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人物】龐建英

龐 建 英

龐建英(1937.8—2011.7),女,河北省大名縣人。高小文化程度,中共黨員,生前系永新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1955年1月19日起,從事社區居委會工作50餘年,被譽為“小巷總理”。先後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居委會主任、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全國社區優秀婦女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國家及省、市榮譽51項。

【邯鄲人物】龐建英

➤龐建英

龐建英常說:“社區就是實現我人生價值的最好平臺。”她17歲幹起居委會工作。1958年被國棉二廠招為正式職工,幹了僅僅4個月,聽說居委幹部有的招工走了、剩下的也不想幹了時,她毅然放棄當紡織工人理想,又回到居委會。當時新招工人月工資30多元。在居委會工作,卻沒有收入;1983年後,每月補助金也只有29元,而這時跟她一起進入工廠的姐妹月工資已達到150元。1975年,叢臺區要給她轉幹,她拒絕了;1985年,她當選中共邯鄲市委委員,領導要解決她的級別問題,她又拒絕了。50年間,從居委會招工走了不下千人,她卻始終堅守在居委會崗位上。

她常說:“一天不學問題多,二天不學要滑坡,三天不學沒法過。”幾十年裡,龐建英堅持每天看《新聞聯播》、讀黨報黨刊,對黨的重大會議精神經常精心研讀,重要的論斷和觀點熟記於心,及時瞭解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法規,認真學習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她提出社區工作 “五字訣”:獻(奉獻)、公(公正)、幹(實幹)、敢(敢創新)、細(細心服務),並落實到社區工作中。在社區服務上,她成立了社區服務站,下設家庭服務隊、生活服務隊、專業服務隊和城市服務隊4支隊伍,根據情況實行無償和低償服務。居民有事打個電話,服務隊便會及時趕到。為拓寬下崗職工再就業渠道,她利用轄區閒置空地,發展了與居民生活最密切的“三部”(家電維修部、醫療門診部、日用品門市部)、“四小”(小縫紉、小圖書室、小糧油、早點小吃)、“六隊”(送糧送菜隊、衛生清掃隊、治安巡邏隊、矛盾糾紛調解隊、室內外裝修隊、上下管道維修隊),並採取“帶、送、幫、扶”措施,使一大批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在社區衛生上,她進一步完善和拓寬了“一刻鐘就醫圈”,為社區60歲以上老人、0-7歲兒童和貧困弱勢家庭全部建立了個人健康檔案,依託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定期義務進行體檢,並籌措資金購買一輛急救車,方便居民就醫。在社區文明創建上,她率先在叢臺區創辦了社區市民文明學校,先後投資6000餘元購買了彩電、影碟機和各種光盤、書籍,統一印製了《文明市民手冊》和《市民基本行為規範》,成立了小區文藝宣傳隊,將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重大工作部署編成三字經、順口溜,向廣大居民進行宣傳。

龐建英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孟伏雲老人1976年退休後,龐建英看她兒女不在身邊,一個人孤單,就常到她家裡說說話、乾乾家務。2002年5月,還幫助孟伏雲住院做手術。她常說:“小糾紛莫小看,管得慢大隱患。事無大小及時管,共同努力保平安。”2000年,鄰居王某與劉某鬧矛盾,龐建英三番五次登門耐心勸說,使兩家和好如初。國棉二廠醫院醫生田某下崗,龐建英聯繫讓其承包了社區新開的醫療服務中心,還吸收社區5名下崗職工在醫療服務中心就業。群眾把她的工作軌跡編成了順口溜:“早晨未起就叫門,一天到晚不斷人,在家有人找,出門有人纏,從早到晚沒個閒”。張家鬧矛盾,李家打官司,她要管;這家的孩子要入托,那家的孩子要考學,她要管;年輕人娶妻嫁夫,老年人喪偶找伴,她也要管。

【邯鄲人物】龐建英

➤龐建英老年

龐建英時時處處嚴於律己。在社區黨總支一班人中,她身先士卒,廢寢忘食,晚上除了檢查治安,還給自己規定了每天的報紙必須看,一天的工作必須總結,第二天工作必須計劃。為了做好社區工作,她幾乎每天都要熬到深夜,最瘦時體重只有80斤。她給自己“約法三章”:送禮不要,請客不到,便宜不沾。居委會辦的11個攤點,涉及5個行業,有人說,居委幹部工資收入低,吃點拿點也不算啥,可是自從辦服務攤點那天起,龐建英從未收受過任何禮金,沒有沾過便宜。社區一居民的女兒和龐建英的女兒同是高中畢業,競爭一個招工名額,結果那位居民的女兒被招進事業單位,自己的女兒卻被招到邯紡二廠當了一名工人。面對女兒的不解,龐建英勸慰說:“媽是總支書記,如果有好事自己先搶,別人會怎麼看,你要理解媽、支持媽呀!”龐建英有5個子女,由於她工作忙,基本上都是她老伴帶大的。大女兒清楚地記著,有一次她放學回家,一進家門,看見年僅兩歲的小妹妹趴在地上哭個不停。原來是由於沒人照顧,剛從床上摔下來,看著妹妹當時可憐的樣子,她也不禁哭了起來。只有在談到家人時,龐建英的眼角才會泛起淚花:“說實在話,這麼多年,一直都是他們在照顧我。尤其是老伴,我這輩子對不起他”。

長期過度的勞累使她患上了腦血栓、胃病、冠心病、膽囊炎等疾病。親友勸她休息養病,她卻說,我這不算大病,吃點藥,打打針就好了,居委會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嘛。紮根社區半個世紀,她幾乎沒有請過假,為百姓操碎了心,經受住了名利考驗。她用滿腔熱血在居委會這塊田地裡默默耕耘,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