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前言:

CBA的遼寧隊是一支有底蘊有歷史的老牌勁旅,從CBA聯賽建立之初,這支球隊就成為了具有總冠軍競爭力的隊伍。從1996年開始,遼寧隊連續三年進入總決賽,卻連續三年在總決賽飲恨而歸,而後遼寧隊一直在CBA聯賽躋身前列,但一直沒有得到一個總冠軍給自己正名。

進入千禧年之後,遼寧隊延續了九十年代的平穩勢頭,空有奪冠之勢,但未能封冠之名。一直到2015-2016賽季,遼寧隊在CBA歷史上6進總決賽6次總亞軍。終於,在2017-2018賽季遼寧隊再一次站在了總決賽的賽場上,這一次他們擊敗廣廈隊奪得隊史第一個CBA總冠軍獎盃。可是巔峰來得快去得也快,在經歷了2017-2018賽季的輝煌之後,遼寧隊又陷入了一個熔爐,他們現在正處於困境,依舊處於奪冠的競爭行列,但毫無競爭優勢可言。而今遼寧隊的轉變已經迫在眉睫!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2019-2020賽季遼寧隊合影

疆粵的強勢提升已使遼寧隊心慌氣躁!

放眼現如今的CBA賽場,能夠稱得上具備總冠軍競爭資格的都有誰呢?廣東隊和新疆隊位居前二,但第三並不是遼寧隊。雖然在目前聯賽的積分榜上遼寧隊以20勝10分的戰績高居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新疆,但在奪冠的可能性程度上遼寧隊並非緊隨這二者。換言之:遼寧男籃已經沒有了競爭的底氣和優勢,他已經和第一梯隊的隊伍拉開了檔次,而在第二梯隊中遼寧隊也只是有最為強烈的奪冠之勢,並沒有切實拉開差距的本事,遼寧隊現在的感覺就是慌亂而乏力,急躁又無計可施。是什麼讓遼寧隊處於如此緊迫的位置呢?

  • 第一點:廣東隊和新疆隊的強勢提升,提高了第一梯隊的層次!

從2018-2019賽季開始,遼寧隊和疆粵之間的差距就逐漸拉大,首要原因就是廣東隊和新疆隊在各個方面進行了提升。在球隊的體系方面,新疆隊找到了自己的贏球法則,外援的內外結合是基礎,而鋒線阿布都沙拉木的崛起讓新疆男籃的進攻長矛更加鋒利。周琦迴歸之後新疆如虎添翼,這一拼圖的歸來成為了點睛之筆。在梯隊搭建新疆隊也做到了極致,本賽季小將唐才育、齊麟還有“CBA濃眉哥”魯吐布拉的表現堪稱驚豔。

廣東隊這邊的提升與新疆相比沒有這麼大的跨度,但也是穩中有進,隨著雙小外援打法的成熟,廣東隊已經擁有了絕對的統治力,杜潤旺和曾繁日這一外一內新鮮血液的湧入使得廣東也有了未來的期望點,即便是後易建聯的時代,廣東也能組建出如今這般王牌之師!廣東隊和新疆隊在這兩個賽季的急速提升,提高了第一梯隊的門檻高度!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魯吐布拉和阿布都沙拉木

  • 第二點:遼寧隊自己的改變並沒有匹配上局勢的變化!

除了廣東隊和新疆隊在轉變的道路上前進的更快之外,遼寧隊自身的改變沒有跟得上節奏也是導致他們如今急躁不堪的主要原因。遼籃是一個底蘊深厚的隊伍,這一點在現在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而所謂劣勢就是這種底蘊會影響他們進行自主的變化,會使遼寧隊自己給自己劃了一個框架,不敢於改變也不善於轉變。就拿本賽季遼寧隊比較有爭議的“使用新人”這個話題來說,其實這就是一種守舊的“底蘊劣勢”在作祟。主教練郭士強不是不知道年輕球員的培養有多重要,而是他不敢大膽嘗試,被現在的情況和處境舒服,因為大膽嘗試使用新人可能會導致球隊的情況不如現在,而減少使用新人最起碼能保住積分榜第三的位置,還處於爭冠的行列之中。其實他們並沒有真的處於爭冠的行列中,只不過是多年以來遼寧長期處於聯賽強隊之列,潛移默化中會將自己和總冠軍的競爭聯繫到一起,而落到實際來看遼寧隊其實是在遠離總決賽的賽場!

