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果樹蚧殼蟲用什麼農藥效果好?

用戶1239057861847


果樹經常會患有多種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常見有蚜蟲、粉蝨、蚧殼蟲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繁殖快種群基數大世代重疊現象嚴重,因此防治難度係數較大,而蚧殼蟲除了以上共有的特點之外,還因為它們自帶防護服,蟲體外面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分泌有厚厚的蠟質層,真正的蟲體被這層防護服重重包裹,尋常藥劑難以滲透進去,蟲子因無法有效接觸藥劑而不能輕易被消滅,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防治呢?

1.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打農藥,對於蚧殼蟲的防治,打農藥不僅僅涉及到藥劑的選擇更要注意助劑和打藥時機的選擇。

實際應用當中,大多數防治蚧殼蟲的藥劑還停留在殺撲磷、敵敵畏高毒農藥的用藥水平上,而這些高毒農因為屬於禁藥,不僅不讓生產和銷售,更容易因毒性大和殘留問題而無法在果樹上使用。

所以,選擇合適的藥劑是第一要務,那麼應該選擇哪些種類的藥劑呢?下面有幾個方向可以作為參考:低殘留、低毒、內吸、滲透性強。前面有介紹說蚧殼蟲外面包被有厚厚的蠟質層,藥劑不容易滲透進蟲體表面,所以內吸和滲透性是保證藥效的必要條件。除此以外,對於劑型也應該嚴格要求,最好是乳油類型的,乳油劑型通常含有有機溶劑,能有效滲透靶標內部,提高藥效。

綜上,這裡推薦幾種藥劑:啶蟲脒·毒死蜱乳油、噻嗪酮毒死蜱乳油、唑蟲酰胺·螺蟲乙酯乳油等。同時混配高效滲透劑,利用滲透劑的強滲透性帶毒入蠟質層內部毒殺蚧殼蟲。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手段通常簡單且出奇制勝,方法也比較多重多樣,這裡著重介紹兩種方法,分別是色板誘殺法和人工隔離法。

  • 色板誘殺:不同害蟲有不同的顏色趨性,比如春秋兩季,傍晚時分,假如你穿著黃色衣服,那麼最容易吸引蟲子往衣服上面飛,這就是顏色趨性。同理,蚧殼蟲也有喜歡的顏色-黃色,所以可以採用黃板誘殺法,用黃色誘集過來再進行處理,提高殺蟲效果,方法簡單實用。
  • 人工隔離:顧名思義就是剪除有蚧殼蟲的側枝,然後收集到一起深埋或者焚燒即可,但此法有個缺點,就是隻能蟲害初期使用,大量爆發時還是建議採取化學防治的方法。

3.生物防治

生態平衡是需要生物多樣性來維持的,那麼蚧殼蟲大量爆發時,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會有大量的天敵前來取食蚧殼蟲,比如瓢蟲,本方法環保無毒且高效,適用於果樹尤其是做有機水果的農戶使用。但此法也有缺點,就是見效慢,防治速度不去化學防控,且天敵生物生存受環境影響大,對農戶來說如何保證大批量天敵活下去至關重要。難度較大。

故此,推薦使用乳油劑型的,且具有內吸型和滲透性的藥劑來防控蚧殼蟲,推薦藥劑詳見上文,在此不一一贅述。


海精靈


介殼蟲是花卉和果樹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葉、果上,吸取植物汁液為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殼蟲的分泌物還能誘發煤汙病,危害極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果樹介殼蟲的防治技巧。

防治果樹介殼蟲 抓住兩個關鍵期

防治果樹介殼蟲應抓住兩個關鍵時期,即在驚蟄後至芽萌動時、卵孵化期至若蟲期。這兩個時期介殼蟲的介殼和蠟質層均未形成,蟲體對藥劑極為敏感,此時進行藥劑防治,效果最佳。

1、天敵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殼蟲的天敵,然後想辦法引進、保護,利用天敵治蟲。例如吹綿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澳洲瓢蟲和大紅瓢蟲;粉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孟氏隱唇瓢蟲;黑點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寡節小蜂;甲介殼蟲和紅蠟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敵防治介殼蟲,是比較徹底而又省事的辦法,但技術性較強。

