下來,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武惠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唐名相張九齡(二)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執政期間最後一位敢於直諫的宰相張九齡最終還是被罷黜,隨後被貶至荊州。三年後張九齡病逝於自己的家鄉韶州曲江,唐玄宗特賜諡號“文獻”。張九齡雖然一生為官,但其實他擔任宰相卻只有短短几年時間,但是他卻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一心為國,敢於直諫,重視農桑,最終憑藉自己超凡的才幹和一流的人品躋身於大唐名相之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