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2020年初始,病毒、恐慌、焦虑,不带偏见地奔涌而来,不可阻挡,整个世界似乎都陷入了不安之间。

日子有点难,然而我们什么都不会忘记。

每晚的夜色中,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去年,因为拍摄纪录片《长江之恋》,我们团队去了5次武汉。黄鹤楼、汉正街、长江边、光谷里,武汉地标的每一处我们都反复取景。在那里,我们交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吃遍了所有芳名远播的过早(早饭),我们也做好了下一部在武汉拍摄的纪录片的方案。

武汉封城后,出于朋友的惦记和采访的邀约,我们联系了几乎所有《长江之恋》在武汉的拍摄对象,所幸,他们都未被感染。但是出于心情、境遇等各种考虑,大部分人都拒绝了我们云采访的请求。

张建民是唯一答应的一个。

志愿者张建民

我们认识老张,是在去年的端午节。武汉的端午习俗,除了龙舟竞渡之外,还有水上舞龙,两者技艺之高超,尽显江城活力。老张的身份是长江水上救援队的队长,带领着一支2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他腰杆笔直、声如洪钟:“锻炼身体、保卫自己!你连你自己都不能保卫,你还能保卫祖国吗?”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如今看来,他的话光荣而正确。

我们联系他的时候,他没有被感染,还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在武汉封城的第一刻,就忙了起来。

他微信发来的视频,模糊而真实,看着让人心疼,他说那次,他们40个人,往医院搬运了130吨物资,“那次有点累”。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更何况他已经65岁。他说,不论水上,还是陆地,武汉哪里需要救援,就去哪里救援。他还说,全国这么多人都来援助武汉、捐助武汉,你们上海把市长都“捐”给我们了,这个时候,我们武汉人自己更要站出来啊。

这些所谓的普通人啊,总是一边做着不普通的事,说着云淡风轻的话,一边默默地守护脚下的这一方土地。都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但是此时此刻,她被无数普通人托举着。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机务吴明洋

吴明洋接到任务的时候,家里的宝宝还没有满百天,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和孩子、家人隔离。吴明洋执行任务的时候,家里有六个亲戚都得了新冠肺炎,发着烧,没有入院。但是作为东航的机务团队成员,吴明洋和他的伙伴们,坚守武汉天河机场,确保百余架航班的援鄂医疗队和各种物资顺利抵达。每个夜晚,当他第一时间看到这一架架包机的降落,他在心中说了一万个感谢。

他说,新冠肺炎是会传染的,可是情绪也是会传染的,他在机场的停机坪上收获了信心,他告诉能告诉的每一个人武汉没有被放弃。

他一直说自己没做什么,却不知道采访他的导演,正在一边听他诉说,一边因他流泪。

连线武汉,一次又一次,正能量这个词汇,在以最具象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记录者VANCE

我们一直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讲述故事。这次,Vance用他的镜头给我讲述了一个疫情之下的武汉。这座城市的空荡荡,让很多人觉得措手不及,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坚持:

去做些什么,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Vance的镜头里,记录下了这样一群人:环卫工人在打扫街道、快递员在派送包裹、警察在执勤、志愿者在奔波,这些平常的事,在不平常的时期,他们还在做,就是了不起的。就像Vance说的,疫情过后,下次再见,可以对他们温柔一些吗?

想到一句歌词:如果你要哭泣,到我的床边来哭吧,伴着我缓缓入眠;如果你要哀悼,亲爱的,让高悬夜空的星月陪你一同忧伤。

去年,我们去过5次武汉。每晚我们的挂念,都在往武汉走

武汉,她被摁下了暂停键,可是这座城市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生活和生存。

我们不歌颂英雄,我们找到他们,记录他们,让大家看到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