2、施藥防治 關鍵是在一齡若蟲活動時施藥。一般剛孵化後的若蟲,並不馬上爬出母體的蠟殼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氣晴朗暖和時便陸續爬出,爬行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固定,再過幾天,體外即陸續上蠟,當蟲體上蠟後,防治就較困難。所以一旦發現有介殼蟲從母體下往外爬時就應立即噴藥防治。一般可用亞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射,也可用松鹼合劑防治,防治農藥濃度,冬天可濃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內吸性農藥,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殺蟲醚、殺螟松、氧化樂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對象、害蟲種類及發生蟲害的時間,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殼蟲喜歡陰、溼的外界環境。利用冬季林木進行修剪疏刪後通風透光,減少溼度,以創造不利於介殼蟲的生活條件,達到控制介殼蟲繁殖的目的。如無法修剪疏刪時,被害樹又有明顯的落葉休眠期,冬季可以試噴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壞介殼蟲的蠟殼,殺死介殼蟲,開春後,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響林木的生長髮育。


永不言棄DZ


果樹蚧殼蟲一般作用的藥物有:

1.噻嗪酮

2.阿維菌素·螺蟲乙酯(效果較好)

3.仲丁威·吡丙醚(殺卵效果較好)

因有些蚧殼蟲蠟質層較厚,有些觸殺型殺蟲劑很難滲透,請復配加上阿維菌素,對蠟質層有軟化作用,效果更好

另外還農藥殺蟲劑還分有很多劑型,如懸浮劑,膠囊懸浮劑,乳油,微乳,水乳

其中:

乳油的殺蟲效果最好,但是因其滲透性強,在有些水果上乳油要慎用(如花期不用,果實套袋後使用),否則會破壞果霜,汙染果面;同時有些水果上乳油劑型和有些殺菌劑(如氧基丙烯酸酯類)不能混配使用(否則易造成藥害),具體作物請和當地農藥銷售諮詢

懸浮劑的殺蟲劑相對安全

微囊懸浮劑相對持效時間長

個人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用

其實最重要的是:大面積爆發蟲害的果園,一定要做好冬春兩季的清園工作,這樣能有效的降低蟲口基數,這是非常有效的應對措施,具體方案如下:

不同的作物不同地區,易感蚧殼蟲的種類也不一樣,其越冬部位也有很大的區別,打藥的重點部位有所區分:

康氏粉蚧一般在樹皮、土縫越冬,所以要扒除果樹老皮重點打,然後用辛硫磷隨水澆灌,效果很好

球堅蠟蚧、日本蠟蚧、桑盾蚧一般在枝條越冬

梨圓蚧整個果樹地上部分都能越冬

草履蚧在果樹附近雜草越冬

如若區分不清蚧殼蟲種類,就仔細些以上部分全部打清園


義字號葡萄通


我是《鄉野者413》,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蚧殼蟲是果樹上常見的害蟲之一,常群集在枝,葉,果上,危害很大。防治這種蟲抓住兩個關鍵期:

1.驚蟄後到果樹芽萌動時是防治蚧殼蟲的最好時期。

2.在蚧殼蟲孵化期又是一個好時期。

常用的藥有《殺撲磷》《噻蟲嗪》《有機硅高滲透劑》,這三種藥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搭配使用,可以將蚧殼蟲殺絕。比例是1:1500,就是假如每種藥各取1克,然後加入1500克的水。



鄉野者413


介殼蟲是花卉和果樹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葉、果上,吸取植物汁液為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殼蟲的分泌物還能誘發煤汙病,危害極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果樹介殼蟲的防治技巧。

防治果樹介殼蟲 抓住兩個關鍵期

防治果樹介殼蟲應抓住兩個關鍵時期,即在驚蟄後至芽萌動時、卵孵化期至若蟲期。這兩個時期介殼蟲的介殼和蠟質層均未形成,蟲體對藥劑極為敏感,此時進行藥劑防治,效果最佳。

