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在影視劇《陽光下的法庭》裡有這樣一段獨白:在我心裡,一直有一個做法官的夢,我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司法女神的雕像,那個時候就有一個想法,有一天,我會做一名法官,身披法袍,就像那雕像一樣,一手執利劍,伸張正義,對奸佞之人絕不姑息,一手執天平,維護公平,讓人們在正義面前各得其所。

這個夢想在法科學子中是有普適性的,它指引著一代代法科生飛蛾撲火般奔向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關口”——法院,期望自己能成為學生時代心中那個永懷正義之心、永葆法律信仰的“護法使者”——法官。

今天我們說的“她”,是眾多幸運者中的一個,也是法院執行局為數不多的女執行法官中的一個。都說法院執行工作是一項體力活,因此需要堅韌不拔的“打鐵精神”,但是“她”把“打鐵”的執行工作幹成了精雕細琢的“繡花”活。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這是一本純執行日誌,“她”通過兩次記錄的方式,記錄了“她”辦的每一個執行案件:從收案後對案件執行的突破口、困難、等級評估分析,到結案後對案件結案方式、結案天數的登記,進而寫出自己對案件的思考。每篇日誌都詮釋著她“如履薄冰、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講述著她“心繫公正、情繫民眾”的工作理念。現在,讓我們透過這本執行日誌,感受“她”的執行工作方式和理想信念堅守。

針對執行過程中的工作方式,她說道,“執行工作應傳遞司法溫度,法律、制度應根植於本國國情。”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針對國家公職人員不按期履行法院生效文書,她說道,“為官者當修身為民,食祿者不應與民爭利。首先應慎獨克欲,若個人修為不夠,應紮緊制度的籠子。”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針對被執行人故意製造“下落不明”的假象,她說道,“應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健全查找被執行人行蹤制度。”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針對申請執行人失控的情緒,她說道,“所有的痛苦都是事出有因的,執行人員應有悲天憫人之心。”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針對疫情期間的執行,她說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生活何嘗不是這般,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不會來的春天。


護法使者:執行法官和她的執行日誌


“她”常說,法官是要有氣節和操守的。因此,她始終堅守“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的做人底線。

她是誰?她,就是萬千個愛崗敬業、克己奉公法院人中的一個。她在哪?她,就在你我之間。也因為有無數個“她”,手揮法治利劍、手執正義天平,才以一個個公正的案件推動法治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