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國企,卻不是正式工,屬於勞務派遣的,來說說你的情況?

十四字知此痴


其實,我覺得對於勞務派遣工這樣的工作形式,我們也應該得到理解和認可。畢竟,在當下的一種就業形勢下,畢竟“僧多肉少”,國家也是沒有辦法,但是,能夠得到一份勞務派遣工的工作,我覺得也是很不錯的。畢竟,勞務派遣工在短時間內不會取消,並且芬派遣工的工資福利薪酬水平和五險一金跟正式員工也沒有什麼差別;但是,長時間,如果從事勞務派遣工,我覺得是不值得的。那麼,通過勞務派遣工,我們應該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和職業能力得到強化,從而為自己以後職業之路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一個能力發展。

我們大家都知道:企業與員工之間選擇是一種雙向的選擇關係。

也就是說,企業既然招聘了你,又或者說企業在招聘時,明顯的就寫道:我們招聘的是勞務派遣工而不是正式員工,但是,你也清清楚楚地看清楚了企業招聘的是勞務派遣工,而不是正式員工,但是你參加了,就證明你同意企業的這種做法。

也就是說,企業與員工之間是一種雙向選擇。

企業在招聘時,而你選擇了被招聘,這是一種雙向選擇。

所以,當我們成為某一個企業的勞務派遣工時,我們也不必感到悲傷,也不必感到喪失信心,反而,我們要覺得社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的平臺。

那麼,在我看來,勞務派遣工這份工作 並不是說是“光榮”,也並不是說工資不高,也並不是說與正式員工有任何的福利薪酬水平上的差距。

其實,與正式員工的工資福利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我個人建議並不能長期幹這樣的工作,因為我們中國人在工作上,總是尋求一種安全感,像這樣的工作基本沒有安全感,也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安全感。

但是,既然你現在做勞務派遣工,我覺得我們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自己:

一,利用好這個平臺,把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個人能力盡量的提升。

我們大家都知道:勞務派遣工,說白了,就是臨時工。

說難聽一點,也正是因為社會的需要,而著急用這一批人,這些人基本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也就說臨時打工。

如果當企業經濟效益不行或者企業“心情不好”,想裁員時,那麼你可能就是被裁員了。

但是,既然企業招聘了我們,我們就要存在一種心理狀態,那就是:既來之,則安之。

面對自己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我們不應該表現出來的自暴自棄,我們應該利用好這個平臺,讓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個人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說難聽一點,這份工作在我看來,不宜長期幹,但是短時間內是可以乾的。

因為就現在的一種就業情況以及就業形,而我們也應該辯證的看待勞派遣工這份工作,如果你短期來看,那麼我覺得是你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那麼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就要讓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個人能力得到提升,而不是應該整天無所事事,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半點進步。

那麼,其實如果你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半價進步的話,那麼勞務派遣工你幹一輩子,我覺得你也應該認輸,因為你不曾對生活負責任生活,生活又憑什麼給你負責任呢?你不對工作負責任,工作為什麼要給你負責任?

故而,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負責任,要學會對工作負責任,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樣的一個平臺,那麼我們就通過這個平臺,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和強化。

正如,有人說:打鐵還需自身硬。

只有我們自身提高了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個人能力,那麼,我們在以後的職場之路中才會走得越來的越順暢。

二,學會利用平臺,搭建自己的人際關係網。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社會上要想生存下來,並且生存的很好,那麼畢竟離不開人際關係的運作。

那麼,勞務派遣工這樣的一份工作崗位上,並不是說,我們身邊的人並不優秀。在我看來,勞務派遣工中有許多優秀的人,但是因為就業形勢的嚴峻,他們不得不給企業當臨時工,但是這些臨時工你能夠確定這些朋友裡面以後沒有進國企的嗎?沒有自己開工,當老闆的嗎?

