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義務植樹 護綠增收 助力鄉村振興

巴中新聞網3月12日訊(杜文龍)3月11日,在第42個植樹節來臨之際,通江縣以“大力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組織全縣廣大機關幹部群眾到春在工業園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通江:义务植树 护绿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植樹活動現場

在植樹節活動現場,廣大幹部群眾熱情高漲、幹勁十足,挖坑植樹、揮鍬填土、壓實澆水,道道工序細緻認真、有條不紊,悉心種下一株株綠色樹苗。程曉芳是工業園區內四川一爻良方公司的職工,聽說工業園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後,她主動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

“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是每個公民的應盡義務,參加這種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也美化了我們的園區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了我們的生產生活質量。”程曉芳說。

眾人拾柴火焰高,短短兩個多小時,一棵棵琴絲竹、鳳尾竹、墨竹、楠竹,以及千層金、西府海棠、玉蘭、桂花等樹苗錯落有致、迎風挺立,煥發出勃勃生機。

“植樹造林是我們林業人的責任使命。今天參加義務植樹,就是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是以實際行動教育子女,形成全民植綠愛綠護綠意識。”通江縣林業局職工隆亞瓊說。

通江:义务植树 护绿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燕亭山毛(楠)竹產業園

雙手植下致富樹,人勤山青遍地金。植樹活動只是通江縣實施竹林風景線和竹林景觀區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通江縣文峰鄉文峰村燕亭山毛(楠)竹產業園的基地內,當地群眾搶抓春季造竹有利時機,揮鋤挖土,打窩栽竹,鋪膜澆水,掀起了栽植楠竹的熱潮。

“我們流轉這個田300塊錢一畝,栽這個竹子從育苗到栽苗也有五六千塊錢,”當地村民邢甫菊邊栽竹邊介紹,今年很多計劃外出務工的人受疫情影響選擇了就近務工,他們在公司幹活可以掙一點錢,同時還能照顧家。

據瞭解,燕亭山毛(楠)竹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楠竹生產基地1.1萬畝,楠竹母竹示範園100畝,楠竹育苗基地30畝。目前項目帶動文峰鄉、鐵佛鎮8個村3339戶12274就業致富,幫扶貧困戶613戶1881人實現產業增收。

通江:义务植树 护绿增收 助力乡村振兴

楠竹栽植現場

“燕亭山區域內所有的農民都參與到燕亭山竹子產業基地建設中來,目前已完成了文峰村4000畝楠竹栽植,我們計劃下一步完成印盒寨、谷山包兩個村共計4000畝的楠竹栽植。”通江縣燕亭山楠竹產業園發展負責人吳淵說。

近兩年來,通江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以“一群兩區三帶”竹產業發展格局為主線,在文峰等鄉鎮打造1萬畝的現代竹產業示範基地,在縣城周邊建成一至二條竹林風景線及竹林公園,為推動全縣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旅遊奠定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把竹產業作為全縣主打產業來抓,真正把竹產業做成一個既提升城鄉形象又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產業。”通江縣林業局總工程師鄭章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