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從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們的故事耳熟能詳,你認識幾個

談到自己家鄉的這些歷史名人,他們的家鄉的驕傲,也是現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榜樣,家鄉的歷史名人,你知道幾位?

这些从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你认识几个

謝繼科字哲甫,明常樂人。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授山東登州府推官。舊例役差,豪門與百姓不平等。一般均由普通百姓充役,豪門均免。繼科至,為均役法12條推行之,從此所有人一律平等。

入朝為刑部郎中。後又任廣東瓊州知府。萬曆四十二年,設雙龍頭於泉井中,泉從龍口湧出,引水灌溉于田。萬曆四十三年,在瓊州金粟亭中首建書院。有書舍10間,講堂1座。集名流與諸生朝夕講習。人稱為蘇軾復出。

这些从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你认识几个

彭蠡(1146-1200),字師範,號梅坡。在家庭的薰陶下,從小刻苦攻讀。他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涉獵多科,大凡詩文、音樂、書法等,尤其對樂律研究頗有造詣。南宋淳熙四年(1177)得領鄉薦。

朱熹知南康軍時,彭蠡與兄長彭尋、兒子彭方慕名從遊,相聚甚歡。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後,特聘彭蠡為白鹿洞書院經諭,負責講解儒家經典《四書》和《西銘》,所以說,彭蠡不光是朱子的學生,也是白鹿洞的先生。

这些从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你认识几个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澤,漢族江右民系,王安石之子。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學者。王雱明確認為老子是“大聖人”

其言與孔子“相為終始“, 並主張 在當時應“以老氏為正”, 可謂對老子是推崇備至。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

这些从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你认识几个

劉鳳誥(1760—1830),號金門,上栗縣赤山鎮觀泉村人,出身貧寒,6歲喪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會試中第三十名進士。後經殿試得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乾隆五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以後,歷任朝廷禮部、兵部、戶部侍郎,直至太子少保。劉鳳誥能言善對,隨機應變,民間稱其為“江西才子”,乾隆稱他為“江西大器”。

这些从江西走出去的名人,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你认识几个

彭汝礪。原籍鄱陽,後遷居浮樑縣臧灣府前。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高中狀元。曾任軍事推官、大理寺丞、太子中允、監察御史等職。神宗時為起居舍人,加集賢殿修撰,後任兵、刑兩部侍郎。

哲宗時,任吏部尚書,後知江州數月病故。著有《易議》、《詩義》各10卷,奏議、詩文共50卷。其為人剛直不阿,敢於上言。他的文集中有一首《送許屯田詩》,詩中稱讚被稱為廉吏的宋代浮樑縣令許彭年。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還知道哪些家鄉的歷史名人?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