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燈下的北京

雪,在若大的北京城放肆揮舞著灑落,急促的花瓣踢打著臉頰,如同孤燈下熙熙攘攘的人流,擁擠的腳步卻沒有一張熟悉面孔。忙碌的身影總有趕不完的時間,趕著下班,趕著上班,趕地鐵,趕公交,卻怎麼也趕不上生活和那份前行的執著。

北京,來之前是那麼的嚮往,來之後才明白什麼是故鄉;在這裡輕談所有夢想,也感受著一切的失望。總想用自己拼來的一個可能,回敬所有人說的不可能,也許你我都在努力,儘管如此誰又能堅持做那個喜歡的自己呢?

霓虹燈散落的繁華里,漂泊的異鄉人在追逐流放的夢,摩肩接踵的地鐵車廂裡低頭刷著朋友圈,想發一條微信,卻又不知道發給誰。打開音樂,將音量調至最大,大到掩埋所有噪音,耳朵裡僅能聽到“東飄西泊離宣武,南來北往別崇文;孤單的人吶……”

深夜裡回到城市裡的某一個角落,點燃一盞燈,即使很疲倦了,卻怎麼也無法入睡,依然享受著孤獨奉上的愜意。這是躲在城市喧囂裡的一條小衚衕——交林夾道。狹窄昏暗的街道,蜿蜒的鋪在這神聖首都地圖裡,不過是過於平凡的一筆。一棟棟高樓沿著街道聳立,來來往往的人,忙碌在形形色色的角色裡,有人在三室一廳裡舒適的躺著,有人卻在隔斷間裡擁擠,還有人在地下室裡攀爬努力。努力的爬出一個異樣的自己,爬進5平米的隔斷間,爬進三室一廳的主臥,爬進萬家燈火為自己安置一個理想的生活。在談足論道的暢想裡,卻被生活壓抑的透不過氣。

孤燈下的北京

《孤燈下的北京》插圖


沿著崎嶇的水泥樓梯向下走去,撲面而來的是一陣刺鼻的異味。這是地下室獨特的微風,一間間5平米的小房間,除了一張破舊的木床,就是懸掛在頭頂的老燈泡,暗黃房間裡安歇著難以隱忍的異鄉客。這裡多數居住著外賣小哥,他們全年無休黑白交替著,就這樣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風雨無阻的前行,只為給生活帶來一份快捷的便利,為城市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為此他們也許丟掉了很多,失去的自尊和撿不起的感情,讓他們對世界充滿了歉意,“對不起,對不起,車子沒電了我跑著給您送來的……”“對不起,對不起,不小心給您弄灑了……”,無能為力的情緒裡,多希望有那麼一句難得的“沒關係”。上帝的恩賜是從磨難開始給予,相信他們收穫了很多,也許他們適應了生活,但仍希望我們有夢,勇於前行。

在這個遠離城市的角落裡,瀰漫著鹹魚翻身的美夢。遠遠望去一扇民國的大門映入眼簾,沿著城樓踏上古青古色的麻石路揚長而去,街道兩旁復古的建築帶你領略民國風姿,瞭望的炮臺會情不自禁的牽扯你的目光,轉身投入抗日的戰場,斑駁的牆面留下歷史灼傷的痕跡,這裡你會深刻的體會歷史的苦難與蒼涼,感受幸福竟如此的不易。令人嘲弄的是相隔而望的不遠處便是文戲區,雙清別墅,江南水鄉等皆落身於此,誰又能體會隔岸觀火的情緒有多麼的惆悵。這裡就是著名的八一影視基地,無數群演的搖籃,撫育著無數群演的夢。著名的軍旅影視題材《亮劍》《雪豹》等均出身此地。有意思的是當你懷著這各種夢想一展抱負的時候,無論你通過哪個渠道加入哪家公司應聘什麼崗位,不管情願不情願都會圓了你做群演的夢。“先幹著群演,依你的條件大把的機遇在等著……”,想想幹什麼倒無所謂,畢竟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談好的待遇總會順理成章的成了義務勞動。沒有了經濟來源也就沒有了生活?管他呢,至少還有夢想吶。每天奔波在各個劇組裡,演繹著不露臉的身影,心裡總懷揣著成功,有多少人低頭哈腰算盡心思,又有多少人吃不飽穿不暖滿身的傷痕痛的卻是心,時間的磨礪成長了自己也逐漸失去了自己。走出馬場宿舍凝眸遠望零零散散的背影從這緩緩走過,似乎在享受這股凜冽的寒風侵蝕著嬌嫩的肌膚;那是僅有的溫度,蜷縮著腦袋趔趔趄趄的向遠處蹣跚而去。實在是忍受不了,伴有潮溼的群居生活,便逃之夭夭的破門而出;慵懶的倚靠在街道旁的燈柱上,仰望那今晚遲遲不肯赴約的星空。

