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是一個位於亞洲南部地區的沿海國家,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其國土主要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以南,印度半島是其主體組成部分。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排名當中列在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後,位居世界第七位,大約是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印度也算是一個國土面積大國。但是更為神奇的是印度的人口數量,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約為13.5億人,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以上的國家,另一個就是我國。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截止2019年末我國大陸人口數量約為14億人,也就是說印度的人口數量和我國基本相當,而且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1.3%,遠遠高於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所以大約2022年左右,印度就會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了印度的厲害之處,國土面積只有我國的三分之一,卻養活了和我國數量相當的人口,將來可能還要養活比我國多的人口,這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一個國家能夠養活多少人,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地形、水源、氣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機械化水平、科技水平、配套設施等人文因素,所以不能單純地從國土面積角度來分析。我國的國土面積雖然有960萬平方千米之多,但是我國高原、山地面積巨大,西北內陸地區氣候乾旱,從可作為耕地的面積來看,我國約為135萬平方千米,而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到300萬平方千米,但是主要的地形單元是恆河平原和海拔不高的德干高原,全國可以作為耕地的面積約為153.5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比我國還要大,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在世界範圍內來看,印度的耕地面積也僅次於美國(169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不僅僅耕地面積比我國大,而且印度的氣候條件要優於我國,我們知道同樣的耕地,處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由於熱量條件的差異,在一年中能夠種植的次數是不同的,我們稱為“熟制”。我國耕地所在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的熟制從北至南為一年一熟、兩年三熟和一年兩熟。而印度的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幾乎全國各地都可以實現一年兩到三熟。這樣一來,印度一塊耕地的糧食年產量是我國東北同樣一塊耕地的兩到三倍。所以,耕地面積大加上熱量充足的氣候條件,使得印度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口。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水稻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