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歌曲和以前的歌曲,有什麼不同?

酷騰音樂旗下賬號


在我看來,以前的歌曲都是可以控制人的情緒的!很多的歌都可以觸發到人的內心世界,高興的(今個真高興),開心的(開心過大年),憂鬱的(千千闕歌),回憶的(17歲)等等,還有鼓勵奮進的(從頭再來),數不勝數!

那時候的歌曲一首一首的現在閉上眼聽著就像是在看電影一樣的清晰,詞、曲和諧統一,聽著就是一種美美的享受!

現在的也不排除有一些個好的作品,但感覺還是口水歌居多,能聽朗朗上口,就是一個好聽的感覺,不用張嘴就跟著哼哼,歌詞也想不起來,還是總感覺少了那麼一點韻味!

以上所述僅是我自己的感覺,不喜勿噴!謝謝!


豫見周兵


我是50代出生的人,生長在國家從國民黨破壞了的爛攤子上重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時期。我們看到的是國家百業待興,看到的是大人們努力建設國家的身影。我的父親那時一直奔波在外,這裡搞建設,那裡做宣傳,很少待在家裡。母親在剛成立的居民小組當著一個不惹眼的小組長,整天挨家挨戶地下通知,什麼地富反壞右,去哪裡開會,去哪裡幹活呀,身心都在外面。我們從小接觸到的,就是這些,廣播裡播放的歌曲特別上心,特別好聽。如,《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社會主義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聽話要聽黨的話》,好多好多,這些歌曲很有調動,鼓舞的力量,很振奮人心。後來時代向前發展,歌曲也緊跟形勢,不時激勵人們的意志。現在的歌我們幾乎聽不懂,唱也唱不好,而且聽起來沒有什麼鼓勵作用,所以,紅歌老歌音樂悅耳動聽,激發鬥志,鼓勵向前,為國永建沒起到了好的推動作用。


老凌老大


早期流行歌曲一般被稱為通俗歌曲,譜曲規則,多以C大調著手,副歌部分規律,曲子單純以樂器合奏,歌詞內容略簡單,以前流行音樂是唱片時期。唱片時期人們聽歌成本較高,商店最多買幾張唱片循環播放,總量最多也就幾十首歌,很容易得到傳唱。現在流行音樂曲調、歌詞內容、編曲手段都大大豐富起來,大量試用切分音、滑音、升降變調、副歌可能有多個,曲子由於外來音樂元素的介入有了rock hip-hop blue 鄉村 中國風混淆的獨特風格,並且金屬、朋克等由於技術發展被更加和諧的摻雜在裡面,現在流行音樂進入互聯網時代,聽歌成本大大降低,一個月僅僅新歌就有接近五六百首,商店都直接列表循環新歌榜。數量最起碼四五百首,數量多了十倍,可想而知現在要火一首歌也難了十倍。





七零音樂吧


在探討問題之前,必須對“現在的歌曲”與“以前的歌曲”,進行明確的界定。

這樣才能使問題的探討更加明確!

所謂以前的歌曲,指的是具有優美動聽旋律的真正意義上的“歌曲(譬如《洪湖水浪打浪》之類的)”。

也即一段時間內,曾經被稱之為“藝術歌曲”的那一類歌曲。

而“現在的歌曲”,指的是除了鳳毛麟角的幾首真正意義上的歌曲外,絕大多數缺乏優美旋律的“說唱音樂(譬如《一封家書》之類的)”

本文即基於以上的界定下展開。

概括起來,現在的歌曲和以前的歌曲,有以下不同:

1.有無優美動聽的旋律;

2.詞與曲的搭配不同;

3.歌詞的意境不同;

4.製作工藝不同;

5.歌曲的受眾不同;

6.歌曲的生命力不同,

7.歌曲的結局不同。

下面,我們就逐項展開,對比其不同之處。

1.旋律

旋律是音樂的靈魂!

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判斷歌詞或者歌曲的唯一標準!

在以前的歌曲中,幾乎每首歌曲都具有優美動聽的旋律。

而現在的說唱音樂中,除鳳毛麟角的幾首外,

幾乎普遍缺乏優美的旋律,

有的甚者只是一些音符的雜亂無章的堆砌而已。

如果把旋律的線條與走向放到五線譜中,可以非常直觀的#一目瞭然!

