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

西安地處中國西北地區、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地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另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曆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未央區:別名暫無,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位於西安城區北郊,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西安市人民政府駐地。區境東至灞河,與灞橋區為鄰;西依漆渠河,與咸陽市秦都區交界;南隔龍首北路,與新城區、蓮湖區毗連;北臨渭水,與高陵區、咸陽市隔河相望;西南部與雁塔區、長安區接壤。

未央區名源自轄區內大漢皇宮未央宮,意為“繁榮興盛,不盡不衰”。

未央區地勢南高北低,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溼潤季風型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境內有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和滻灞生態區。著名的名勝古蹟有秦阿房宮遺址,漢未央宮遺址,唐大明宮遺址等。

總面積262.14平方千米(不含託管區),常住人口77.74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未央區

新城區:別名暫無,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東北部,跨越城牆內外,是西安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東以長樂路的東方廠鐵路專用線與灞橋區為界,南以東大街和永樂路與碑林區接壤,以咸寧路、建工路、康寧路與雁塔區相連,西以北大街與蓮湖區毗鄰,北以啤酒路和龍首北路與未央區為界,是陝西省政府和省市機關的所在地。

新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新城區是省市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古城門戶”之稱。

總面積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2.06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新城區

碑林區:別名暫無,位於西安市中心地帶,位於西安市中心東南部,面積22平方公里,是一個文化教育發達、文物名勝薈萃、科技力量雄厚、市場經濟繁榮的城區。碑林區是西安市城六區之一。因境內有馳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碑林區擁有十分豐富的文物古蹟,其中,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單位的有四處、省級六處、市級一處。

有堪稱中國金石寶庫,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總面積23.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18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碑林區

蓮湖區:別名暫無,位於西安市城區西北部。東以北大街、北關正街、龍首村與新城區接壤,西以西戶鐵路、北以緯二十六街與未央區相連,南以護城河、大環河與碑林區、雁塔區毗鄰。

蓮湖區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起點,建有“絲綢之路”大型雕塑、大唐西市、大唐西市博物館等絲路旅遊景點。古蹟有唐長安城遺址,明、清兩代修建的鼓樓,明城牆,化覺巷清真寺,清代建廣仁寺(俗稱喇嘛寺),楊虎城官邸“止園”。

總面積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67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蓮湖區

灞橋區:別名暫無,位於西安市東部。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與高陵區相望。因境內遺存始建於隋代的古灞橋而得名。

灞橋區內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龍山文化的米家崖遺址和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灞橋區是西安市老工業基地,在經濟轉型發展中,構建起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安滻灞生態區。

總面積3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7.73萬(2018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灞橋區

雁塔區:別名暫無,雁塔區是西安市中心城區內最大的核心區,全省的經濟、文化中心,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南城板塊,因轄區內擁有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大雁塔而得名。

雁塔區是中國中西部領先的經濟強區,中國商業和科教名區,是西部綜合排名第一的市轄區、西安第一大經濟體。

總面積1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5.49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雁塔區

閻良區:別名暫無,西安市閻良區位於古城西安東北部,距市中心50公里,總面積244平方公里。東與渭南市臨渭區接壤、西與咸陽市三原縣毗鄰、北依荊山塬與渭南市富平縣緊鄰、南以清河為界與西安市臨潼區相望,地處渭北地區中心位置。

總面積2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47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閻良區

臨潼區:別名中國御溫泉之都、石榴城,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位於關中平原之東,南接藍田縣,北接閻良區,西北接連咸陽市三原縣,西接高陵區,東接渭南市臨渭區,西南與灞橋區為界。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北京時間”的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就位於臨潼區。

自周秦到漢唐,臨潼一直為京畿之地,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帶。境內歷史遺產眾多,有仰韶文化時期的姜寨遺址,烽火戲諸侯發生地驪山,鴻門宴發生地新豐鎮鴻門堡,中國第一位皇帝的陵寢秦始皇陵;唐玄宗和楊貴妃休憩之地華清池,西安事變發生地兵諫亭。

總面積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8.99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臨潼區

長安區:別名暫無,地處關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嶺,從西和南兩個方向環擁西安市區,山、川、塬皆俱,長安區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區政府韋曲駐地距西安市核心地標鐘樓僅8.7千米。

古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的京畿之地,境內有周代的豐鎬遺址、秦代的阿房宮等十大遺址、有翠華山、五臺山、祥峪山、清華山等八座名山,有興教寺、華嚴寺、香積寺等四十二座寺院,佛教十大宗派的法相宗、淨土宗、華嚴宗、律宗的發祥地均在長安。長安交通方便,鐵路公路連接四面八方;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水源豐沛,地下熱水蘊藏豐富。

總面積158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0213萬(2019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長安區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高陵區:別名關中“白菜心”,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腹地,西安市北部,因境內有奉正塬,塬體高隆,稱塬為陵,故名高陵。建於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地處關中平原,涇河、渭河兩岸。東靠臨潼區,南接未央區、灞橋區,西連咸陽市渭城區、三原縣、涇陽縣,北臨閻良區,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

總面積29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7萬(2017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高陵區

鄠邑區:別名畫鄉,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三個副中心城區之一,距西安主城區18千米,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

鄠邑區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圍棋之鄉。

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86萬(2018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鄠邑區

藍田縣:別名嶢柳城,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華胥的故里,四大名玉之一藍田玉的原產地 。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東南以秦嶺為界,與商洛市洛南縣、商州區、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臨渭區、華州區接壤。

藍田縣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自古據秦楚大道,有“三輔要衝”之稱,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藍田是著名的“玉鄉”,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出土了著名的藍田人等古遺址,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 、被中華民族尊為“始祖母”華胥的故里。境內有淨土宗祖庭悟真寺,第二敦煌水陸庵,天下第一孝山王順山,天下第一名湯湯峪溫泉等風景名勝。

總面積20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5萬人(2018年戶籍總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藍田縣

周至縣:別名暫無,隸屬陝西省西安市,地處關中西部,東依白馬河中心線與鄠邑區為鄰;南依秦嶺主脈與佛坪縣、寧陝縣交界;西有界碑與寶雞市眉縣、太白縣接壤;北憑渭河與武功縣、興平市和楊凌區、寶雞市扶風縣相鄰。

周至域內西南高,東北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有道教文化發祥地、“天下第一福地”樓觀臺 ,《長恨歌》誕生地仙遊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

總面積29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41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西安市各轄區(縣)的別名、總面積、常住人口(參考2018年前後)

西安周至縣

朋友西安各轄區(縣)的別名還有其他叫法嗎?歡迎留言,方便下次完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