1、天敵防治 首先要了解介殼蟲的天敵,然後想辦法引進、保護,利用天敵治蟲。例如吹綿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澳洲瓢蟲和大紅瓢蟲;粉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孟氏隱唇瓢蟲;黑點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寡節小蜂;甲介殼蟲和紅蠟介殼蟲的主要天敵是跳小蜂等等。利用天敵防治介殼蟲,是比較徹底而又省事的辦法,但技術性較強。

2、施藥防治 關鍵是在一齡若蟲活動時施藥。一般剛孵化後的若蟲,並不馬上爬出母體的蠟殼外,往往等候1---3天,等到天氣晴朗暖和時便陸續爬出,爬行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固定,再過幾天,體外即陸續上蠟,當蟲體上蠟後,防治就較困難。所以一旦發現有介殼蟲從母體下往外爬時就應立即噴藥防治。一般可用亞胺硫磷800---2000倍,或用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射,也可用松鹼合劑防治,防治農藥濃度,冬天可濃些,夏天可稀些。其他內吸性農藥,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殺蟲醚、殺螟松、氧化樂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對象、害蟲種類及發生蟲害的時間,做到安全施用。

3、修剪防治 介殼蟲喜歡陰、溼的外界環境。利用冬季林木進行修剪疏刪後通風透光,減少溼度,以創造不利於介殼蟲的生活條件,達到控制介殼蟲繁殖的目的。如無法修剪疏刪時,被害樹又有明顯的落葉休眠期,冬季可以試噴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壞介殼蟲的蠟殼,殺死介殼蟲,開春後,一般嫩枝可再抽出,不影響林木的生長髮育。


我是孫小玲


大家好我是石子下面談談介殼蟲的防治

病情分析:介殼蟲常見種類有吹綿蚧、樟蚌圓盾蚧、糠片蚧、朝鮮球堅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種。繁殖能力強,一年發生多代。主要為害葉片、枝條和果實,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煙病。抗藥能力強,一般藥劑難以進入體內,防治比較困難。因此,一旦發生,不易清除乾淨。在栽培花卉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介殼蟲,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結合修剪,剪去蟲枝、蟲葉。要求刷淨、剪淨、集中燒燬,切勿亂扔。在樹體上有卵的地方塗抹護樹將軍1000倍液,窒息性殺死蟲卵。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這樣一般情況下就可以消滅蟲害了。





石子的小樹


  蚧殼蟲屬同翅目,蠟蚧科害蟲,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由於其危害很大,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中國農藥第一網會為朋友們介紹果樹蚧殼蟲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對果農朋友們有所幫助。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果樹蚧殼蟲的危害和果樹蚧殼蟲的防治方法。

  果樹蚧殼蟲的危害

  介殼蟲危害葉片、枝條和果實。介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汙病。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果樹枝、葉中的汁液,蟲口密度大時,常造成果樹水份和營養短缺,其排洩的密露還可誘發病害,影響果樹的光和作用削弱樹勢,嚴重者導致枝幹枯死。而夏季高溫、高溼天氣為果樹蚧殼蟲蟲害的高發期

  果樹蚧殼蟲的防治方法

  一、初發生點片果園,應徹底剪除有蟲枝燒燬或人工刷抹有蟲枝,以剷除蟲源。

  二、在芽前(即冬季或春季)噴灑5度石硫合劑,或5%的柴油乳劑防治1~2次,蟲口密度大的枝幹噴藥前可用煤油刷擦蟲體,以利於藥劑滲入,提高殺蟲效果。三、做好觀察,5月下旬~6月上旬蚧殼蟲若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蚧殼之前,用藥劑防治較為有利,為提高殺蟲效果,藥液裡最好混入0.1%~0.2%的洗衣粉。可用25%氯氰·辛硫磷、12%高氯·毒死蜱、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功夫、10%氯氰菊酯、25%高氯·辛硫磷。48%毒死蜱、40%撲殺磷+增效劑或含馬拉硫磷或丁硫可百威的藥劑吡蟲啉或啶蟲咪噴灑,間隔5~7天再噴灑一次,可殺滅大部分蚧殼蟲若蟲。果樹若平時所用殺蟲劑 一直是苦參鹼與氯氰菊酯復配的生物農藥,蚧殼蟲可不需專門防治,其會自然被淘汰出園,因為氰戊·苦參鹼在溫度為20℃以上時對蚧殼蟲防治有特效。


