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現在對歷史戰爭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在各個平臺上都能看到相關的文章。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一場戰役或戰爭的意義,很多人是不瞭解的。相當大一部分人評判勝利的標準是,甲方損失了多少人,乙方損失了多少人,雙方一比較,結果損失人多的一方就是打了敗仗。

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場戰役或戰爭的成敗,並不單單是以傷亡人數的多少來評判的。比如著名的臺兒莊大捷,中國軍隊的損失依然高於日軍,但這並不影響對勝利的定性。

可是道理歸道理,但有些朋友是不認同的。筆者在不少評論區都會看到:人家損失了多少人,你損失了多少人這種言論。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其中經常被拿來舉證的就是美國軍隊,而無論在二戰,還是在之後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美軍的戰損比經常是1:10,甚至一比幾十、上百的存在。

毫無疑問,這種逆天的戰損比之下,美軍儘管打了敗仗,也被很多人“洗地”為“雖敗猶榮”。還有說美軍不忍心殺傷太多人,最後戰敗的言論。這種言論,恐怕美軍自己看了都臉紅吧?

美軍的戰鬥力強不強?肯定是很強的,這一點我們不否認。

畢竟美軍的炮彈都快比別人家的子彈數多了,如果還要是軟柿子的話,那也太對不起那麼強的火力了。但是美軍在這些戰爭中的戰損比真的有那麼逆天嗎?

答案是否定的:並沒有。

講道理是蒼白的,我們舉例子一一來論證標題中所說的,美軍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先說美軍自己吹牛的問題。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因為美國掌握了國際媒體的主導權,因此很多戰爭中的傷亡數字是引用美國方面給出的數據,而美國方面的數據很大一部分來源是美軍的戰報數據。

但是,美軍的戰報數據向來有著較為誇大的記述。

這種記述一方面是技術原因所導致的,如陣地戰中,美軍主要依賴是火力殺傷,而志願軍通常進攻是在黑夜,這實際就不能嚴格統計對方的戰損。美軍甚至是按照一套毀傷公式去推算的,比如其消耗了2萬發炮彈,就推算對方應該損失多少人,這顯然會造成很大的誤差。

另一方面,美軍當時的士氣不高,而且國內對戰爭繼續下去的必要性有很大的反對浪潮。美軍為了讓自己的傷亡顯得更“合理”些,採用的方式就是多報對方的損失。

我們舉例子來看:

其一:1953年3月的馬踏裡西山和梅峴裡東山之戰,美軍陸戰1師統計消滅了2221名志願軍,其中確認擊殺536人、估計擊殺654人;確認擊傷174人、估計擊傷853人、俘虜4人。

但實際上這一仗,志願軍投入的只有步兵358團和炮兵一部,傷亡一共才200餘人,美軍統計的志願軍戰損足足誇大了10倍。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其二:美軍統計中朝方面的戰損在1951年6月就高達119.1萬人,此後僅僅半年時間,這個數字上升到了151.8萬人,平均每月高達54500人。

按照這個戰果統計,美軍的戰線不應該維持在三八線,因為這裡的對方守軍已經不存在了。

《紐約美國人日報》抗議道:美軍軍事當局採納了報道敵軍傷亡人數的政策,結果使我們的損失相對而言則小多了。另外,當時的美國媒體還提到:他們(東京司令部)給我們提供的敵軍傷亡人數是如此令人懷疑,那麼,我們又如何相信他們提供的美軍傷亡數字是真實的呢?

所以,美軍戰報中經常性地多報對方的損失可不是我們瞎說的,而是他們的確這麼幹了。而由於美國掌握了國際媒體話語權的因素,戰後其公佈的數據在國外的流傳度很高。而當互聯網興起後,一些人看到這些數據後,又搬了回來當做“真理”使用。

這嚴重誇大了的數據再進行對比,自然會得出美軍戰損比很高的結論。

但是,請注意,有的人在進行傷亡數據的對比時比美軍的臉皮還要厚。美軍只不過是儘可能誇大對方的損失罷了,而這些人還要儘可能縮小美軍的損失。

這明明白白的傷亡數字還能縮小?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大家都知道美軍的陣亡統計是很嚴格的,在這種統計之下,美軍的戰損統計本來就比廣義的戰損要小些。可這是美軍自己的規定和慣例,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而一些人是怎麼縮小美軍戰損的呢?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玩兒文字遊戲。

