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後,春節也在盼望中,煎堆也可以吃起來了。在廣東中山,煎堆品種繁多,有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當然還有石岐煎堆。“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被人們賜予了富含吉祥的意義。每到春節,煎堆作為傳統的應節食品,出現在各家各戶的餐桌之上。因為煎堆圓潤的造型,也吸引了小孩子們的注意力,成為兒童愛不釋手的春節美食。據文字記載唐代稱“煎堆”為“碌堆”,從初唐詩人王梵志“貪他油煎錘,愛若菠蘿蜜”的詩句裡,可以知道煎堆該是唐朝長安宮廷中的上乘食品。中山除了保留和繼承了煎堆的傳統,還獨創了自己的特色,如果按地域來分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石岐煎堆、沙溪煎堆、水鄉煎堆。
老中山人有一句歇後語:“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說的是大年除夕的深夜,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守歲, 凌晨新年鐘聲一響,家家戶戶便打開大門, 燃放鞭炮, 互說吉利賀年詞語。開門大吉之後, 便是齊齊動手炸煎堆。煮好的煎堆圓碌碌、皮脆味甜,寓意“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年春節前,母親都會做煎堆。縱使她現在年紀大了,她還是固執地堅持這一傳統——做煎堆。正所謂“年晚煎堆,人有我有”,母親做煎堆,不為吃,主要用來拜祭。有時候,一幫鄰居好友也來幫忙,你幫我炸完我幫你炸。適合炸煎堆的好日子,大家都忙著串門炸煎堆。幾個人圍坐一起,煎堆很快就做好了,但是話題,好像怎麼也說不完。過年的熱鬧氣氛,悄悄地飄遍了大街小巷。
在中山民眾鎮大沙田水鄉,水鄉煎堆就是爆谷煎堆,傳承於佛山九江煎堆。中碗大小,裡面有滿滿的爆谷餡,殷實的人家會加上花生碎和椰絲碎,口感更香。爆谷煎堆是以前農耕時代水鄉人們最喜愛的應節食品,頂飽、多油、甘香,一戶人家過個年隨隨便便可做一百幾十個,從年前吃到三月插秧時,流行於黃圃、三角、民眾、港口、板芙、神灣等一些沙田地區。
在中山沙溪鎮,沙溪煎堆據說是沙溪人獨創,以前是中碗大小,裡面基本沒有餡料,後來又經歷了時間的洗禮,發展成足球大小,並有向籃球發展的趨勢,也是沒有餡料,吃的是薄薄脆脆的皮,吃得齒頰留香。流行於沙溪、大涌、環城、五桂山等一帶。要做出皮薄如紙且造型堅固的大煎堆其實並不難。它的原材料除了糯米粉和砂糖之外,最關鍵的就是粘米粉了。加上適量的粘米粉,是一個大煎堆能夠香脆堅挺的秘訣所在。而至於怎樣可以做大做靚,邊炸邊壓的這個手法就尤為重要了。
在中山石岐區,石岐煎堆比雞蛋大一點,精緻、小巧,有城市範兒,裡面餡料充足,有咸和甜兩種。甜的餡料有花生碎、椰絲碎、豆沙蓉等;鹹的餡料有肉絲、馬蹄等。鹹甜任你選擇,既迎合了新年,又彰顯了個性。石岐煎堆流行於中山城區和城區周邊的庫充、亨尾、員峰、張溪等一帶。
新鮮出鍋的煎堆,表皮炸至金黃微焦,鬆軟可口,一口咬下,煎堆挾裹著的花生油瞬間溢出,甘香無比。雖然中山各地的煎堆有點不一樣,但都象徵著金銀滿屋,收穫豐盛。這份“年味”,飽含著人們對闔家團圓、生活美滿的祝願。當今的小孩,在物質豐盛的今天,在零食多樣化的今天,在選擇多樣化不再單一的今天,對煎堆,早已經不再如70後、80後、90後那樣情有獨鍾,喜歡吃了。它現在更多是一種儀式感的存在,一種美好寓意的存在!小夥伴們,中山特色賀年美食“煎堆”,皮薄酥脆,你吃過嗎?
閱讀更多 每天美食一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