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科創會客廳——生命科技”專題活動順利舉行

“大灣區科創會客廳——生命科技”專題活動順利舉行

2019年12月11日,由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北外灘金融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大灣區科創會客廳—生命科技”在深圳順利舉行。

活動現場邀請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太空工程學院副院長、南洋理工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Domenico Campolo教授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類疾病和免疫治療實驗室主任、資深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健艾仕(杭州)生物製藥公司董事長傅新元教授分別做了精彩分享。

關於生命科技投資的本質,上海北外灘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信熹資本主管合夥人蘭有金先生表示,“生命科技的投資,是不確定性環境中的確定性選擇”。在他看來,業界對經濟增速下降、去房地產化、部分低端產能轉移是有共識的,中國作為大型經濟體,要從高速增長轉型到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這其中蘊藏著大量投資機會,中國有人才和市場紅利,中國動力支持我們堅定的做多中國。直接投資本就是屬於少數人的行業,需要聰明人花笨功夫,從過去的經驗看,被認為是資本寒冬的時期總是會讓很多優秀的投資機構脫穎而出。生命科技有巨大潛力,但要做好長期準備,需要根據中國情況擦亮眼睛精挑細選擇。

Domenico教授給大家帶來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的前沿科技分享。他介紹了機器人研究中心在全球機器人科研領域的卓越地位,並分享了在研的機器人科研項目,包括宜家傢俱裝配機器人、獲得亞馬遜創新獎的物流分揀機器人、胃部微創手術機器人和昆蟲機器人等。其次他著重介紹了已經研發成功並在全球商業化的H-man康復機器人,該項目2012年開始創意研發,2015年開發出樣機並在新加坡陳篤生醫院進行2年半的臨床試驗,2017年正式成立Articares公司獲得專利授權,2019年獲得信熹資本的A輪融資。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歐盟、新加坡、澳大利亞的醫療器械認證並開始銷售,即將走向中國市場。H-man康復機器人的服務對象為老齡化人群、中風患者和意外損傷人群。H-man融合了神經康復學和機器人學的前沿科技,具有價格便宜、易於攜帶、易於使用、安全等優勢,能夠為患者在大型醫院、社區醫院、家庭帶來便捷的康復訓練。Domenico教授展示了H-man康復機器人在陳篤生醫院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使用H-man進行康復的患者比傳統治療手段恢復效果更好,並減輕了理療師的工作負擔。

最後壓軸演講的重磅嘉賓,國際知名分子生物醫學和生物化學學者傅新元教授,他也是信熹資本的生命科技首席科學家,其演講的題目是《在中國做源頭創新藥物-從新靶點到藥物臨床》。他以《我不是藥神》的主角—治療白血病的重磅藥物格列衛的研發過程作為例子講解了原創性藥曲折而漫長的研發過程,他提出藥物研發是哲學、科學和醫學的結合,整個過程包括原創科學發現、高端技術平臺、形成顛覆性產品、最終通過高新企業走向全球市場。在創新藥領域中國和發達國家依然有很大差距,中國的短板是原創性不夠。傅教授在會上重提了2018年提出的“傅氏金標準”,即全新的作用機理和藥物作用靶點;全新結構;具有完備的自主知識產權;能超越目前治療藥物的治療效果;獲得國際認可。中國創新藥企還未能有達到“金標準”,還需要時間。最後傅教授介紹了自己在博後期間的重磅科研成果JAK-STAT通路的發現過程,JAK-STAT通路面世以來,已經有超過4萬篇相關論文發表,全球每年相關藥物銷售額達到數十億美金。這一切的成就都源於傅教授當年在實驗室中的這一重大發現,這充分說明了基礎研究和源頭創新在科研領域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傅教授也公佈了近期新的科研成果,在JAK-STAT通路的基礎上,發現了新的炎症形成機制,有相當大的成藥機會。傅新元教授也因此回國創辦了自己的創新藥研發公司,已有藥物獲得美國FDA臨床批件並完成了Pre-A輪融資。如果新藥研發成功上市,傅教授將有機會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從通路發現到藥物研發成功的生物醫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