看一下《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線條,是多麼的蜿蜒曲折,唱出來的歌聲自然會優美動聽!

像《一封家書》這種以水平的同音反覆,且音符之間的走向毫無規律的、僅僅是若干音符的堆砌來構成的旋律,又怎麼會優美動聽呢?

2.詞曲的搭配

從曲譜與歌詞的結合方面來看,以前歌曲的詞曲配置,旋律中強音位置的音與歌詞在朗誦中的重音位置完全統一。

就是說,旋律中強拍位置上的音,與歌詞朗誦的重音位置一一對應,更好的表達了歌詞所要表達的意境。

在現在的“說唱音樂”中,很多情況下曲譜中強拍上的音與歌詞重音的結合,完全違背了歌詞重音的朗讀規律。

就是說,在“說唱音樂”中,在旋律中處於強拍位置上的音,對應的是本應輕讀的詞語;而處於弱拍位置上的音,對應的恰恰是本該重讀的詞語。

在這樣的詞曲配置下演唱出來的歌聲中,很難讓人聽清楚歌詞唱得是什麼!

3.歌詞意境

以前的歌詞,除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之外,每首歌詞都具有深遠的意境。

我們看一下《我的祖國》的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樣的歌詞,即便是默讀,也可以令人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意境深遠的優美畫面。

而現在的“說唱音樂”的歌詞,普遍直白粗俗,有的甚至連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什麼。

看一下《一封家書》的歌詞: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整個像一碗白開水似的大白話,還有什麼意境可言?

4.製作工藝

以前歌曲的製作工藝,是個人定製式的精雕細刻。

這可以從王立平耗時一年零九個多月,幾易其稿,反覆修改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插曲《葬花吟》這一實例中,看出以前歌曲的創作,是多麼的投入。

而現在說唱音樂的創作,幾乎就是快餐式的會在吉他上彈撥幾個和絃,隨便在弦上劃拉幾下,就創作出了“說唱音樂”?

這樣的說唱音樂,怎麼能與精雕細刻的經典作品相比?

5.受眾

以前的歌曲,由於其優美動聽的旋律,深受那一代人的喜歡。

這些人對於現在的說唱音樂,不屑一顧,

說唱音樂在這些人中,基本沒有市場。

現在的年輕人,由於美育教育的缺失,缺乏對美的鑑賞力,盲目追星,對說唱音樂視若珍寶,是說唱音樂的主要市場。

6.生命力

以前的歌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從發表至今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至今仍然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活躍在歌壇中。

現在的說唱音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雖然當年的《一封家書》,也曾傳遍全國,

但風光一陣過後,誰還記得這首說唱音樂?

據說當年還曾登上什麼什麼榜?

音樂竟然沒落到如此境地,真令人悲哀!

7.結局

以前的經典歌曲,流傳千古,彌久愈新。

現在的說唱音樂,曇花一現過後,只能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中。

這就是二者的不同之處。








千枝萬葉74080886


早期流行歌曲一般被成為通俗歌曲,譜曲規則,多以C大調著手,副歌部分規律,曲子單純以樂器合奏,歌詞內容略簡單。現在流行音樂曲調、歌詞內容、編曲手段都大大豐富起來,大量試用切分音、滑音、升降變調、副歌可能有多個,曲子由於外來音樂元素的介入有了rock hip-hop blue 鄉村 中國風混淆的獨特風格,並且金屬、朋克等由於技術發展被更加和諧的摻雜在裡面。通俗來講就是風格化比較明顯。



歌曲推薦人


現在的歌曲是為某些歌手量身打造的,她們能唱紅,別人無法唱。現在的歌曲多為聲嘶力竭之作,歌手可以唱,大家不能唱。歌曲內容多為情情愛愛,年輕人唱一唱,老年人無法唱。扭捏的歌星唱的扭曲的歌詞,大家不屑唱。變態的高音唱不上去,大家唱不了。功利性太強,思想性藝術性幾乎沒有,所以成了“短命鬼”。

曾經有人把2018年的音樂排行榜和十多年前的榜單做過一個對比,結果發現近一年排名前十的歌曲幾乎一首沒聽過,反倒是十多年前的歌曲在我們的音樂播放器中不斷地單曲循環。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從千禧年到2018,音樂排行榜所經歷的變化正是如今娛樂圈演化的縮影,“流行”這一標準正在朝“流量”轉向。

