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纯真年代》:干净、真诚、用心,八零后童年往事尽收眼底


01

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童年。像《纯真年代》这样的电影,每个时代都有无数,像台湾电影《在那河畔青草青》。只是电影与电影的差别,大概就在于那种干净、真诚与用心的程度。

其实,《纯真年代》作为电影名字,已经被用过无数次,这次是2018年新锐导演韩荣声,其拍摄地在广东梅州的松口古镇上,讲述发生在那里的一代八零后的童年往事。

电影将布景设置在一个小镇、几个家庭、一个学校。看似简单的场景,却最是日常的表达。像极了所有年代的童年,无忧无虑才是最真实的表达。

电影之中的四人组,马晓曦、刘小墩、刘晓明、张小宏。难道没有让你想起你的童年,在那时候,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希冀着明天的太阳,也幻想着成为武林高手,去挽救整个世界,尤其是英雄救美?

而小镇上的二流子,估计每个村,每个镇,都有那么几个,也都有那个年代的时代特色。混迹在录像厅和台球室,索要小孩子的钱,甚至调戏良家妇女。他们似乎是时代的产物,只是那个荷尔蒙没有爆发窗口的漫无目的游荡罢了。

而小镇的女子,有的已经辍学,有的发廊妹也开始春心荡漾,或许希望通过擦边球的方式,赚取另外的金钱。

当一群八零后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时候,注定也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任何娱乐方式,除了那个需要人工摇摆天线的电视,就是下象棋和看小人书了,间或还能来个桃园结义。

童年,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赋予每个人温暖底色,人们总是会在梦中回到童年之中去,在那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皈依。

02

一个温馨的家,必然是爸妈都在的。像马晓曦的家那样,象征着当年八零后大部分孩子的家庭,父母都在,还有爷爷教育自己写字看书,其乐融融,好不惬意。

而有的家长,却已经在外出打工的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留守,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伤痕。那些父母不在家的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存在着亲情的缺失,幸好有玩伴的陪伴,才不觉得空虚寂寞冷吧!

下湾、下河、下水库,这看似无聊的选择中,浸透着每个孩子释放天性的内心。与父母帮忙干农活,难道不是每个我们的过去?

那时候,我们总觉得日子太长,希望自己长大。却不晓得,长大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再回到从前,却已然成为梦幻般的存在。

《纯真年代》,如此干净的画面,如此真诚的描述,如此用心的绘制,其实就在于勾勒一副八零后童年的美丽画卷,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想到自己的点滴,再次来一个昨日重现,这岂不是好事?

03

由点滴构成的全部,有点到的面,最终囊括了整个八零后的童年细节。上课时候的三八线,偷偷看小人书,斑驳的课桌,老师的严肃,朦胧的爱意,这些岂不是每个我们的那时那刻?

《纯真年代》又不是纯粹的纪录片,当马晓曦他们四个人在大树下讨论自己的未来,当电视机里传出的歌曲,那小卖部里的陈设,还有那些赊账的二流子。

每一个小小的画面,都是纯洁而美丽的,没有沾染尘世间的一点杂质。或许,这就是童年,每个八零后的童年,也注定是每个人的童年。

或许,每个人都在想象,生活本真的样子。像电影呈现的这种,难道不就是生活的本真吗?如此原生态展示出属于我们的生活原貌,更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

当每个人都尽力而为地活着,都在展示着属于生命年轮之中最大能量的时候,这难道不就是纯和美吗?或许,最为平凡的生活,最为细微的事情,才是能够传递一个人真诚内心的遗珠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