在進行損失對比的時候,美軍的對手損失數就用最大的,陣亡、負傷、被俘,甚至生病的都要算上,最好還不用對方自己統計的數字,而用美軍戰報誇大後的數字;而計算美軍的時候就只算陣亡——眾所周知,美軍的陣亡認定那可是相當苛刻的。

這樣一對比,可以得出多麼懸殊的結論呢?我們還是舉例子來看。

上文提到的馬踏裡西山和梅峴裡東山之戰,美軍戰報稱消滅志願軍2221人,自己統計陣亡116人、重傷441人、輕傷360人、失蹤98人,總計損失1015人。

按照有些人的統計原則,就是志願軍損失2221人,美軍損失116人,重傷、輕傷和失蹤那都不算戰損,最終得出了美軍戰損比1比19的結論。

按照這個算法來看,美軍的戰鬥力逆不逆天呢?可以說是相當逆天了。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可我們採用自情自報的原則,而且雙方採用同樣標準來計算的話。

志願軍一方的傷亡僅為200餘人,美軍的傷亡總數為1015人,美軍與志願軍的真實戰損比是5比1,可以說是一點不佔便宜。

於是玩兒文字遊戲,美軍的戰損比就從5比1變成了1比19,你說魔幻不魔幻?這就是我們標題中所說的,有些人幫著美軍吹大牛。

其實對於那些玩弄這些把戲的人來說,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戰史,只是單純地為了吹捧美軍,或者是抹黑我軍罷了,有的人甚至連美軍的戰報都不用,就開始自己生編硬造了。

這些人攻擊的的戰役也很有典型,第一、長津湖;第二、砥平裡;第三、第五次戰役;第四,白馬山。

抗美援朝戰爭打了N多仗,為什麼不拿別的戰役說事兒呢?

第一,他們不知道,第二,別的仗就是瞎胡說也不好編,只能揪著這幾例來說事兒了。

比如長津湖之戰,筆者見過最無恥的對比是拿著陸戰1師的陣亡數來對比9兵團的幾乎全部兵力,因為他認為9兵團幾乎全打完了。

其實這一仗作戰雙方的戰損數字都是有統計的,9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美10軍戰鬥傷亡10495人,在雙方技術裝備差距極大的情況下,這個戰損數據很離譜嗎?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還有砥平裡,筆者竟然還看到了這樣標題的文章,52跟5000多,乍一看就是1比100的損失比,夠驚人的了吧!

我們前面怎麼說的?

這些人統計美軍損失,那就只看陣亡數,統計志願軍的那就按最多的數字來,覺得美軍統計的不給力,那就自己編一個出來,反正能多說,絕對不少說。

5000多人的傷亡,好傢伙,這可真是隨口一來,什麼都敢說。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42軍參戰3個團的戰損是600餘人;39軍115師、116師在整個第四次戰役的戰損不到1200人,而砥平裡只有115師2個團參戰1天多;40軍參戰3個團按照119師徐國夫將軍說法是傷亡900餘人,軍史所載3個團傷亡1830餘人極可能是這3個團在某一階段的傷亡合計而非單純是砥平裡的傷亡(因40軍在第四次戰役總的傷亡為5584人)。

當然,這些數據擺在很多人面前他們也不信,而上面搞出5000多人傷亡的寫手為了讓這個數字看著更合理些,還將志願軍參與此戰的兵力誇大到了4個師5萬多人。

熟悉戰史的朋友都知道13兵團是沒有休整從第一次戰役打到第四次戰役的,作戰減員和非戰鬥減員此時已經很大,根本不可能4個師還能保持5萬多人的規模。而且出現了4個師的番號就一定是這4個師的全部兵力參戰嗎?

有時候也不知道這些人是真的粉美軍,還是美軍的高級黑,因為按照這個記述法則,在之前的三次戰役,美軍沒有給志願軍造成任何傷亡。

美軍“以一敵百”的戰損比怎麼來的?除了自己吹,還有別人吹

我們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大家明白美軍戰損比背後的門道,能多一個人明白,總比少一個人明白的要好。

先輩們用自己的意志、智慧、甚至生命打出來的戰果,我們不能讓一些文字遊戲去擊垮和抹黑,捍衛這些成果,對我們來說同樣是一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