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電商頂層設計之“121”工程

“縣域電商”、“頂層設計”聽起來都是非常高大上的詞彙,如果將這兩者相結合似乎高不可攀,但大道至簡,筆者經過多年深耕該領域,認為縣域電商的頂層設計可以用“121”來概括。

各個區域發展縣域電商其根本的訴求在於當地的產品上行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普惠民眾。 “121”工程就是以產品上行為核心,打通產品上行產業鏈和打造縣域電商服務生態鏈。 以電子商務生態園作為平臺承載軟硬件設施(諸如電商學院、O2O特色展銷館、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眾創空間孵化器、倉儲物流等)“一核兩鏈一平臺”的簡稱。


縣域電商頂層設計之“121”工程


以產品上行為核心。深挖當地工農業產品,打造一縣一品,一鄉一品,提煉歷史、文化、美食、資源、產地等要素,打造公共品牌,引入溯源系統,由政府背書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引導大象起舞(引入較大的電商銷售公司、傳統工農業產品企業轉型)和培育螞蟻雄兵(培訓和孵化大量的當地網商創業,銷售當工農業產品)並行,打開產品銷路,以銷帶產,打通產品產、供、銷產品產業鏈,帶動各環節的創業、就業,增收致富。每一品如是,在一個區域能夠打通多品產業鏈,何愁民眾不富,縣域不興?

電商穩步發展,當地產品快速上行,必須建立健全縣域電商服務生態。網貨開發帶動當地產品加工、包裝等產業的發展;人才培訓既快速營造電商氛圍,更為當地電商發展培養生力軍,孵化大量網商帶動產品上行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品牌、營銷策劃和專業的運營可以通過經驗與技巧快速引爆網銷,有效避免產品陷入惡性價格戰,物賤傷心得不償失;攝影、美工、包裝設計等用視覺的衝擊帶給客戶非同一般的感官享受,用較高的轉化率開源節流;倉儲、物流資源的整合課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電商服務生態鏈的健全與繁榮不僅為電商的發展奠基礎,更為拉到本地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縣域電商頂層設計之“121”工程

產業集聚才能產生更大的效應,所以上述一核兩鏈需要一平臺來承載,此平臺即為電子商務生態園(現在普遍叫做**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商學院負責培養專業電商人才;眾創空間裡的場地工位供網商0成本創業,技術指導和顧問為電商創業保駕護航,攝影、美工、廣告、營銷等周邊服務以專業的團隊高效為網商服務的同時降低網商成本;O2O特色館整合當地產品,在展銷的同時為網商提供優質低價的貨源;網商的集聚帶動是倉儲物流的整合與集聚,極大降低網商創業成本;村淘等縣級服務中心的設立可以與管理可以使縣、鄉鎮、村三級服務站協調一致、高效運作……

各地發展縣域電商的路數應該是基本相似的,但是以農特產品上行為核心,並非是去了某一地方就直接先做產品上行,各個縣域的具體實施方案應該因地制宜。很多縣域急功近利,忽略工業品下鄉也是不行的,畢竟工業品下鄉能快速的培養大眾的購物習慣,併為物流的最後一公里打下良好的基礎;覺得人才培訓無用也不可取,那只是說明找到了無用的培訓機構而非培訓無用,好的電商培訓能營造良好的電商氛圍,培養大量的電商人才,孵化大量的網商;溯源體系和大數據等也不用操之過急,畢竟這些是在產品上行時錦上添花的……

縣域電商頂層設計之“121”工程


縣域電商特別是剛開始做的縣域,“一把手工程”是絕不可少的,沒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一把手親自抓,任何一個部門去協調都無法高效運轉;樹立典型,培養信心會起到星火燎原之勢;打造生態,營造氛圍,讓企業、民眾自發參與,引導本地外流人才迴歸創業可以快速提升縣域電商發展進程。

農村市場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前路坎坷,但功在千秋,個人感覺新一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即將到來。衷心期盼電子商務讓農村越來越美好,電商人幸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