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朋友圈最新離婚藉口,請謹慎觀看

​​距傳說中難得一遇的2020年2月2日,已經過去了37天。

很多情侶計劃當天領證沒成功。

被延誤了終身大事的他們,想必早已等待多時。

不想,民政局真的開門了。

最先踏破門檻的,卻是離婚的“隊伍”。


01

猝不及防的“離婚潮”


2020年3月2日起,西安多個民政局開始上班。


消息一出,碑林區接連兩天離婚預約人數爆滿。

幾乎是同時,雁塔區的離婚預約排到了18日,灞橋區也排到了月底。

“踴躍離婚”的現象,引得工作人員都不由得感嘆:出現了一個“離婚小高峰”。

仔細想想,這種情況早有端倪。

2月4日,我們還普遍宅在家的時候,微博上出現了一個熱搜——#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幹什麼?#

評論區冷不丁冒出一個回答,很快被頂到最高處:

“馬上離婚”。

知乎上的一個問題也分外火爆——為什麼疫情期間很多情侶會分手?

很快吸引了3000多人回答,光是瀏覽次數,就高達1300萬餘次。

按理說,這次“超長假期”,應該是夫妻們難得的“相處蜜月期”。

誰知,相處愈久,急於分道揚鑣的人反而愈多。

原因出在哪裡?

民政局的工作人員透露:

其實,往年的春節過後,也會出現類似的小高峰。


今年只是把這個時間延緩,離婚訴求都被積壓了下來。


換言之,不是疫情期間扎堆離婚,而是這些婚姻,本來就有問題。


疫情,不過是個藉口。


據民政部調查統計,從1987年到2017年,中國的離婚率從0.55‰上升到3.2‰,連續15年上漲。

與居高不下的離婚率相對應的,是逐年降低的結婚率。

從2004-2018年,結婚率從9.6‰,跌至7.3‰,連續15年降低。

儘管離婚的程序越來越複雜,甚至出臺了“冷靜期”的政策。

依舊擋不住分崩離析的戀人們,愈發決絕的態度。

正如《失戀33天》裡所說的那樣:“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覆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

02

怎麼就離婚了?


“都宅在家裡,有什麼好離婚的?”


一段婚姻走向結束,不是一朝一夕間的突然決定。

問題,或許就出現在:都長時間呆在家裡。

平時雖然低頭不見抬頭見,但各自都有工作要忙,而如今,既然“閒著也是閒著”,那不如“新仇舊恨”一起算。

誰洗碗、誰拖地、孩子作業誰輔導;

丈夫嫌棄妻子嘮叨,妻子嫌棄丈夫不夠體貼……

相處的時間變長,細節被放大,矛盾,也隨之被激化。

浙江省人民法院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離婚原因中,的確有34.21%是因為生活瑣事。

疫情像是一面鏡子,把這個事實,直接攤開在我們面前。

以前總是以為,是工作多,應酬忙,沒時間交流這些瑣事。

結果兩個人在家待了一個多月,還是常常相顧無言。

才發現,原來很多問題已經變得無解,不是沒時間說,只是不願意說、懶得說、甚至是沒法說。


有讀者給社長留言:


和丈夫結婚後,她生了個女兒,孩子已經6個月大了,但丈夫從不參與育兒的事情。

“他賺錢,所以他理所應該地覺得帶小孩和他無關。”

丈夫覺得上班辛苦,衣服要她幫忙準備好,就連襪子也要洗好、放好。沒能力照顧小孩,也壓根沒想過照顧一下妻女的丈夫,無數次讓她萌生了離婚的念頭:“快來個小三吧,讓他和我離婚。”


比起喪偶式育兒這樣引起“公憤”的事情,很多情緒,在婚姻裡解決不了,也不那麼容易得到共鳴。


另一位網友,就有苦難言:自己不喜歡毛絨動物,但丈夫婚前就養了,婚後她建議丈夫把小寵物送人,丈夫不願意,還她沒愛心。

忍著。

小寵物沒有做絕育手術,發情期晚上也一直叫個不停。

繼續忍著……

類似的問題不斷積壓,不知道哪一件,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都說決定和一個人走入婚姻前,要先和TA一起旅行。兩個人獨立相處的時間裡,如果生活中有難以解決矛盾和不適,會很快暴露。

而現實是,大多數人,婚後可能都沒空保持長期的單獨相處。


這段時間,給了不少夫妻在家“度蜜月”的時間,也給了看清雙方是否合適的機會。


《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調查報告》中指出,影響婚姻幸福感的九大因素中,溝通、理解的意願和能力位列第一。

疫情帶給人精神上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也讓夫妻間的溝通也變得更加困難,低效。


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人。


即便再相愛,再契合的兩個人,也一定會存在差異。

做到“包容全部”,難。

但能否維繫婚姻,關鍵在於兩人對待差異的態度。

是相互埋怨、互相撕扯著生活,還是積極溝通,尋找平衡點。不同的做法,也牽引著婚姻走上不同的結局。


03

不少人說,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

婚姻裡那些還只是埋下種子的問題,在隔離的日子裡,迅速冒頭髮芽。

但也有的愛情,在這個特殊時期,經受住了考驗。

2020年,這是吳昊和李水玲交往的第4年。

去年5月,他們定下婚期——2020年的正月初六,結婚。

新冠肺炎的突然到來,讓他們花了8個月準備的婚禮,面臨被取消的結局。

他們做了一個決定:不延期,兩個人照樣可以辦婚禮

結婚那天,沒有接親隊,沒有典禮,沒有親朋好友的祝福。

新郎一個人開著車,把新娘接回了家。 新娘說:“我敞開大門就跟他走了。”

坐在丈夫的車裡,一扭頭看到他認真開車的側臉,她感覺很滿足,很幸福。

與婚禮是否風光相比,你在我的身邊這件事情更加重要。


在火神山醫院裡面,一對老夫妻不幸感染新冠肺炎。


一開始,護士給奶奶餵飯,可是奶奶因為太難受,怎麼也吃不下去。


後來87歲的爺爺親自出馬,一邊哄、一邊親手餵飯喂水,奶奶這才願意張嘴吃飯。

“每天晚上起來三四遍,看她被子蓋好沒有。”

老奶奶不舒服的時候,老爺爺還舉著點滴過來哄老伴。


老年人的愛情,反而讓一邊圍觀的年輕人們羨慕的要命。

有讀者說,平時和老公忙著各自的工作。

隔離期間,被迫在家“超長待機”。

做涼皮、蒸蛋糕、陪娃上網課……讓夫妻倆有了更多的溝通和互動。

“結婚3年了,覺得老公最帥的樣子,就是他做飯的時候。”

“在家帶娃真的很累,這才知道老婆好辛苦。”

“誰能想到,一個麵糰,炸出了中年夫妻的感情。”……說到底,婚姻這件事,需要的東西很多:

要有愛、也要尊重;

要會經營、還要掌握好分寸……

可換個角度,也不過是生活裡的那些:

鍋碗瓢盆、柴米油鹽;

雞毛蒜皮、家長裡短。

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執吵架的大有人在;無話可說、一潭死水的婚姻也不少見。但也有人,在這段時間裡,學會和伴侶一起,對抗生活的枯燥和無味。

“一場疫情考驗了多少感情,愛和不愛、互相磨合的程度、共同的愛好和話題,關起門這麼多天,被看得明明白白。”


多一些主動,也多一些包容。


畢竟,婚姻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我們在終身學習如何與另一個人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