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職業危機?

用戶67236050


我係統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供題主和有同樣困惑的職場朋友們參考。

職業危機始終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從危機的預測到應對,既有理論可循又有方法可依。“防火永遠比滅火更重要”,所以預測危機與應對危機相比,預測更重要。做到對職業危機的預測,是避免職業危機的上上策。

然而,現實的職場中,有的危機是很難預測的,而且這類危機一旦發生會直接或間接地給我們所在的行業、職業帶來打擊,比如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爆發,從職場角度看,就屬於很難預測的危機;還有一類危機是可以分析預測的,比如智能時代,互聯網、大數據、AI、區塊鏈、5G等技術給各行業、職業帶來的影響,如果對你衝擊很大的話,那就屬於職業危機,這類職業危機是可以提前預測的。

對於不可預測的危機,從職場角度,應該在順應大趨勢的前提下,做一些應急準備。比如,你可以在完成專職工作之餘,做一些第二、第三職業,既可以創造更多價值增加個人收入,也可以在危機來臨之時,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互聯網時代、智能時代,“不只賺一分錢”成為了職場能力的標誌之一。

對於另外一類可預測的危機,我們應該儘量做好預測,如何做呢?給大家兩個方面的建議,雖說是建議,但從本人20多年的500強企業人才管理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中,總結髮現,這兩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基礎,作用明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也希望你能重視並嘗試踐行,一定會收穫頗豐。

❤第一個方面:培養自己對職業發展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如果你能比較清晰地看清你所從事的職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那麼就很容易預測到其中的危機(微信和機遇)。這個敏感性和洞察力的培養,就是個人思維能力的提升,重點在於對任何問題都要不要居於問題表面,而是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思考。

1、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培養個人洞察力。

養成留意關注國家政策的習慣,特別是與職業發展有關的人才政策、經濟政策等。

比如國家大力支持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同時又大力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那麼技術和創業二者背後蘊藏著哪些對職業的影響呢?有的人看到了,技術的發展必然會取代一些職業,這就是職業的危機,而扶持創業創新就是應對這種危機的途徑。

再深入思考,會發現,國家倡導的創業和創新,並不是直接讓你放棄工作去自己投資當老闆,而是強調,職業人應該更加重視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如果在工作中提高了個人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把崗位的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業來做,就會很好地應對職業危機。

為了更具體地說明這一點,國家又推出了發揚工匠精神的倡議。在此,不妨你用三分鐘時間靜心思考一下,科技技術、創業創新、工匠精神,他們三者還有哪些更深層的含義?以至於國家不斷地在倡導,並從上到下督促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學習實踐。

2、以職業價值觀為準繩,培養個人洞察力。

未來的職場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職業本身,而是職業本身所帶來的價值。你的社會地位、收入都取決於你所從事的職業創造了多少價值。

所以,職業價值觀在強調如何看待職業價值的同時,它更是指導你思維、行動的一條準繩。就如同一個風箏,能不能順利放飛,能飛多高多穩,時刻受到這條職業價值的準繩的助力和制約。

你的職業價值觀是什麼?職業過程中,你贊同什麼?反對什麼?以及你想要什麼?你將來想成為什麼?等等諸多問題,都需要你經常進行反思和詰問自己。慢慢地,你會發現,在不斷地自問、自省、深思和自答的過程中,你的洞察力提升了。

需要注意的是,你在反思職業價值觀的時候,思維的重點要放在“價值”上,而不是“職業”上。很多職場人士總為自己當前的職業本身而焦慮,認為自己的職業與別人的職業相比有很多不如意,甚至也拿來自己的學歷和所學的專業來說事,為自己的擔憂和焦慮找理由。我專門撰寫了一篇關於職業價值反思的文章《從教育部官宣擴招的熱門專業中,如何反思你的職業價值?》,文中我特別舉社區工作者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我,查閱借鑑。

