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溼疹的寶寶多嗎?這個病常見嗎?

嘟嘟嘴4897340


寫在前面的話

你好,我是年寶媽,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說到孩子溼疹,其實現在這種情況還是不少的。作為媽媽第一次看到孩子長溼疹,又著急又心疼。我就是因為對這個瞭解不多,孩子有溼疹後,還是走了一些彎路。

我記得孩子大概在五六個月的時候,她的臉頰上起了很多紅點點,好像是沒有徵兆一樣,一夜之間就有很多,那個就像是被誰打過一樣,皮膚還泛紅。帶她出去玩,都問她的臉是咋回事。剛開始不知道那就是溼疹,家裡老人說:孩子長這些很正常,過幾天就好了,不用管它。


然後除了正常的清洗,沒有用過任何藥劑。但是過了兩三天,感覺沒有好的跡象,但是老人聽別人說的偏方,說是特別管用:就是用花椒水每天清洗,見效很快!然後我們又開始用花椒水清洗,但是也沒有效果。


後來又聽說艾葉清洗也是效果不錯,就用艾葉煮水來清洗。可是效果微乎其微!大家可能會覺得我作為媽媽來說心太大,孩子臉上出疹子竟然不去醫院?


作為新手媽媽,可能是被之前的一些負面報道心有餘悸,所以我想的是孩子太小,能不用藥就不用,用一些天然的方法能治好就是最好的!事發大概五六天,我就覺得這樣不行,必須要去醫院了。


後來在醫院開了一些藥膏,塗上去孩子的臉和皮膚明顯改善,後來又有一些尿布疹,其實這基本就是萬能的了,孩子有疹子我就會給她用藥膏,這樣孩子好得快,不受罪!


結語


面對孩子的溼疹,我們作為家長的先不要急,可以先觀察一兩天在去醫院,但是向我這樣嘗試偏方的辦法不要輕易使用,耽誤孩子就不好了,總之希望每位小可愛都健康快樂!


我是年寶媽,歡迎關注:大年寶,一起交流育兒知識。


大年寶


這個病很多很常見,但是也不用大驚小怪的,因為這個其實在我說來就不算啥病,他就像偶爾我們臉上出的痘痘,出個粉刺啥的,只要注意別讓孩子太熱,別總是捂著,我孩子當時只要一捂著就出溼疹,後來弄了些藥膏摸摸第二天就沒有了。


東東的春夏秋冬


兒童溼疹多指特殊的帶有遺傳性的兒童特應性皮炎,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也稱異位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內源性溼疹等,主要表現是劇烈瘙癢、皮膚乾燥、皮疹,並且反覆發作,是溼疹中最難治療的一種。

溼疹的症狀如皮膚髮紅、非常癢、皮膚很乾有鱗片,會影響嬰兒的情緒。寶寶會不斷摩擦皮膚,從而有可能會劃傷皮膚甚至導致皮膚髮炎,並導致併發症。

為什麼嬰兒更容易患溼疹?

皮膚從新生兒期、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到青春期是一個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各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所以,嬰兒皮膚並非成人皮膚的縮微版。

嬰兒皮膚屏障功能不全,皮膚水分容易丟失等特點,使得寶寶更容易產生各種皮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溼疹。

成人患溼疹,往往是多種因素導致,而兒童溼疹,是指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的一種溼疹,就是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是因為對食物、吸入物、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而導致。

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皮膚髮紅,出現皮疹。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皮膚髮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髮糙、脫屑,遇熱、遇溼都可使溼疹表現顯著。

嬰兒溼疹分三類,你瞭解嗎?

對小嬰兒來說,搖籃溼疹、尿布溼疹和異位溼疹非常多見。不過,大多數寶寶們在長大後溼疹也會消失,所以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嬰兒溼疹和成年人的有點小小不同,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搖籃溼疹、尿布溼疹和異位溼疹各自的特點。

1、搖籃溼疹

這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皮疹。出生後不久的嬰兒頭皮可能出現這類皮疹,這被稱為搖籃疹。

表現為頭皮上的鱗狀死皮,看上去並不十分美觀,但大多數新生兒不會受到它的影響。用溫和的洗髮水和嬰兒油來護理,通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幾個月後,這些搖籃疹就會被清除。如果情況嚴重,則皮疹可能會蔓延到嬰兒的前額和尿布區,這種情況稱為小兒脂溢性皮炎,並且如果受到一些感染,還可能需要抗生素軟膏來治療。

