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2020年初始,病毒、恐慌、焦慮,不帶偏見地奔湧而來,不可阻擋,整個世界似乎都陷入了不安之間。

日子有點難,然而我們什麼都不會忘記。

每晚的夜色中,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去年,因為拍攝紀錄片《長江之戀》,我們團隊去了5次武漢。黃鶴樓、漢正街、長江邊、光谷裡,武漢地標的每一處我們都反覆取景。在那裡,我們交了各行各業的朋友,吃遍了所有芳名遠播的過早(早飯),我們也做好了下一部在武漢拍攝的紀錄片的方案。

武漢封城後,出於朋友的惦記和採訪的邀約,我們聯繫了幾乎所有《長江之戀》在武漢的拍攝對象,所幸,他們都未被感染。但是出於心情、境遇等各種考慮,大部分人都拒絕了我們雲採訪的請求。

張建民是唯一答應的一個。

志願者張建民

我們認識老張,是在去年的端午節。武漢的端午習俗,除了龍舟競渡之外,還有水上舞龍,兩者技藝之高超,盡顯江城活力。老張的身份是長江水上救援隊的隊長,帶領著一支20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他腰桿筆直、聲如洪鐘:“鍛鍊身體、保衛自己!你連你自己都不能保衛,你還能保衛祖國嗎?”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如今看來,他的話光榮而正確。

我們聯繫他的時候,他沒有被感染,還組織了一支3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在武漢封城的第一刻,就忙了起來。

他微信發來的視頻,模糊而真實,看著讓人心疼,他說那次,他們40個人,往醫院搬運了130噸物資,“那次有點累”。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我們問他為什麼要做這些,更何況他已經65歲。他說,不論水上,還是陸地,武漢哪裡需要救援,就去哪裡救援。他還說,全國這麼多人都來援助武漢、捐助武漢,你們上海把市長都“捐”給我們了,這個時候,我們武漢人自己更要站出來啊。

這些所謂的普通人啊,總是一邊做著不普通的事,說著雲淡風輕的話,一邊默默地守護腳下的這一方土地。都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但是此時此刻,她被無數普通人託舉著。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機務吳明洋

吳明洋接到任務的時候,家裡的寶寶還沒有滿百天,從那一刻開始他就和孩子、家人隔離。吳明洋執行任務的時候,家裡有六個親戚都得了新冠肺炎,發著燒,沒有入院。但是作為東航的機務團隊成員,吳明洋和他的夥伴們,堅守武漢天河機場,確保百餘架航班的援鄂醫療隊和各種物資順利抵達。每個夜晚,當他第一時間看到這一架架包機的降落,他在心中說了一萬個感謝。

他說,新冠肺炎是會傳染的,可是情緒也是會傳染的,他在機場的停機坪上收穫了信心,他告訴能告訴的每一個人武漢沒有被放棄。

他一直說自己沒做什麼,卻不知道採訪他的導演,正在一邊聽他訴說,一邊因他流淚。

連線武漢,一次又一次,正能量這個詞彙,在以最具象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記錄者VANCE

我們一直通過自己的鏡頭記錄、講述故事。這次,Vance用他的鏡頭給我講述了一個疫情之下的武漢。這座城市的空蕩蕩,讓很多人覺得措手不及,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堅持:

去做些什麼,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Vance的鏡頭裡,記錄下了這樣一群人:環衛工人在打掃街道、快遞員在派送包裹、警察在執勤、志願者在奔波,這些平常的事,在不平常的時期,他們還在做,就是了不起的。就像Vance說的,疫情過後,下次再見,可以對他們溫柔一些嗎?

想到一句歌詞:如果你要哭泣,到我的床邊來哭吧,伴著我緩緩入眠;如果你要哀悼,親愛的,讓高懸夜空的星月陪你一同憂傷。

去年,我們去過5次武漢。每晚我們的掛念,都在往武漢走

武漢,她被摁下了暫停鍵,可是這座城市的人們,從來沒有停止生活和生存。

我們不歌頌英雄,我們找到他們,記錄他們,讓大家看到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