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中年焦慮似乎在最近幾年集中爆發,隨著35歲裁員事件不斷出現,似乎這個社會對於中年人變的不那麼友好了。

我有一個朋友,大我三歲,正好是處於中年的狀態,在深圳創業幾年,也經歷了很多輝煌,但是隨著這兩年市場的變化,企業也無力支撐了。

現在他拿了點錢,入股了一個小公司,在裡面當副總,每個月領著2萬多的工資。分紅的話,似乎遙遙無期。

以前我們見面的地點都是在酒吧,海上世界和COCOPARK是我們最常去的地方,每次不喝到天亮都不會走。但是最近的見面都是在樓下的小炒攤,一人幾瓶啤酒,聊著過往。

前幾天,我還給他說,今年的計劃一個都沒有實現。本來是準備買上一輛霸道,召集兄弟一起從廣東自駕游到西藏。以後年紀越大,這個可能性就變得越小,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我們都沒體驗。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學會與困難同行

我從27歲開始創業,當時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想在35歲之前賺到足夠多的錢,然後退休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忙忙碌碌了這7年,經歷了事業的高潮,也經歷了低谷。走到今天,不但沒有感覺輕鬆下來,反而發現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前幾天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有一段話我印象非常深刻:

這一代創業者不是要去克服困難,而是要習慣困難。

前二十年,中國的經濟就像坐電梯,只要你能夠克服困難,找到自己的那臺電梯,後面就會向上直升。但是現在好賺的錢已經沒有了,創業更像是攀巖,你要不斷找到新的扶手,每一步都要走的更加小心。

因為這種轉變,讓很多人都不能適應,以前認為只要靠著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後,就可以放手不管,隨性生活了。

而對於很多35歲以後,出現職場焦慮的人來說,創業也似乎成了拯救自己的唯一道路。

我收到了很多,關於“中年創業應該做什麼”的問題,今天不對具體的項目進行討論,我想談談關於中年創業,應該堅持什麼和放棄什麼。因為只有內心不再迷失,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成熟不等於油膩

我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每個週末花費最多的時間,是泡在書店裡面,看專業的書籍。每天都如飢似渴的補充各種知識,每一本書都厚的像一本字典,直到現在書櫃上還擺著當時買的書。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再也沒有完整看過一本書,每天在手機上面接受著碎片化的信息,還經常好為人師,去指點年輕人。把自己都一知半解的想法,傳遞給後輩。

好的價值觀,我們總是很難接受,但是不好的價值觀,經常一學就會。

創業後,我經常聽見別人說:

整天學這學那有什麼用,我就這個文化水平,不一樣成功了,學學怎麼跟領導搞關係,才是正道。

看多了別人輕鬆的賺錢,自己的價值觀也開始動搖了,因為取得一點點的成功,就開始學會到處炫耀,還美其名:包裝自己。

很多中年人都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有過到處炫耀的經歷。有的人炫耀自己的外表,說交往了多少女朋友。有的炫耀自己的金錢,說開的什麼車,買的什麼表。還有些人炫耀認識多少人,跟誰一起吃過飯,誰又是自己的兄弟。

每天忙於去社交,今天湊上去見這個名人,明天趕局去認識某個企業家。然後拍上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加上一段文字:

今天跟自己的好兄弟XX一起吃飯,賺錢不重要,這份情誼不能丟

在年輕人面前,故作一副老成,語重心長的教育他們,偶爾拿出兩句在朋友圈上看到的古文,顯示自己的文化素養。

哪怕看到了別人的成功,也會說出一萬種理由,證明別人是靠搞關係,運氣好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哪怕自己錯的再離譜,也堅決不承認是自己的錯,固執的保住自己的面子。

難道這就是中年男人該有的成熟嗎?成熟不等於油膩,成熟是自己內心的豐富。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中年男人總是忙著赴各種酒局

避免懶惰,豐富內心

對於這種搞關係,想投機,愛虛榮的心態,都是懶惰的表現。

中年男人的懶惰,不僅僅是指外表的不修邊幅,也不是指做事不勤快。相反,很多中年男人看上去很“勤快”。

今天見赴這個飯局,明天找人談個項目,忙的連家都顧不上了,但是似乎又並沒有做成一件什麼有價值的事情。

實際上,這些行為是在掩飾自己思想上的懶惰。不願意去思考未來,不願意去學習提高自己。吃飯、喝酒、談項目,這些很難很累嗎?對於中年人來說,走出舒適圈,真正改變自己,懂得認真思考才是最難最累的。

中年人創業,首先要放棄的就是這些無用的,表面的浮誇和假勤奮。沉下心來思考,認真的學習新的事物,用更多知識來豐富自己的內心,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一番事業。

我跟數百位創業者聊過天,我發現一個共同點,很多人在第一次成功後,就會跌倒一次,重新回到原點。其實這是創業者為自己曾經的自負、傲慢、無知在買單,太多的人把自己一時的運氣,當成了自己的能力。

只有當現實給了自己狠狠一擊時,才會驟然發現自己的渺小,保持一顆謙遜,和求知的心才能讓你的未來走的更加踏實和順利。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學會放棄無用社交

心懷希望,嚮往未來

跟自負相對的是自卑,在失敗後,很多人站不起來。也有些中年人抱怨社會固化,抱怨自己已經被固定,這個社會沒有給自己留下機會了。

我收到關於中年人創業問題的描述中,有一種類型的人,是讓我感到很頭疼的。我告訴他們如何去利用互聯網改變自己的現狀,多學習一些商業模式,來給自己事業搭個框架的時候。他們總會說:

我學歷太低了,我不懂互聯網,也看不懂什麼商業模式,你能不能教教我怎麼做。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的時候,還說到了一個現象,今天這個時代,不僅僅給高學歷的人留足了空間,也給低學歷的人更多的機會。

魅族的黃章,汽車之家的李想,三隻松鼠章燎原,學歷都不高,但是創造出來自己的事業。學歷不高已經證明了你前半程的懶惰,應該做的是加倍努力學習,而不是成為你不學習的藉口。

不管中年人遇到什麼樣的境遇,不管是揹負多大的壓力,都要心懷希望,因為只有自己內心充滿希望,才有可能實現。如果自己都否定了希望,那麼一定不會做成事情。

我,35歲,中年焦慮,創業讓我看清了自己的油膩

時刻充實自己

結語

一箇中年男人,應該學會拋棄浮躁,努力去用外在的裝飾來證明自己,是源於你的不自信。

中年男人的創業,不是要想自己該做什麼,而是應該想一下,不該做什麼。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充實自己的大腦,在積累的過程中,小心驗證。最後把所有的能量,聚焦到一個點上,幹成一個有價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