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重慶做過最壞的打算

01

疫情依然十分嚴峻。

2月12日,在納入臨床診斷病例的情況下,湖北一天時間新增14840例新冠肺炎病例。


2月13日,湖北新增確診4823例。至此,截至今天上午10點,全國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3922例。


2月13日,湖北十堰市張灣區做了一件大事:發佈全國首個“戰時管制”令,規定如非有關抗疫,所有樓棟一律實施全封閉管理。全區40萬人留在了家裡。

如上,意味著至少兩點:

其一,在納入臨床診斷病例後,我們發現數字陡然上升,這也意味著,全國的疫情尤其湖北的疫情形勢依然相當嚴峻。我們還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抗疫鬥爭。

其二,同時還意味著,20天前港大教授管軼的那句看似聳人聽聞的預言已成現實。彼時,管軼曾告誡:”保守估計,此次感染規模最終可能是SARS的10倍起跳

”。

02

和管軼一樣發話的香港專家還有一個。

這位專家叫梁卓偉,專門提醒的是重慶。他說:

“由於重慶與武漢的交通及人流頻繁,相較北京、上海、深圳及廣州,料重慶會成為疫情最嚴重的大城市。重慶高峰期一天可能會新增15萬病例。”

但以目前的狀態來看,梁卓偉的預言對錯參半。

對則在於,重慶的病例較上述其他幾個一線城市的確更多。截至2月13日24時,重慶累計確診病例達529例,上述北上廣深最多的為深圳,達400例。

究其原因,由於重慶市整體人口基量龐大,達到3100多萬,比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都要多,甚至是深圳、廣州人口的兩倍多。在這樣的基數下,重慶的確診病例自然容易高出其他城市。何況,重慶和湖北地界相鄰。

疫情來襲,重慶做過最壞的打算

專家的預言不對則在於,重慶高峰期的數量過於龐大。

不僅重慶沒有達到這個數字,湖北這一重災區也沒達到這個數字,而且,近些日子裡重慶每日新增的病例呈現連續下降趨勢。所以,專家的言論迎來不少批評,認為其更是聳人聽聞,製造恐慌。

03

不過,在我看來,專家有他說話的權利,當然想批評他的人也有批評的權利。

誰都能說話,我全力支持。

但相對來講,政府層面則必須更包容一些,而且多聽逆耳之言。唯有如此,才能阻止更糟糕的情況發生。

對於這位專家的話,這次重慶是聽進去且高度謹慎的。

前兩天,央視白巖松連線重慶副市長吳存榮,其中一個問題便提到香港專家的預言一事。

疫情來襲,重慶做過最壞的打算

吳存榮說:

“重慶方面研究了香港專家的預測,不管怎麼說,提高了我們的警惕性,也提醒了我們對疫情形勢的認識,我們也做了最壞的打算,所以促使我們在防控方案做得更周密更細,比如說社區排查,我們採取滾動式排查等。”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政府看到、聽到,且研究了這樣的提醒,一定好過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樣的做法值得堅持。

04

事實上,重慶對未來,尤其經濟方面也需要做最壞的打算。

眾所周知,重慶自2018年來,GDP增速一直處於低谷。2018年,重慶GDP增速跌落至6.0%,為1990年以來29年裡最低位。

疫情來襲,重慶做過最壞的打算

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重慶支柱產業汽車製造業在2018年連續下滑,讓重慶經歷了超級陣痛期。

2019年,重慶觸底反彈,經濟逐步回暖,全年GDP增速力拼到6.3%,十分不易,V字型反轉出現。

可偏偏2020年遭遇疫情全國性擴散,至今很多製造業也無法完全正常復工。據虎嗅報道,由於疫情影響,汽車製造業受到影響很大。

1:屬於製造業的多家車企以及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發出公告,宣佈停工停產或推遲復工時間。


2:真正導致主機廠停工是因為供應商無法正常開工,從而缺少零部件供應而無法生產汽車。


3:某機構預測,工廠長期關停的情況可能持續到3月中旬,從而導致中國汽車產量縮減超過170萬輛,同比下跌32%。


4:車企一旦停工,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同小可。即便在其他環節一切正常的情況下,主機廠流水線暫停半小時,其直接經濟損失可高達幾百萬人民幣,更何況如今不但每天都無法開工,還面臨著由於4S店人流量大幅度下滑而使得銷售也出現問題。一面是人力、設備、租金等成本的大量開支,另一面卻是銷售停滯,已經遭受了行業“寒冬”的車企再次面臨新的挑戰。

而重慶作為汽車製造業重鎮,在本已嚴重下滑的當下,或許還將面臨更嚴重的危機。

這一方面,重慶也當做最壞的打算。此外,此次疫情在重慶經濟低谷期造成的影響,同樣也需做最壞的打算。

可以預見,重慶在經濟面上的反轉還需多年,而觸底反彈期,也是痛定思痛的時期,需要重新審視、組織、審時度勢,能給當前境況給出最優解,同時要瞄準未來機遇,讓經濟的活力呈現出多面性、前瞻性,才能在困難面前有更強的韌性和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