馬金人各庸壬


題主你好,對於果樹蚧殼蟲的防治不能掉以輕心,不然造成的後果會很嚴重。以下我提供一份果樹蚧殼蟲防治辦法,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一、認識蚧殼蟲

蚧殼蟲屬同翅目, 蠟蚧科害蟲, 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果樹枝、葉中的汁液, 蟲口密度大時, 常造成果樹水分和營養短缺, 其排洩的密露還可誘發病害, 影響果樹的光和作用削弱樹勢, 嚴重者導致枝幹枯死, 因此, 對蚧殼蟲的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輕心。

防治方法及藥劑選擇

蚧殼蟲一年發生2—3代, 5月下旬—6月上旬是其危害最嚴重的一代, 由於其身體外表分泌有一層蠟質, 且發生不整齊, 所以防治時應分三個步驟進行:

一、初發生點片果園, 應徹底剪除有蟲枝燒燬或人工刷抹有蟲枝, 以剷除蟲源。

二、在芽前噴灑5度石硫合劑, 或5%的柴油乳劑防治1—2次, 蟲口密度大的枝幹噴藥前可用煤油刷擦蟲體, 以利於藥劑滲入, 提高殺蟲效果。

三、做好觀察, 5月下旬—6月上旬蚧殼蟲若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蚧殼之前, 用藥劑防治較為有利, 為提高殺蟲效果, 藥液裡最好混入0.1—0.2%的洗衣粉。

可用25%氯氰·辛硫磷、12%高氯·毒死蜱、4.5%高效氯氰菊酯、10%氯氰菊酯、25%高氯·辛硫磷、48%毒死蜱、40%撲殺磷+增效劑或含馬拉硫磷或丁硫可百威的藥劑吡蟲啉或啶蟲咪等農藥噴灑, 間隔5—7天再噴灑一次, 可殺滅大部分蚧殼蟲若蟲。

果樹若平時所用殺蟲劑一直是苦參鹼與氯氰菊酯復配的生物農藥, 蚧殼蟲可不需專門防治, 其蟲會自然被淘汰出園, 因為氰戊·苦參鹼在溫度為20℃以上時對蚧殼蟲防治有特效。

以上資料希望能夠對題主有所幫助,可以關注筆者後留言或私信的方式,我們一起探討學習!


名叫星星的植物醫生


今年疫情管控,讓我們在家閒了一個多月,現在已是三月了,萬物已漸漸甦醒,農民進入繁忙的農事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作為我們果農也是一樣,果樹甦醒,抽枝發芽,進入了新的一輪生長期,要想獲得高產,春季的管理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

春季氣溫適宜,果樹的病蟲害也開始發生,特別是果樹害蟲也開始繁殖活動了,不及時防治將會對果樹的生長,開花結果產生減產甚至絕收。

現在對果樹產生危害的常見蚧殼蟲。它一種寄生在果樹的枝葉或果實上的害蟲,常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和誘發其他病害。那我們用什麼藥劑進行防治效果好呢。個人認為對於害蟲類用具有內吸和觸殺性的藥劑混用效果比較理想。內吸性的殺蟲劑有殺撲磷、辛硫磷等,兼觸殺和內吸的噻蟲嗪、吡蟲啉。採用噴施和灌根的方式同時進行。噴施最好加上有機硅或植物精油等助劑,增加活性和滲透性,發揮更大的藥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悅發記


1,殺撲磷禁止使用以後,再賣的產品農藥之中缺少對成蟲的特效藥,也對蚧殼蟲的防治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2,在這種情況下,防治時期非常重要,卵塊剛剛孵化出來若蟲是最佳防治期,用毒死蜱,噻蟲嗪復配就可以打死。

3,剛剛孵化的若蟲非常小,不容易發現,通常是在4月中下旬。剛出來的時候像小米粒那麼大。個小型紅蜘蛛差不多,那就是最佳打藥時間。這個時期的蚧殼蟲大概只有5-7天,錯過了打藥時間,蚧殼蟲就會長出保護的蠟層和粉層,就非常難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