3、以個人成就感為基礎,培養個人洞察力。

洞察力的培養需要日積月累,逐漸在洞察力方面形成的優勢,就是未來職場自身的優勢。

然而,很多人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很難做到持續地、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總是中斷、拖延。持續做一件事需要動力,在這裡,我想說,職場中最好的動力源泉來自於成就感。很多人拿職業興趣作為動力,這就很危險,因為興趣很容易被一次次的挫折所扼殺。

說到成就感,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正是因為我沒有成就感,所以我才感到焦慮和危機的。其實,成就感無處不在,它可以是別人認可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贊......比如我現在回答的,就是題主提出的一個很好的問題,與很多人都有關係。有價值的回答又能給很多人帶來啟發和幫助,這對題主和答主來說都是很好的成就感。或者說,即便你遇到了麻煩和困難,也會在應對處理麻煩和困難時提高自己的抗逆力,麻煩和困難也會讓我們產生成就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把壞事變好事”的道理,或者如同高爾基說“讓暴風雨來得再猛烈些吧!”其中蘊含的骨氣和智慧。

每天都有意識地積累屬於自己的成就感,讓每天都不白白浪費。成就感的力量遠超於興趣的力量,成就感能使你變得越來越堅強,持續奮鬥,告別拖延、焦慮和憂愁。

❤第二個方面:給你一個簡單的模型,教你如何預測職業危機❤

如何預測你的職業危機?我設計了一個模型:三維思考預判模型。關於這個模型,我也專門撰文講解過,在這裡我再次強調,因為它很好用。

第一維度(X軸):從時間的維度看職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

第二維度(Y軸):從空間的維度看職業的層次和地位。

第三維度(Z軸):從人的維度看職業角色和人際關係。

下面我們用這個模型來幫助你進行基本的預判。

首先,把X軸(時間維度,代表昨天、今天和明天)作為分析的背景,時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你在發展,任何事都在發展。近幾年,主要表現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大數據、AI大行其道,當前又有新冠病毒疫情肆虐……

以這個大背景為基礎,推斷未來你所從事的職業將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的判斷必須基於“規律”而不是“經驗”,規律決定趨勢。因為經驗是不穩定的,會隨著時間、空間、人等因素的變化而大相徑庭;而規律則始終保持穩定狀態的。平時你看到一些專家、學者、某領域名人等認可的觀點,都可以作為你參考的“規律”,留意收集這些“規律”,並把他們添加在X軸上。

然後,你再把Y軸(空間維度,代表你的工作層次與地位)與X軸進行結合分析。工作層次分為基層、中層和高層;各層,都要考慮縱向層層之間的關係是偏於緊張還是偏於和諧。基層需要考慮具體執行力;中層既要考慮執行力還要考慮思考力;高層則側重考慮思考力,比如單位經濟狀況對未來的影響等。

接下來,要進行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思考,那就是把Z軸與X軸進行結合分析。Z軸是人的維度,代表你的崗位角色和人際關係。我們知道,只要與人有直接關係的事務,皆複雜,所以你要多思考一些問題。提升系統思維能力的時候來啦!這裡我建議你至少要思考三個問題,第一:你想成為誰?也就是你想要什麼,這在前面的“職業價值觀”中我提到了。職場中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個人職業目標並不明確和具體,結果導致自己的工作稍有動盪和變革就是不小的“危機”。第二:你曾經扮演過哪些職業角色?或者說你曾經擔任過什麼職務?有過哪些擔當?比如,在這次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工作者,他們夠基層了吧,工作也夠簡單吧,甚至很多人瞧不上他們的職業,但是這樣不起眼的崗位擔當可不小,除了醫務和科技人員外,恐怕社區工作者的價值絕對要排前幾位了。所以,是什麼和做了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承擔了什麼創造了什麼,基層崗位也能擔大任,也能創造價值,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職業價值”。第三:你是誰的備胎?這是指你會接誰的班。或者說誰是你的榜樣,你應該向他學習,學習他的模樣,將來要成為他,甚至超越他。這也是我前面說到“職業價值觀”的含義。別瞧不起備胎,他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起決定作用。

