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萊蕪明清時代名醫,有你們村的嗎?

萊蕪古代名醫眾多,我們今天介紹明清時期幾位有代表性的名醫,他們以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而被人們尊為“神醫”,留下了千古美名。

你不知道的萊蕪明清時代名醫,有你們村的嗎?

1.醫術高超朱包蒙。

朱包蒙,號涵吾,系萊蕪博陽朱氏七世,曾任五個縣縣丞和鎮安縣令的朱紳之四子,其胞兄朱正蒙、朱啟蒙分別為庠生和貢生,朱童蒙為進士,胞弟朱育蒙、朱享蒙分別為材官把總和工部營善所副總。其家庭可謂書香之家、名門望族。

朱包蒙明萬曆四年(1576)四月十三出生於萊蕪羊裡鎮城子縣村,清順治十五年(1658)七月三十正寢壽終,享年83歲,為明代全國名醫。朱包蒙年稍長,便熱衷於醫學,常讀《內經》、《素問》等書,過目不忘。年二十補弟子員,考中邑庠生,適會繼母病,久治不愈,遂從儒就醫,深於《素問》研究,深諳其旨,“迨母痊,因殫醫,不復理舉子業”。成年後,專心於醫,淡泊名利,視錢財為身外之物,“一切茶、灶、筆、床外無復為求田問舍之意,至其坦易”。但對藥餌的泡製、服法,卻是一絲不苟。他說:“一丸一散雖微,關人性命甚重。”實為至理名言,其敬業精神可見一斑。因此,找其方脈看病者車馬不絕,溢路盈門,他不分貴賤親疏,熱心診治。萬曆丙辰年(1616)萊蕪流疫蔓延,朱包蒙走村串戶為百姓精心治療,“賴以全活者,以數千計”。天啟七年(1627),朱包蒙以其三兄朱童蒙的“榆林大捷”功武蔭,被朝廷授予肥城所鎮撫。朱包蒙於崇禎元年(1628)到任,後升任守備,為官清廉,頗有聲望。但他卻淡泊名利,不喜官場生活,每天以泡製藥餌、研習服法為務,“唯研於醫而敬慎”。他“視病立決生死”。朱包蒙辭官歸裡後,寓於城子縣村專事醫藥,精益求精,醫術水平達到了神奇的程度,尤其辨證施治,“醫疾奇中之法,多出人意表之外”,治癒了眾多疑難雜症。

2.自學有成呂忞曾

呂忞曾,字名軒,又字陽冰,別字笠理;號半瓢,又號潛修居士。系萊蕪呂氏三門十八世,兄弟9人,行八,因一生從醫世人多稱呂八先生。清光緒八年(1882)生於大芹村,後遷於鄰村沈家莊久居,卒於1959年農曆六月初六診病途中,終年77歲。其妻亓氏,有子1人,有孫5人。呂忞曾一生從醫,不僅青壯年時期痴迷中醫學,苦讀不輟,直到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勤學不輟。在醫藥界頗負盛名,在群眾中廣為傳誦,聲譽著於一方。抗日戰爭前夕,呂忞曾回到本村沈家莊自營中藥鋪行醫問診,晚年為群眾看病20多年。診病中他對脈訣的運用有獨到之處,可謂精於脈學。在四診中他常以脈診來決定病之吉凶。如有一青年患者,20餘歲,經其診脈,系虛勞夢遺,已成為不治之症。聽其說,眾皆愕然,視患者外表,精神頗好,看不出危病之徵候,不足一月其人便命喪黃泉,可見先生掌握脈學之精髓。他治傷寒病的原則是本傷寒金匱而參以各家之長,在治病中善用傷寒論之烏梅丸,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運用,用驗方而不拘,採時方亦合繩墨。其日記寫道:“近來筋骨病痛,每多熱痺,仿羚夕昇陽散火湯意,擬活血活絡方與之,其效甚捷,而世之名手仍是視為寒溼,以羌、防、蒼、辛、桂、附、雄、烏等藥治之,多服不效,即委以不治,我每與醫界同仁談此情況,多不以為是,再遇此症,仍以柴胡湯治之,其效甚微。”這足以證明先生運用經典著作指導看病,確有其獨到之處。他對疑難病的治療很有效,有些久治不愈的慢性頑症往往經他手除卻,妙手回春。如一外縣人得腸麻症,經9年治療不愈,曾去上海,濟南、青島等城市大醫院就診,均不得要領,聽說呂八先生治病有術,前來求醫,只用人參敗毒散3服即愈,可稱奇蹟。有一少婦患暈厥症久治不愈,請其診治,僅用訶子5斤水煎作茶飲,愈後從不再犯。有人服砒霜一兩有餘,夜請先生治療,只用獨聖散即防風四兩,毒消人安。此類病例不勝枚舉,挽救了眾多疑難病患者的性命。由於他醫術高明而聞名四方,新泰、泰安、蒙陰等地的許多患者亦前來就醫。