遼寧隊自己的思路沒有跟得上局勢的轉變,自己的體系搭建同樣有所失誤,由此導致他們只是有著虛假的奪冠勢頭罷了。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趙繼偉和小外援史蒂芬森

遼寧隊在2019年休賽期的體系完善有失誤!

在2018-2019賽季過後,遼寧隊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而且在休賽期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他們都做了什麼呢?將衛猛送到了山西,為的是給引援過來的大韓的替補中鋒留下一個位置;而後傳出了遼寧隊試訓鄒雨宸、吳軻、王徵等一系列的消息,最終遼寧隊沒有得到一個內線的本土替補;最後在外援的調整方面遼寧隊放棄了哈德森,遠走美國去挖寶,最終簽下了大牌外援史蒂芬森,但是史蒂芬森到來之後和遼籃的體系匹配深度也與先前的期望大相徑庭。

本賽季從數據上來看史蒂芬森場均26.7分、7.4籃板、3.8助攻、1.1搶斷也算是值得圈點,個人的單打也常有亮點,但他並非CBA數據端的頂級外援,也不是遼寧隊體系的匹配外援,反而給遼寧隊帶來了陣容搭配的困惑,史蒂芬森和郭艾倫的共存問題幾乎成為了無解之體,因此他的加入給遼寧隊帶來的消極影響大於積極影響。

綜合這幾點遼寧隊在2019年休賽期的體系完善操作來看,他們的操作是失敗的!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史蒂芬森隔扣易建聯

由以上分析可知遼寧隊在2019年夏天進行的體系完善的失誤有二——

其一:遼籃應先引援後裁員!在進行本土內線補強操作之時,遼寧隊先將衛猛裁掉,而後才著手於尋求內線的替補人選,這是一個操作順序上的失誤。也正是因為這個失誤,才使得遼寧男籃的內線在本賽季更加捉襟見肘,在大韓下場的時間只能由巴斯或者李曉旭充當五號位。

其二:外援用熟少用新!在外援的選用方面遼寧隊也有考慮不周之處,實力強大的外援確實能讓一支CBA球隊在整體實力上得到蛻變,但所謂的“實力強大”是建立在體系匹配度之上的。在CBA最近這兩個賽季去去留留的大牌外援不少,比如約什史密斯、泰倫斯瓊斯、詹寧斯等,但他們的實力和風格並不能適合CBA的賽場,所以他們不是合適的外援人選。結合經驗而言,在選擇外援的時候最好選擇曾在CBA效力過的外援,儘量不要選擇名氣大且個性強的新人外援,也就是外援要用熟少用新,而遼寧隊豪賭一把史蒂芬森的失敗之舉,則說明了這個道理的存在是有作用的!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約什史密斯曾短暫效力CBA

體系完善的失誤引發遼寧隊本賽季兩大痛點!

2019年夏天的一系列失敗操作,就是導致本賽季遼寧隊一直處於混沌泥潭的根源,而歸結起來共有這兩大痛點!

第一:進攻核心不確定,三分失去威脅點!在本賽季之前,遼寧隊的進攻核心點是哈德森,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哈德森的表現也能得到隊友和教練的信任。但是史蒂芬森到來之後他的能力和態度並不足以支撐他的領袖氣場,

史蒂芬森顯然是將自己當做了球隊的核心,也極力想幫助球隊進行提升,但是他的態度和能力並不能讓遼寧隊全員信服。他佔據了更多的球權之後沒有讓遼寧的打法變得更高效,反而讓郭艾倫失去了作用。所以他與郭艾倫沒有成為合作關係,反而成為了競爭關係。郭艾倫和史蒂芬森同時在場時誰是遼寧隊持球的進攻核心到現在都是個疑問。除此之外,遼寧隊本賽季的三分也失去了威脅點,本賽季遼寧場均三分命中率為34.0%,位居聯賽第16,而且還曾出現全隊命中4個三分的尷尬場次,從投不進到不敢投,遼寧隊的三分現在已經失去了威脅。史蒂芬森的投射能力遠不及哈德森,本賽季史蒂芬森的三分球命中率僅為30%,哈德森之所以適合遼寧隊,就是因為他打無球的時候依舊能完成高效的接球高位跳投,但史蒂芬森做不到這一點。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外援的選擇不適配!