著名思想家狄更斯曾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我們深處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網絡的發達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快節奏的生活導致人易浮躁,很難產出精品。所以,不是現在的歌曲沒以前好聽了,而是缺少經典歌曲!但我堅信,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屬於它的經典,只是還未出現罷了。




洋洋得意伊11


以前的歌曲有人情味,現在的歌曲回味不了



畢笑娟


曾經有人把2018年的音樂排行榜和十多年前的榜單做過一個對比,結果發現近一年排名前十的歌曲幾乎一首沒聽過,反倒是十多年前的歌曲在我們的音樂播放器中不斷地單曲循環。這並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從千禧年到2018,音樂排行榜所經歷的變化正是如今娛樂圈演化的縮影,“流行”這一標準正在朝“流量”轉向。

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之前的歌曲,當時我們基本都是使用3G手機或者MP3來聽歌,最火的歌曲就是慕容曉曉的《愛情買賣》,幾乎大街小巷都有人放。當時手機下載音樂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基本都是從電腦上下載然後傳到手機裡。當時一首歌曲要想火,基本是通過電視上的彩鈴廣告以及各大音樂類節目宣傳出來的。

現在的歌曲,普遍缺少優美動聽的旋律,甚至有些歌曲的旋律還是從其他歌曲的旋律中摘抄過來的,連改變都少。不要說創作難,如果創作真的難的話,那十幾年前的作曲者是怎麼活的?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在的歌曲根本沒有遵守歌曲應該遵守的輕重音的朗讀規律。歌曲的輕重音,是在強拍重讀,弱拍輕讀。現在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強拍輕讀,弱拍重讀。這種歌曲要怎麼聽?



福娃號號


如果拿中國80,90年代的歌曲和現在的歌曲相比,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首先是歌詞部分,以前的歌詞表達普遍比較委婉含蓄,舉個例子,毛寧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濤聲依舊》,歌詞如下: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無助的我已經疏遠那份情感,許多年以後才發覺又回到你面前;

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情情愛愛的字眼很少,沒有直白的表露,但是畫面感依然很強,而且不乏詩意,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

而後來的歌曲,比如《愛情買賣》,看歌名就和《濤聲依舊》有著千差萬別,歌詞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體會下:

出賣我的愛,逼著我離開, 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

出賣我的愛,你背了良心債, 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買不回來;

當初是你要分開, 分開就分開, 現在又要用真愛把我哄回來, 愛情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 讓我掙開 讓我明白 放手你的愛……

當然,我舉的例子並不能代表所有,只是想突出表明一個普遍的趨勢變化。現在也有一些好的音樂人,歌曲聽起來很順耳,比如李健。

其次是節奏,以前的歌曲大部分是慢節奏,字正腔圓,風格相對單一,而現在音樂多元化,快的慢的,聽得清聽不清的,無論喜歡那種風格,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


江沐


現在的歌和以前的歌有什麼不同?

1.質量不同,過去的歌創作質量高,詞曲匹配度高,詞作者的歌詞很標準通順流暢,用詞很文藝範,現在的垃圾;

2.編曲不同,過去的歌都有編曲,現在的沒有。編曲就如同裝修,編曲者結合原詞曲進行了美顏優化,對歌詞結構,快慢,也進行了調整,用不同的樂器對每個旋律進行了精心設計,包括前奏用什麼樂器,從哪個旋律開始,間奏用什麼樂器,停留時間多長,哪兒開始和聲,用什麼樂器,用什麼音色的和音?都精心設計了的。打個比方,以前的歌是豪華裝修房,現在的歌是清水房。舉個例子,周華健演唱的《難唸的經》,影視版本與現場版本,區別就在於編曲不同,如果一開始就是現場版本這種編曲,這首歌也火不起來。現在找不到編曲的人,沒人會編,根源於,對樂理,樂器認識膚淺,都是一把爛吉他配所有歌,所以現在的歌都是不能流行的。編曲樂器搭配選擇最好的是新白娘子傳奇中的所有歌曲,每首歌都達到了編曲的極致,把樂器配比發揮到了極致,缺任何一件樂器都差點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