3.瘡疾名醫亓佔峰

亓佔峰,字依山,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生於萊蕪葉家莊,青年時的他為方便中草藥就近採集,遂遷居中草藥資源豐富的萊蕪黑峪村定居。亓佔峰聰慧好學,少年時代就跟隨父親務農。有一年,村裡鬧瘟疫,他眼巴巴地見鄉親們一個個被病魔奪去了生命,於是便發誓學醫救人。他學習刻苦,勇於實踐,邊遊山採藥,邊為人治病,足跡遍佈百里十鄉,採集的中草藥按醫書配方加工配製成膏丹,用於患者,尤其對瘡疾有神奇療效。在清嘉慶年間亓姓由勸禮村遷至前黑峪建村之際,亓佔峰也攜妻董氏隨遷而來,在庭院內建置了藥房診屋,尤以醫治瘡疾,求醫者絡繹不絕,門庭若市,經其治療痊癒者無數,名噪鄉里。從此,黑峪“神醫”因亓佔峰而生,黑峪村因亓佔峰而聞名。由於他醫德高尚,醫術獨到,尤以醫治瘡疾頑痾見長,常自備藥物為民醫治,藥到病除,為萊蕪當地及周邊的泰安、博山等地無數百姓患者解除了病痛,被人們稱為神醫。他80歲壽終後,數鄉之人在黑峪村東修建廟宇一座供奉其身像,人稱亓公廟。

4.從遊醫到官醫的張卿雲

張卿雲,名廷文,入仕籍以字卿雲行,又字星符,號稚農。系萊蕪原山張氏十六世,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於萊蕪北文字村,光緒三十年(1904)病卒於廣東公署,終年59歲。張卿雲出身農家,曾遊歷淄川、蒙陰、濟南等地,遍交名士,與此同時,他還愛讀醫書,勇於實踐,掌握了妙手回春的醫術。他遊走鄉間,走村串戶給人治病,卻不收鄉鄰父老的錢,只求人家給他傳名。這一年,他遊醫到了濟南府,恰逢府中一官員之母,因患疑難病症久治不愈,毫無辦法。張卿雲遂被召進府中診治。幾服藥之後,這官員之母的病症竟奇蹟般地好了。該官員千恩萬謝,將其奉若神明。從此,張卿雲這名遊醫名聲大震,成了一位盛傳的“名醫”。事有湊巧,就在張卿雲行醫走紅之時,適逢光緒皇帝的女兒生病,久治不愈,皇宮御醫一籌莫展。於是頒詔天下,廣求名醫。濟南府的這名官員遂將張卿雲推薦於朝。張卿雲“挾(帶著)扁華(扁鵲與華佗)之術入都”,到了皇宮之後,先是詢問了內侍和御醫,弄清公主病情及症狀,然後懸線把脈。憑著自己紮實的醫學功底和行醫經驗,思忖再三,張卿雲斷定公主是因內積不暢,久而成痼疾。於是他就斗膽開出一服劑量大的瀉藥方,讓人按方取藥。公主服藥之後,大瀉兩天,竟然一天天好起來,半月有餘即完全康復。“華胄(貴族後裔)沉痾(重病)應診奏效,朝貴倒屣相迎,名動京師(都城)。”於是龍顏大悅,賜張卿雲為御醫,留在皇宮布政司為皇室成員醫病。入仕的他從此由廷文名更換為張卿雲更響亮的仕籍名了。

