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鬼谷子》開始練習打字吧,每天一篇

鬼谷子

捭闔第一


引言

《捭闔》是《鬼谷子》的開篇,是奠定縱橫學說理論基礎的一篇文章。之後《反應》《內建》這五篇的理論全部以此篇作為基礎。“捭闔”的本義是開合。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捭闔之術,也就是開合有道。張弛有度。在本篇中,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事物發展的普通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也是縱橫家遊說的重要說術言略。作為《鬼谷子》的開篇,《捭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成為戰國謀士們遊說諸侯,安生立命的重要法則。

《捭闔》篇說:“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陰也、默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捭闔包含陰陽、進退、開閉、柔剛、大小、高低、賤貴等多方面的含義。本篇關於捭闔之道的論述。有著辯證法的色彩。同時,此篇認為,遊說論辯也需要講效果的藝術性。這種效果,主要靠捭闔來達到,

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遊說諸侯、操縱政治,為人處世的重要策略,同時也是世間萬物運轉的根本。他在此篇中告訴人們,如何合理的駕馭語言,怎麼樣掌握好說話的分寸和尺度。如何左右逢源、處境不亂;想對方同意,先反駁對方,使對方激動後暴露實情。從而使我方能抓住其有理之處而贊同他。抓住他無理之處而反對他。捭闔主要由口來完成,話說得好,捭闔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兵不血刃。

從《鬼谷子》開始練習打字吧,每天一篇

【原文】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之間,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即今,其道一也。

【註釋】

1、粵若稽古:按照一定的規律考察歷史。粵,句首語助詞,表示莊重。若,順。稽,考察。

2、聖人;指道德能力傑出的理想人物。

3、眾生:萬物生靈,這裡值民眾。先:先知先覺,這裡指能夠預測事物發展動向,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人。

4、命物:抓住事物本質,表述事物名稱和性質。

5、門戶:指途徑、道理。

6、籌策:原為古代計算用具,這裡只計算、洞察。

7、朕:徵兆,跡象。即可以觀察到的事物發展徵兆。

8、守司:主持,掌管。

【譯文】

縱觀古今歷史,那些思想道德傑出的人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成為芸芸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觀察陰陽二氣的變化來對事物進行判斷,給它們立一個確定的名號,並能夠知道其生成、發展、滅亡的途徑,洞察萬物的變化發展過程,通曉世人的思維規律,觀察世上事物,人事發生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從古至今遵循的規律都是一樣的。

從《鬼谷子》開始練習打字吧,每天一篇

【解析】

這一段是本篇內容的第一個層次,主要講聖人是大道的體現者,是群眾的引導者,他們最能掌握陰陽開闔之道。

“粵若稽古”,最早出自《尚書 堯典》,是考察歷史經驗的意思。本篇一開篇,鬼谷子就借“粵若稽古”四個字點明瞭《鬼谷子》全書的本義和功用,即一切知識都是經驗,都是總結,都是發展,目的就是使人們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前人積澱下來的智慧,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能做到這一點,就是聖人。鬼谷子所說“聖人”,並非儒家所說的“聖人”,儒家的“聖人”是指人格的最高層次,而是更傾向於老子所說的聖人:指能夠深入領會陰陽之道,掌握自然界華人社會的本質及規律,並善於利益矛盾,從事政治鬥爭的人,但二者又有著明顯的差別,即老子所說的“聖人”掌握“道”的規律,但“無為”,而鬼谷子所說的

“聖人”掌握“道”的規律,“無為”而“有為”

或許正是因為《鬼谷子》一書提倡“有為”,具有強烈的功利性和對人性的深入解刨,因而被許多儒家學者斥之旁門左道之書。其實,《鬼谷子》一書說權謀、說機變、說言辭的目的,都是為了幫助人們如和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尋找、選擇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以及如何使用謀略,得以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正是智慧的本質,所以《鬼谷子》才被譽為是一部奇書,受到自古以來的人們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