2、尿布溼疹

幾乎每個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受來自尿布溼疹的困擾。儘管有這麼多質量好的尿布,可如今,寶寶似乎仍然會得上尿布疹。

尿布疹常由於溼尿布對嬌嫩的皮膚摩擦而形成,所以也稱過敏性接觸溼疹。

尿布疹顏色是紅色的,當皮膚乾燥時還類似輕微燒傷。尿布疹最容易出現的部位是臀部、陰囊和陰道區域的褶皺處。有時皮疹可以發生真菌感染,稱為念珠菌感染。

3、異位性溼疹

異位性溼疹相對遷延時間比較長。有些寶寶天生容易得溼疹,往往3個月時就會開始出現。這種類型的溼疹稱為特應性皮炎,或非典型溼疹。這是影響小寶寶最常見的一種溼疹。

它通常表現為臉頰、前額和膝蓋一些非常癢的紅色皮疹,包括肘部前面、手腕和腳腕處。有時它可能蔓延到軀幹和頭部及頭皮。有時它佔據了身體的很大一部分。


不孕科嚴偉醫生


比較常見。


多見於出生後1個月到2歲之間的寶寶;

先出現於面部,逐漸向下蔓延至全身。先開始是紅色斑丘疹,然後變成小水皰,然後流黃色的水,最後結痂脫屑,一般不會留下瘢痕;

溼疹會癢,而且會反覆出現,所以寶寶會很不舒服;

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最常見的過敏原就是牛奶等食物;

母乳餵養的寶寶也會出現溼疹,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比如粉塵、煙霧、蟎蟲、乾燥、溼熱、溫差、不夠清潔或過度清潔等;

當然也可能跟媽媽吃的食物有關,可嘗試先暫停食用牛奶及牛奶製品、雞蛋、海鮮等常見的易過敏食物。若暫停這些易過敏食物後,寶寶的過敏症狀有所緩解,則考慮寶寶的溼疹與媽媽食用這些易過敏食物有關;若暫停這些易過敏食物後,寶寶的過敏症狀無明顯好轉,哺乳媽媽嘗試暫時只吃米飯和青菜,寶寶的過敏症狀有所緩解後,媽媽開始一種一種地恢復食物,每增加1種食物要觀察3天,若無明顯過敏症狀,說明這種食物是安全的,若出現過敏反應,則可大致確定過敏原。確定過敏原後,媽媽停止食用這種食物至少3個月。

溫馨提示:

出生後要保證第一口是母乳,如果寶寶出生後吃過配方奶,這可能會導致寶寶在再次接受牛奶時出現牛奶蛋白過敏 ;

有了溼疹,找到過敏原挺重要,但有的時候不那麼容易找到,所以日常護理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洗澡時水溫不要過高,最好低於37℃;用清水洗就可以,不需要使用洗髮水、沐浴露啊什麼的,如果一定要用,要避開有溼疹的部位,擦乾的時候要蘸幹,不要擦。洗澡洗臉後,皮膚可以要塗抹保溼劑。


產科佳育苓蘢


現在好多孩子都有溼疹,而且是從出生不久就開始出現,具體原因也不得而知,家長也是愛莫能助,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兒溼疹多發呢。今天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第一,小兒溼疹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有家族過敏史,如果爸爸媽媽有過敏性體質,那麼遺傳給孩子的幾率就非常大。這也是孩子發生溼疹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生活環境各種過敏性因素對孩子的刺激。主要是孩子免疫力低下,抵禦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現天氣突然變化,忽熱忽冷,穿衣服過多,以及小兒洗浴用品對皮膚的刺激,都可以誘發溼疹出現,還有一點,有溼疹的孩子,一定要孩子穿比較柔和的棉質衣服。

第三,孩子平時飲食中各種刺激。比如高蛋白的食物,雞蛋,牛奶,牛羊肉,各種小食品中的添加劑都可以成為導致孩子出現溼疹的過敏原。

第四,自然環境下的各種過敏原刺激。由於大氣汙染,氣候變暖,自然界的花粉,冷空氣,蟎蟲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應激反應,誘發溼疹。

由於上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才會導致現在患溼疹的寶寶越來越多。但是好多誘發因素不容易完全避免,就導致溼疹是反反覆覆,無法得到徹底的治癒。

如果想給孩子徹底的治療溼疹,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只有機體抵禦外界各種刺激的能力增強,才能使孩子擺脫溼疹的困擾。那麼就要給孩子從飲食上和生活習慣上去進行調理,不能完全依靠抗過敏藥物,那樣只能讓孩子體質越來越差,對寶寶溼疹起不到任何治療作用。