5.慈善中醫朱懋巖

朱懋巖,字秀山,系萊蕪博陽朱氏十七世,清光緒三年(1877)生於萊蕪朱家莊村書香世家。朱懋巖行醫50年,行善事不勝枚舉,時人稱讚他是“兩隻回春手,一顆菩薩心”的慈善中醫。朱懋巖診病心細,用藥平正,主張以臟腑辨雜病,兼查氣血痰食;六經診傷寒,細辨寒熱虛實。他說:“人體致病,無非陰陽偏盛或者偏衰,只要使其陰陽平衡,則康復有期。”如“婦人多鬱,氣血遂鬱,生活艱難,脾胃多傷,故疏肝鬱以導氣血,補脾胃以助運化;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氣血未充,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用藥宜輕靈,診治宜細心。”口鎮一婦人分娩五六天後,出現大熱、頭疼,語無倫次、神志錯迷、手舞足蹈等症狀,請醫診治,療效甚微,弄得家人叩頭燒香,終日不寧。無奈,遂慕名前來請朱懋巖為其診治。他診其脈後,對其家人說:“此病系瘀滯生痰,風痰上攻所致。”便用“疏血府逐瘀湯”加防風、膽星、硃砂,以活血、鎮驚、除風、祛痰,引血下行,服五劑遂愈。他在多年的治病實踐中,熟諳陰陽五行學說,依此診治,每獲良效。清朝光緒年間,本村一幼兒,每到子、午二時即神志昏饋、四肢疲軟,手不能拿,腳不能站,時辰一過,病狀即失,如無病之人。初服清心補腎健骨之藥,效果甚微。他察其發病皆在子、午之時,按五行學說,子時屬冬,午時屬夏,乃為陰陽交替、冷熱轉換之際,身虛體弱多在此時發病,須用“小柴胡湯”以解“少陽膽經”之邪,使其陰陽平衡,便讓其服“小柴胡湯”五劑,其病痊癒。

6.被尊為藥王的李常公

李常公,原名李三,清代萊蕪南峪村人,一生生活在望魯山一帶,採周邊山嶺藥草,配望魯山一泓清泉煉丹煎藥,為鄉民義診。他樂善好施,醫術高超,藥到病除,為患者解除病痛,被人們尊稱為藥王。李常公家境貧寒,未進校門,但卻聰慧好學,志向遠大。有一年,當地流行傷寒,很多人得病不治而歿,老百姓天天提心吊膽。村裡為此請來了戲班子唱大戲,希望可以除災避難,然而大戲唱了幾天,疫情不但沒有除去,反而更趨蔓延,更多的人染上了傷寒。李常公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以醫者的仁心妙手挽救眾人的生命。他取荊芥、防風、百部、藿香、蒼朮等草藥熬湯煎藥,親自提著藥罐,到街頭巷尾等人群聚集處輪番噴灑,對前來就診的患者則施處方,藥材為當地遍山皆有的柴胡、黃芩等,患者服之,三服見效,五服痊癒,由此贏得患者稱道:“幾味尋常藥,功效不可量。”他的此番義舉,讓百姓感恩不盡,共同要求他辭去放牛活,專為大家看病。他做長工的主家,願每年以一名長工的薪水賜予,支持李常公從醫。李常公順應百姓要求,欣然受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醫先生。他去世後,當地百姓認為他積德成仙,自願捐資於清同治元年在望魯山腰他煎藥的清泉水邊修建藥王廟以示紀念,後來人們又把清泉建成方池,名曰聖水泉。此水“聖靈”(天然),常有患者服之,水到病除,故前來進香打茶者絡繹不絕,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二為廟會,香客雲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