並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們在職場中,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只有我們在工作中或者說在職場中,向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學習,那麼我們才變得更優秀。

正如,有人說,如果你在垃圾裡面找鮮花根本不可能,但是你在鮮花裡面找垃圾基本找不到。這也就是教會我們:我們的工作環境很重要,你認識的人也很重要。

所以,我們在職場上,我們要善於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同行,與他們共同進步,共同監督共同成長。

三,我們要學會不斷提高自己,包括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合格的職場人,他首先具備的不是說職業能力有多強,他首先具備的不是職業道德是不是過關。

所以,我們通過勞務派遣工這樣的一份工作,我們應該使我們各方面綜合因素都得到不斷的提升,包括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養成。

那麼,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習慣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對我們以後的職場之路會產生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只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斷強化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學會在職場上做人,學會在職場上做好人。

那麼,我們的職場之路才會越走越順,我們的人生才會越活越精彩。

故而,當我們在面對自己與別人相比起來工作環境中的不順時。

也就是說,假如生活中,你有兩個朋友,一個朋友應聘去了國企,成為了國企的正式員工,而你沒有被國企錄用,而成為了該國企的勞務派遣工。

我個人覺得你不必悲傷,你不必憂傷,這是上天給你的機會。

上天因為眷戀你才給你生活的挫折,才給你生活的苦難,讓你變得更加的優秀,如果你優秀起來,說不定再過幾年國家政策已改革,你成為了國企裡面的正式員工,再加上自己職業能力和個人能力的提升,說不定你還成為了國企裡面的領導。

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

那麼,在未知這些結果之前,我們要做的事做好我們自己。

正如,我們中國古人講的:窮則獨善其身。

當我們沒有力量改變外界環境時,正如,馬雲先生所說的一樣:改變別人很難,但是改變自己很容易。

所以,我們在面對職場上的各種歧視,我們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學會改變自己,而不是給自己找更多的理由,找雜七雜八的一些藉口。

我們要正視這些挫折,正是這些職場中的問題,只有重視這些問題,我們才會讓自己在工作中或者說在以後的職場中,讓自己對自己有更嚴格的要求,而這種更嚴格的要求也會助力我們在職場上,變得越來的越優秀。

所次,你不要牽扯自己是不是正式工或者說自己是臨時工?

那麼,我覺得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就多想了,你要想: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怎樣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職業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

實力才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也正如有人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在國企裡面,你自己沒有真才實學,那麼即使你是正式員工又能怎麼樣呢?

但是,如果你是臨時工,你有自己的真才實學,過幾年國家政策改革,說難聽點,你成為國家的正式員工,而且還成為國企裡面的老總,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在人生的一些未知問題面嵛,我們能做的事:做好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個人能力,這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社會,抱怨其他人。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在下國華


分享一個我身邊的故事。


在我們老家的電力公司,我高中同學小亮,大學畢業以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託關係找門路,終於在供電公司當了一名臨時工,簽了勞務派遣合同。像小王這種身份的人,在國企裡還有很多,超過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勞務派遣工。


現在,很多的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也到校園裡進行校園招聘,為國企招聘員工。但是,通過它們進入了國企,也不是國企的正式員工,而是勞務派遣性質的。而通常,這種工作還是非常受歡迎的。


相反,今年我的一位表姐,從部隊退役回來,被我們當地政府安置工作,直接安置到了當地的熱力公司,也是一家大型的國有企業,成為了國企員工。國企招錄正式的員工,一般是通過校園招聘,進行嚴格的考試。或者是通過國家安置,將退役軍人安置到國有企業。我表姐就是這樣的情況。


國企的規定是比較嚴格的。每個國企裡有多少的正式員工,並不是由本單位決定的。通常是需要上級部門來核定批准的。在核定的編制範圍內,國企可以自行招錄員工,當然招錄的方式必須是嚴格按照規定來。在這一方面,國企和政府單位是一樣的。


國企之所以招錄這麼多的勞務派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國企在正式工有限的情況下,工作卻一點也不少。為了緩解用工緊張的情況,只能不斷地招錄勞務派遣工。


就像銀座商城。這是一個典型的省級國有企業。每個銀座,售貨員、收銀員有很多,他們都不是銀座的正式員工,而是臨時工。如果每個售貨員都是正式工,那銀座集團的正式工得幾十萬人。這是不現實的。真正的正式工,就是那幾個管理層。


另外,招錄正式工,國企自身無權決定,只能聽從於上級的安排部署。而勞務派遣就不一樣了,國企可以自己決定招錄多少,怎麼招錄,工資等也可以自己決定。國企對勞務派遣工有絕對的話語權。


國企也是企業,他也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用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成本很低。


正式工的用工成本要遠遠地大於勞務派遣。正式工的工資要遠遠地高於勞務派遣,而且各種福利也要比勞務派遣好。而勞務派遣的工作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工少,正式工帶領著勞務派遣幹。在相同的情況下,勞務派遣工作的投入產出比要高於正式工。


