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近一段時間,各地2019年的常住人口數據陸續公佈,一些人口流入的重點地區,因為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備受關注。

最典型的是杭州,2018年其常住人口為980.6萬,2019年順利突破千萬,而全年人口增量高達55.4萬人,比2018年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的數據還高。

另外,廣東日前的統計公報顯示,2019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11521.00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175 萬人。而且,廣東的人口吸引力,還不止體現在2019年。過去近5年來,廣東人口足足增加了797萬人,接近800萬大關,略等於一個合肥市的人口數量。

不過大量的人口流入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層面,城市承載能力是否跟得上呢?過去我們的考察,更多是從人口總量來對比,其實如果將視角變成人口密度,也即每平方千米聚集多少人口,城市間的排位格局又會有很大的區別。

《中國統計年鑑2016》中,統計了全國291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市轄區人口密度。那麼,到底哪些城市很擁擠呢?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先看北上廣深以及重慶、成都等35個一二線重點大城市。在這些城市中,人口密度排在前五的城市,分別是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鄭州和武漢在人口密度上,比一線城市還要高,成為最擁擠的兩個城市。其中,鄭州的市轄區每平方千米聚集了3405.94人,而上海為2275.67人。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讓很多人意外的是,在人口密度排名中,一線城市並不是最擁擠的。上海只能排第3名,近幾年人口大量流入的深圳,只能排第9位,每平方千米的人口為1777.67人,在太原和石家莊後面。廣州則排到了第16位,每平方千米1148.78人。北京更是隻能位居第26名。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在上述35個城市中接近墊底,每平方千米的人口為617.01人,排在第30位。這是因為重慶雖然多達三千萬人口,但面積龐大,主城區外,下轄多個區縣,所以平均下來人口密度會低很多。但主城區的人口密度和擁擠程度,其實還是挺高的。

另一個讓人意外的數據是,從人口密度來看,省會城市並不一定是全省最擁擠的城市。

比如在江蘇省,無錫、徐州、泰州、常州、揚州、南通的人口密度,都要高於南京。而在山東省,臨沂、青島、菏澤、濟寧的人口密度,也要高於濟南。歸總來看,全國總有41個城市的人口密度,比所在的省會城市還要高。

這一次,鄭州、武漢、上海、合肥、成都躋身前五

這種倒掛現象說明,只看人口總量來判斷一個城市的承載力,是有些片面的。因為很多人口集中的城市,它們的全域面積也大,城市的容量比較高,可以裝下足夠多的人口。比如像杭州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是深圳的幾倍,當然它的建成區面積要比深圳小。

另一方面,城市總是處在不斷擴張發展的過程中,在人口流入的同時,建成區的邊界,往往也在不斷地拓寬。比如很多城市都在修建新區新城,這就是擴容的一種方式,一方面它可以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還能夠在中心城區之外,提供新的人口容納平臺。

其實對比國外的東京等大城市,國內哪怕是人口密度較高的鄭州、成都等地,依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正因如此,這些城市近幾年發力搶人,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