第二:內線的短板被擴大!前文我提到過遼寧隊體系完善的第一個失誤點,而這個失誤就是遼寧隊內線軟肋被放大的導火線。沒有在夏天引入一個合格的替補內線使得遼寧隊更加依賴大韓,李曉旭和巴斯只能在五號位勉強支撐,在常規賽階段問題還不會太凸顯,一旦到了季後賽,這個問題就會被對手抓住並放大,遼寧隊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韓德君

小結:通過闡述廣東和新疆逐步與遼寧隊拉開差距,以及遼寧隊在2019年夏天的失敗引援操作帶來的痛點可說明遼寧隊現階段只是虛有總冠軍理想,在形勢上遼寧隊排在積分榜第三位緊跟著廣東和新疆,但是在整體競爭力上遼寧隊並不處於廣東和新疆的第一梯隊。遼寧男籃在本賽季空有爭冠的架勢,而沒有多少奪冠的機會。所以遼寧隊的轉變已刻不容緩!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郭士強

頑疾纏身的遼寧隊如何才能合理轉變?

雖然遼寧已百病纏身,但並非病入膏肓。遼寧隊還有機會通過對體系的調整和觀念的轉變來對症下藥祛除病痛。

第一:定位需求後選擇新外援!遼寧隊應該在2020年夏天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看一看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外援人選。既然和史蒂芬森的緣分並不是很圓滿,那麼遼寧隊理應考慮新的外援人選,在得知自己的需求之後,那麼再次挑選外援也就有了目的性。對於遼寧隊來說需要的就是體系的粘合劑,而不是插入體系的刺兒頭。雖然他們可能無法再擁有哈德森,但可以將2017-2018賽季的哈德森作為模板,這也是最簡單,最有可能找到適配遼寧體系的外援的方式。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哈德森

第二:引入替補中鋒!這個操作是遼寧隊想觸及到總冠軍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在最近三年內線輪轉的問題都困擾著遼寧隊,此前鍾誠衛冕在內線無計可施的時候還可以一用,而今連一個內線的角色球員球員都沒有,這顯然不是正常的內線搭建。在本土球員中有籃下地位能力的中鋒有限,遼寧隊也沒有可能挖到這種優秀的替補內線,所以大可以將替補中鋒的作用點放在防守端,引入一位身材高靈活性好防守能力出色的內線球員。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週琦對遼寧隊的影響,因為周琦當時就是遼寧隊的頭號“獵物”,

目前遼寧隊的窘境有大部分原因都是周琦沒能在2019年初順利加入遼寧隊導致的,也正是對周琦的引入失敗,才引起了後面的一系列變化。

第三:定位投手!廣東隊的三分有杜潤旺,而且他們全隊主要輪轉球員中除了曾繁日之外都能投三分、新疆隊有可蘭白克和西熱力江兩位老將。反觀遼寧隊目前只有早已不復當年之勇的賀天舉在苦苦支撐,截至前30輪比賽,遼寧主要隊員的三分命中率為郭艾倫31.1%、趙繼偉39.3%、賀天舉39.8%、高詩巖30.9%、史蒂芬森30.0%、劉志軒45.3%。劉志軒的三分命中率雖然可觀,但是本賽季他的三分出手比重在減少。所以遼寧隊需要在三分線外找到一個本土球員定位為投手,在關鍵的時候能一劍封喉,單單靠外援製造投三分的威脅已經不符合現在的籃球趨勢。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賀天舉


總結:

CBA的強者愈發奮勇向前,遼籃已處於掉隊之邊緣。

當務之急必須要進行轉變,順勢而為才能揚名立萬。

既是時勢所需,就要順勢而為!遼寧隊現在必須要掙脫已有的框架,通過合理的轉變去適應新的籃球趨勢。廣東隊之所以能夠長期走在CBA的頂端,自身的陣容基礎是一方面,能跟上籃球最前沿的趨勢才是核心。所以遼寧此時也應順勢而為,萬不可以不變應萬變。


探析:遼寧男籃雖留有奪冠之勢,但轉變早已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