醫楨致聖


新生兒溼疹呢,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經常長在寶寶的頭部、面部、頸背或四肢上。一般是米粒大小的斑點狀紅疹,散佈或聚集在一起,還可能伴隨出現一些小水皰。如果被寶寶抓破了,可能有黃色或白色漿液滲出。新生兒溼疹大多在寶寶出生1~3個月時出現。隨著寶寶長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溼疹會逐步減輕,基本到1-~2歲時能夠自動痊癒。但也有少數寶寶的溼疹反覆發作、程度較重,並且到了2歲左右還沒有減弱趨勢。這時候就懷疑可能患了特應性皮炎,建議及時看醫生。程度較輕的溼疹,比如只是皮膚有點變紅、脫皮,出現幾個小紅疹,不必用藥,平時生活中注意護理就行了。

新生兒溼疹是多因素導致的,過敏是主要因素。建議爸爸媽媽們平時留心觀察,寶寶吃哪些食物和接觸哪些東西后會出現溼疹或溼疹加重,儘量讓寶寶遠離它們。

另外,不要因為溼疹裡帶了個“溼”字就不給寶寶洗澡,寶寶的清潔衛生和寶寶皮膚的保溼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溼疹程度較重,比如出現了大片紅斑,皮膚滲出漿液甚至糜爛,則需要及時就醫,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


大樹大夫


很多媽咪們好奇,寶寶溼疹不是雨季天氣潮溼才會得嘛!怎麼冬季這麼幹燥也會發溼疹?

其實這種溼疹在冬天發生的頻率更高,而且易復發,該怎麼去護理呢?


為啥寶寶冬季更容易誘發溼疹?

  • 冬季乾燥

很多媽咪認為,夏季悶熱易導致溼疹,其實冬天寶寶發溼疹的概率比夏天還高。冬季氣溫的變化導致皮膚乾燥,寶寶皮膚脆弱敏感,患上溼疹的概率更高。

  • 缺乏護理

寶媽在夏季會比較注意寶寶皮膚護理,卻忽略了冬季更應該注意細節,這使得溼疹等各種皮膚問題趁虛而入。想讓寶寶們遠離溼疹,一定要做好寶寶面部和身體乳護理。


避免冬季溼疹發生這些坑不能踩!

  • 不能洗澡?

有些長輩認為:寶寶溼疹後不能洗澡。其實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洗澡對緩解溼疹有幫助。但洗澡不能太頻繁,洗完馬上塗上身體乳。

  • 不曬太陽?

寶寶患溼疹後可以曬太陽。適當曬太陽讓鈣質更好被身體吸收。曬太陽時,要避免臉和眼睛被搶光直曬,時間最好控制在30分鐘內。

  • 母乳塗抹?

民間傳聞用奶水能治療溼疹,其實這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土方法。這樣不僅容易使得溼疹處的皮膚滋生細菌,使得原本創面變嚴重。


  • 長大會好?

嬰幼兒過敏如不及時干預可造成生長遲緩,並誘發其他過敏性疾。一旦發病終身相伴、難以治癒,媽咪們要採取必要醫療措施來緩解。

現在提倡寶寶過敏“預防重於治療”。過敏發生期間,媽咪要對寶寶的飲食方面多加註意,儘量清淡,多吃果蔬,適當補充益生菌飲品。

對於頑固性的過敏,媽咪最好帶寶寶向專業的醫生求助。用藥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忌私自亂服藥。


智靈通


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溼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是一種小兒易反覆且多發的常見皮膚病,沒有傳染性!! 因小兒汗腺分泌旺盛,穿的衣物較多,易引起排汗不暢,故小兒多見!

預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製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

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切忌亂用藥。


醫人者醫心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寶媽不要過於擔心,溼疹是寶寶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寶寶溼疹有這麼幾種原因?

  1. 過敏性體質
  2. 環境比較溼
  3. 溫度比較高
  4. 消化不良
  5. 出汗比較多
  6. 洗澡過勤導致寶寶皮膚損傷
  7. 大小便不及時清理

以上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溼疹。寶寶得了溼疹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別等嚴重了在治療,導致寶寶活受罪。

我的回答到這裡結束,希望可以幫助你。


Biu丸子爸爸


3歲以下嬰幼兒很常見了,去醫院醫生給開了尤卓爾和老鸛草藥膏,塗了就好,但很容易復發,注意保'溼,多塗潤膚霜,洗澡水溫不能高,不能熱著。我們1歲3個月,4個月左右開始長,臉,腿,背上都是,快1歲就很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