抖擻的右手夾著一根快要滅的香菸,捏緊摁在嘴裡猛嘬幾口,濃烈的煙在空中瀰漫,就如同自己在這偌大的北京城若隱若現,看著它逐漸沒有痕跡,空氣中聞到一股淡淡的辛酸;我彈落的菸灰如此寂寞,寂寞如我。清醒的大腦卻總是無法面對明天的迷茫,莫名的孤獨湧上心頭,夢沒有了方向,甚至感覺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或者說現在所努力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卻每天不停對自己唸叨著“都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在擁擠的人群中忙碌奔跑,不敢停下來,真的;不是因為平臺有多麼的好,而是停下的腳步竟是那般的無依無靠,還好房間裡有那盞徹夜不眠的燈泡陪我無數次的啜泣,翻翻手機裡的通訊錄,捯飭捯飭微信裡的聯繫人,猶如劃過的朋友圈無人在我的對話框面裡逗留,可憐的我不是帝王,卻在故都稱上了“寡人”。

日復一日,慢慢的不知從何時起我便習慣了這份孤寂,像個浪子在迷茫中失去,在過程中吸取,越來越多的眷戀讓我不得不親吻這片大地。想想其實和北京的緣分還是寫作這個“不良”嗜好引起。託了多少難得的關係,把我領到這裡,讓我能有更好地發展平臺,為此順理成章的進入了雜誌社成了所謂的“編輯”,筆桿子的工作硬生生的演變成座機,每天各種騷擾電話向陌生人發起,電話銷售的工作算是坐實了。灰心意冷不會告訴你一個可行的結果,只有信念大城市機會多,會有一條出路的;其實我何嘗不想呢。在報社每個人都是那麼有秩序的工作,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默默忙碌著,異樣的眼光總會不自覺的打壓著我神魄,我呆滯在那,怎麼也融不進去,當體驗到冷言冷語的那一刻,才明白理想和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差距懸殊沒人救的了得,究其根本還是後門進來的,不怎麼光明嘛,內向的性格自卑感讓我越發不能窒息,還好上天眷顧,公司搬遷總算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打打雜還是可以的,多希望藉助搬遷好好表現為自己爭取一塊學習的容納之地,可結果總是出乎意料的失望。再見了,理想的工作!

孤燈下的北京

《孤燈下的北京》插圖


我被拮据甩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工作環境;這也是眾多面試裡肯收留我的暫時居所,在這裡開始迷惘的尋找著那奄奄一息的文學碎夢,也漸漸的失去了文學的夢,但夢想終究抵不過現實,我還是辜負了上天的美意。新的人際關係天知道我是多麼的不想去熟悉,鬱鬱寡歡將我鎖緊小黑屋裡,享受著孤獨陪伴的愜意,快樂只有自己給予自己。不想去面對各式各樣的陌生面孔,人嘛也許最怕的就是無能為力,卻還要不停的難為自己。便利店的工作在嚴厲的告訴睡大街的你,“別整天悶不吭聲的站在這裡,不相干就滾蛋!”。咬碎了內向,站在路燈下望著雪花灑落“熱乎的關東煮,熱乎的……”,一股暖流緩緩從眼角滑落,苦難的勉強好過去舒適的自我。既來之則安之,無論我混成什麼逼樣,依然相信未來的我前途無量。

傾聽都在討論北京是有錢人的生活,但又有多少抱怨能夠明白平凡人也在向錢活著,努力的人也在殊死奮鬥著。作為一位95後的我,始終認為這個世界總有一天是屬於我們的,國家首腦有那麼一天會是95後,商業領袖也會是95後,未來的馬雲和未來的種種都將掌握在我們95後,也許那天我們學會不用手機,也許那天我們看到汽車飛起,也許那天我們會辦一張宇宙護照,向著火星發起,也許的也許都需我們現在的努力,去對號入座未來的那個新世紀,所以學會承受孤獨,學會強大自己。

忽然,想起北上的火車,轟轟的聲音讓這條平靜的鐵路熱血沸騰;縱然破舊不堪,縱然鏽跡斑斑,我仍願意乘著列車順著軌道揚長而去;北京,才是我最終的歸宿,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替代。想想當初連西客站衛生間洗手檯都琢磨不透,“喔!原來不是手動的,揮揮手好神奇。”那樣山炮的我竟然屹立在南廣場,仰望著那唾手可得的夢想;現在看來得是多麼不要臉的勇氣,卻又那麼的難得可貴。想想農民伯伯的一句話“火車躺著都跑這麼快,站著跑的是不是更快”,眼界告訴你需要去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磨鍊會讓你回眸年輕的自己。現在想想曾經堅持過什麼,看看現在的生活換來了什麼,混了這麼多年又收穫了什麼。

所以北京還是那個北京,可我已不復往年。美好總是那麼短暫,工作還是要工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散發著獨有的韻味在自己的一生中蹣跚前行,我們忙碌著各式各樣的工作,感受著好與不好的生活,所有的精彩都值得期待,所有的夢想都要勇於拼搏。四海八荒的我們在這座城市相遇,儘管迷惘,掙扎,失落,艱辛在多,至少我們不曾放棄,仍然努力著,為的終究不過是一條出路,一條討好生活的夢想之路。

每當我想起那盞懸掛在地下室小房間裡的燈泡,似乎在那無盡的黑夜裡總有那麼一股明亮的暖流闖入心房,漸漸地發現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是,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有時候感覺北京像一杯烈酒,在味蕾無法承受的範圍內,要麼皺著眉頭一口悶,要麼添加一絲糖精慢慢回味,總歸都是要喝掉的。

孤燈下的北京

《孤燈下的北京》插圖


註釋:《孤燈下的北京》作者蕭辰,本作品嚴禁任何形式的摘錄複製、改編盜用,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