目前,我們當地國企的正式工,工資大約在5000元左右,而勞務派遣的市場價格才2900元。一個勞務派遣,國企僅需要支付給他4500元的成本,包括工資、五險一金。這比正式工的5000元還要低一些。總體算下來,勞務派遣能節省很多錢。


因此,為了節省成本,國企需要大量的勞務派遣。


綜上所述,國企的正式工是有限的,勞務派遣才是國企的主力人員。


職場百靈鳥


06年下崗,一直幹勞務派遣工,有轉正機會都給了給領導送錢的,沒送錢的就別想了,本人維修工,技術也還行,工作態度也很好,但是沒有用,現在看的是關係和錢,結果到現在還是勞務派遣工!不過現在又出了新的,叫外包工,還不如勞務派遣工呢,真是花樣越來越多,沒一樣是對老百姓好的,我們的夢!


一杯大高粱


我從大學畢業以後,一直在私企工作,但是我身邊的同學有不少進入國企或者央企,由於是正規應聘的,基本上都是正式員工。他們中只有一位離開了國企,其他的發展情況不一,升職快的已經步入中層,慢的也是一個小組長,離開的那位因為得罪了某個領導,在加上部門內部鉤心鬥角嚴重,他厭倦了,所以離職去了一傢俬企。

國企也並非多大高大上的工作,沒進入裡面,你永遠不知道那裡會發生什麼。當然,我的同學屬於正式工,各項福利待遇有保障,而你說的那種派遣工,我有一個朋友恰好是這種類型。

他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偶然的一個機會聽說當地的一家國企需要新員工,等他應聘時才發現只是派遣崗位。雖然是派遣崗位,但薪資與正式崗位其實沒有差別,只不過五險一金會少一些,最重要的是未來有轉正的機會。

我的那個朋友當時確實沒有其他選擇,只好去那家國企工作。那幾年他可以說早出晚歸,為了拿到轉正名額,工作特別賣力,三年後如願以償拿到了轉正名額,此時他才發現原來當時的崗位薪資待遇差不少,根本不是表面上所認為的那樣相差不大,因為崗位工資最主要的來源是獎金包括你年終獎。

派遣的年終獎少的可憐,而正式崗位年終獎至少5萬以上,我那朋友僅僅三年薪資就損失了接近20萬,要知道當時他年收入也不到10萬。如今朋友是春風得意,房車皆有,家庭也組建了,小日子是紅紅火火。

派遣崗位普遍乾的多,得的少,五險一金也無法同正式員工相比,很多國企也沒有轉正空間,如果沒有選擇的話,其實沒必要留在那裡工作,除非你覺得待遇能夠接受。


沐雲成長日記


我是,單位現在是三種用工形式,全民合同工,人才派遣工,還有一個新港勞務,我們就是新港老務工,他們一個月五險一金工資一萬,上的二類保險,我們五險,上的最低等的保險工資5000,已經幹了有8,9年了!都是同樣上班,同樣下班乾的一樣的活,掙得錢不一樣。而且我們的人數比他們人數又多!


用戶77265667


我身邊就有一些屬於叫外派,或者說是那叫外協。

說白了就是可以跟正式員工幹一樣的活,但是沒有正式工的合同和編制。其實就目前來講,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多的。身邊一個同事其實也是屬於外派的,但是在公司做了有兩年多的時間,然後感覺技術還可以,啊,各方面呢也都達到了,就公司的這個領導的認可吧,後來是直接在我們公司轉正了。

其實這也是很多中介和獵頭幫人推薦工作的,一個很好的說辭,就是儘管他們推薦過去的時候,屬於外包的形式,但是在這家公司也有轉正的機會。

確實有這個機會,但是概率不是很高,像我們之前的公司有10個左右的外派人員,當時好像轉正了有兩個,而且呢,都是工作了有一年多近兩年的時間才轉正的。


楊子翔


這種事情多的是。本人在一家央企單位工作,單位很多的活都是外包出去的,一般都是一些累活危險點都是比較多的,一般我們單位的人都不願意幹,領導也不會強求,我親眼見過他們工作的樣子,爬高上底的,真不容易。一般外包出去的活,質檢是我們的人。我們單位正式職工才三四百人,但是加上外包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這種外包的活外包公司賺的多,幹活的人工資我不是很高,唉,反正這個錢不好掙。