通過上述對Z軸的分析後,如果結論是你未來職業的目標比較清晰,你曾經的工作價值也值得稱讚,你現在又有一個偉大的領導帶著你,這樣的話,即便休假在家無事可做,也不會有危機感。反過來說,如果對Z軸的分析結果顯示,你職業目標模糊,過去工作業績平平,上司平庸,對你又不待見……這時你對未來的預感一定是凶多吉少、“危機”叢生。這些“危機”很可能是:會不會被降工資?會不會被調崗?會不會被裁員?裁員後會不會更難找工作?因為同行也在裁員。會不會出現個人經濟危機?會不會……

很好,這時你已經具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識和方法,別急,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番,不要怕“危機”現在蹦出來,因為它肯定比暗箭容易防。

❤友情補充:怎樣有效地應對危機?❤

建議從三個視角去做好危機應對的準備。

第一:心態視角。用樂觀的心態去審視現狀思考未來,積極接納困難或危機的發生,並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一旦困難或危機發生,立刻審視原有的目標是否可行,根據困難現狀,以解決困難為目標修訂行動方案。注意!與積極和樂觀的心態相反的,則是拖延、破罐破摔、得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它們只會給危機增加的囂張氣焰,卻不會給你帶來實質性的動力。

第二:資源視角。任何人的發展,都需要各種人力資源的支持,這些資源需要你提前進行審視、確認、優化和維護。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五個角度去分析你的資源:1、你的親人。在你的父母、親戚。2、你的朋友。在你的朋友圈裡確定一個能真正幫助你的人。3、你的同事,與你平級的。4、你的上司,你的上級管理者。5、你的私人顧問,或者能得到諮詢顧問幫助的渠道,比如在悟空問答裡得到幫助。或者你在網上認識一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當你遇到職業發展困惑時可以尋求他的解答和指導。

利用資源視角做好準備之後,當困難或危機來臨時,你可以迅速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而且還有更為神奇的效果——正是因為你平時注意“發現、禮遇、培養、維護”這些資源,使得你每天的奮鬥都充滿了自信,導致困難或危機往往不敢來侵犯你。

第三:優勢視角。找出你的優勢,充分利用它。世上只有獨一無二的你,每個人的優勢都有不同。這個優勢不單純是指你會什麼技能,你的技能再精專,也有人比你強,甚至你的技能比不過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只有思想品質和行為風範這兩方面的優勢才是真理。

思想品質:就是前面說到的職業價值觀——熱愛你的職業、忠誠於你的職業,當遇到取捨時要想到你的職業和與你職業有關的人,不因外界的干擾而嫌棄他們。比如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並不被他人所尊敬,但是她能做到關愛這個社區,關愛社區中的每一個家庭甚至每一個特殊的人,這種有溫度的職業思想品質是任何高新技術所達不到的,這就是個人優勢。

行為風範:彰顯出你職業行為的仁義風範。自強自立,尊重他人,幫助他人,事事力求雙贏、多贏;時刻讓自己的行為符合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遵循社會的規矩和法則,並積極地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人。這樣的行為風範會被大數據所記錄,日積月累,其優勢價值無與倫比。

總之,假如你不是通過“胡思亂想”分析出來的“危機”,而是通過上面洞察力和這個簡單的預判思維模型得出的結論,那麼,你就要對這個預判結果提高警惕,並做好危機的規避。時刻做好準備,用良好的心態迎接所有可能的職業危機。充分發揮你的優勢,你會找到專職工作之外,適合你創造更多職業價值的機會。這對規避那些不可預測的職業危機更為有效。

(聲明:本文插圖部分來自網絡,如對您的利益帶來損害,請告知本人刪除,並在此先行致歉。)


職場琅琊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66b2360ee0348efa832e2ae1e167b6f\

迪哥打怪獸


避免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有準備,避免職業危機有效辦法是學習並努力,學習新的技術,接受新的觀念,不落伍,時不時要有危機感才會避免真正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