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孫天星:樂當“店小二”為企業復工復產跑腿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劉秋芬 通訊員 宋永亮)

3月9日,一則《上蔡口罩加工廠今日開工,日產8萬個》的消息刷爆上蔡朋友圈,2月26日企業負責人外出考察,3月6日把設備安裝完畢,3月15日能辦完各類審批手續對外公開發售,“神速”“火速”的復工復產,讓百萬微友越來越清晰地看到決戰決勝疫情的巨大希望,還對上蔡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充滿信心。

上蔡县孙天星:乐当“店小二”为企业复工复产跑腿

“病來如山倒,病走如抽絲”,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作好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的復工復產工作更是面臨千頭萬緒的難題,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驅動力,來自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綜合科的孫天星則是把驅動力落實落地的“勤務員”。

“昨天我往口罩廠跑了兩趟,今天下午還得去一趟。納美紡織原先以服裝加工為主業,現在跨行業生產口罩,等手續完善後還要再上3條生產線,面臨的問題太多,我只有多跑才能收集問題分析問題,給領導決策提供的參考才更有科學依據。”疫情緩,開工急。綜合科作為上蔡縣產業集聚區的中樞部門,孫天星作為綜合科的業務骨幹,近期的中心工作就是積極回應企業的各式各樣的需求,讓企業集中更多的精力進行復工復產。

上蔡县孙天星:乐当“店小二”为企业复工复产跑腿

春節過後,外地員工開始零零散散地返回上蔡上班,由於當時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出入上蔡的人員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這些即將返廠的員工,既說不準什麼時間進入上蔡,又說不準在什麼地點能進入上蔡。孫天星就把自己的服務窗口前移,每天往返於周駐南高速上蔡西站、G345上蔡與西平交界處等多個疫情防控服務站之間,幫助這些員工辦理相關手續,然後拉到縣產業集聚區。2月20日晚他連跑3趟先後接回天一食品、曠華食品等3家企業的返廠員工,截止2月底他先後接回返廠員工20多批次100多人。

既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也要保障復工復產的企業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從2月2日上蔡縣產業集聚區有企業復工復產開始,孫天星就成了各個企業的防疫員。他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在全面瞭解疫情發病來源、傳播途徑、發病症狀的前提下,印製了《新冠肺炎健康科普小知識》,分發給產業集聚區的所有企業,並在產業集聚區企業家微信群裡,及時分享復工復產的最新政策和防疫知識。

上蔡县孙天星:乐当“店小二”为企业复工复产跑腿

藉著給每家要復工復產企業配送噴霧器和消毒液(上蔡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免費提供)的機會,孫天星在一遍遍地示範廠區消殺要領的同時,還對隨時發現的問題,協助企業進行及時改正。“單人單桌、同排同向”的員工就餐防疫標準,以及金利源農產品、隆祺鞋業等60多家企業制定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管理預案,都凝結了孫天星加班加點的心血和汗水。

“去年工作正常的時候,一天接企業家十幾個電話後提供相關服務,感覺已經夠辛苦了。現如今,我一天能接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話,從過了年到現在,基本上每天不到中午手機就開始匱電,我不得不天天帶著個大容量充電寶。”

每天孫天星的足跡不是留在廠區,就是留在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各職能部門,進多少門見多少人他可能記不清,但每天記事本上的還有多少個待辦事項沒被打個“√”號,他記得都清清楚楚。看到企業員工們開始在午餐時吃肉吃雞蛋,他才想起自己已經飢腸轆轆;他所在的居民小區每晚10點杜絕人員出入(包括公職人員),好多時候他就在夜晚加班之後直接睡在了辦公室。

僅進入3月份以來,他就協助金利源農產品、漓源飼料等40多家企業辦理各類通行證100餘張,幫榮光鞋業、隆祺鞋業等60多家企業購買口罩20000個、額溫槍20個,酒精、84消毒液等2000斤。

面對來自天南地北的返廠務工人員,孫天星也面臨著被交叉感染的風險;在外面風風火火,對家庭不聞不問,不在上蔡工作生活的妻子“一年見不了幾次面”的抱怨,也讓他啞口無言;“天星,真感謝你這個好兄弟”,企業家們發來的微信或打來的電話,更讓孫天星認識到,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產業集聚區內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撐,這是企業、政府、社會,包括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互惠互利共贏共享的好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作為一名有精力、有經驗、有追求的90後公職人員,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往前衝。從大的方面講黨性,小的方面講良心,我都應該做到問心無愧!”孫天星說,近期他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繼續幫納美紡織這樣的缺工企業招工,在近幾天為納美紡織通過各種渠道招工30多人的情況下,下一步還要為納美紡織即將開工的3條生產線再招工150人左右,而全產業集聚區要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還需要至少8000多名員工。

(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