流浪的北齋


省屬施工國正式工,質量員,崗位工資3400多,能效工資六百打底,一天50野外補助。每月全勤的話合計5500。五險二金扣完發到手四千多。能效工資和效益有關係,效益好會高一點,盈利多的話會有年終分紅,我所在的項目沒有分過,好點的項目一年分紅四五萬。每月伙食費扣300。理論上兩個月可以休7天,實際上做不到。乾的累的。工資有時候發不開會拖欠,沒有活的話公司運營困難。

之前在央企幹了6年勞務派遣,收入和現在的單位正式工差不多,週末雙休,五險沒有二金,工作輕鬆。對比起來,還是央企更有保障,接近勞動法,勞務派遣比省屬國企正式工還強一點。


X


當初未搞清楚具體狀況,糊里糊塗的做了勞務派遣工。其實在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勞務派遣這個制度的存在,我也是通過2015年的天津大爆炸才知道,什麼才叫做勞務派遣工。

雖然現在早已經離職了,但是想想當初做勞務派遣工的日子,也是挺有意思的,面對那麼多不公平的現象,我竟然都能堅持兩年。

朋也觀點:

勞務派遣工說實話挺鍛鍊人的,這份工作怎麼說呢,藉著用人單位的名氣,表面上還算光鮮亮麗,不過實際上就跟保安,或者掃大街的差不多,工作道是挺簡單,但架不住破事兒多,特別是那些國企,或者事業單位的勞務派遣工,基本上就沒有閒著的時候。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勞務派遣註定就不是能長乾的工作。

晉升通道狹窄倒是其次,現在也有很多在工廠幹一輩子的員工,退休之後依然衣食無憂,所以主要體現在待遇無法得到保障。

就拿我的經歷來說吧,在做勞務派遣工的時候,按照規定是勞務派遣每月的7號開工資,正式編制是每月1號開工資。我幹了兩年,只有一次是工資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打到卡里的,剩下的幾乎都會拖延一週多,甚至趕上哪個大領導不在,不能簽字,能拖上一兩個月。

反觀人家正式的,開工資沒有延誤的時候,每月1號必到,從來沒聽說過因為領導的原因導致工資拖延的。雖然錢不多,幹勞務派遣的工資也就兩千多一點兒,待遇跟正式編制差那麼多都忍了,單位就這點錢還推三阻四的拖著,誰還會真心實意的幹下去。

勞務派遣工很難觸及到單位核心,都是基礎工作,不利於個人成長。

這一點至關重要,在職場上打拼,不可能一直拼精力,年輕倒是無所謂,可以多做些,多積累經驗,可是歲數大了就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職業護城河”的話,在職場中很難生存下去。

就好比我在做勞務派遣時,就是整理材料,打打電話,必要的時候還要充當力工。院子裡有落葉了我們得去掃,廁所堵了我們得去通,別管是不是本職工作,反正領導看你閒著就鬧心,肯定給你找點活兒幹。

勞務派遣,從工作性質上看的話,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工作,不但替代性高,而且個人的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歲數越來越大,能力卻不見長,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那些年輕人淘汰。

寫在最後。

不得不承認,勞務派遣工這份工作真的很磨鍊心性,給我的感覺就像從監獄裡吃幾年牢飯,再出來重新找工作一樣。

看開了不少事兒,做什麼都小心翼翼的,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在職場中面對利益能做到不爭不搶,懂得分享。


朋也


我身邊也有這類型朋友,俗稱外派人員。因為目前有的行業有很多用人單位都會跟一些企業或者一些學校簽署合同,然後將其適合的員工派遣給相應的工作單位。

來說說我所認識的這位朋友的狀況,他當初是被派遣到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上的,剛開始的時候雖然不是正式員工,但卻又轉正的機會。只要通過了各類考核,想要轉正也並不是難事。

我聽這位朋友說,當初和他一起被派遣出來的員工,只要留下來了的,現在都已經全部轉正。之前雖然和正式員工的工資相差不大,但在待遇方面卻又很大差距,正式員工有社保,五險一金,而非正式員工在這方面是無權享有這種福利的。

這種情況很普遍,但如果有轉正機會,建議還是把握機會,儘量轉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