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分離背後,小明取得臺灣戶口有多難

王義偉

這是一個真實的、讓人心酸的骨肉分離的故事,發生在臺灣的機場。

有這樣一個兩岸家庭,父親臺灣人,母親大陸人,兩個孩子。母親已經取得臺灣戶籍,姐姐在臺灣出生也有臺灣戶籍,只有老二小明(未知是男是女)因為在大陸出生,戶口落在了大陸,還沒有取得臺灣戶籍。這家人一直在臺灣生活。春節期間,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到大陸省親,返臺時在機場遇到了麻煩。臺灣相關機構說,母親和姐姐有臺灣戶籍,可以入境,小明不可以。

小明的父親心急如焚,四處求救,其中就求到了國民黨籍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那裡。作為議員,羅智強只能發出呼籲和質詢,卻無法提供實質性幫助。這個事情的結局,是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在機場等待了一天一夜之後,小明被迫搭機返回大陸。

這個故事在臺灣社會引起很大的反響,被媒體稱為“小明之亂”。為了平息“小明之亂”,臺灣衛生防疫部門主要官員陳時中親自出馬,在記者會上撂下狠話,“選非臺灣國籍就要承擔!”

陳時中的意思是,自己釀的苦酒,含淚也要嚥下去。誰讓小明當初沒把戶口落在臺灣呢?活該!

戶口凌駕於血緣之上,造成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庭骨肉分離,這其中的是非曲直,筆者就不再討論了。筆者昨天發表的評論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

筆者今天就想說一說,小明為什麼沒有臺灣戶口,他(她)要想取得臺灣戶口有多難。

感謝新黨的侯漢廷先生,他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

根據侯先生的介紹,小明沒有臺灣戶口,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臺灣的有關規定是這樣的。大陸新娘(陸配)在大陸生的孩子,要想取得臺灣戶口,首先必須先在臺灣待滿4年,才能申請長期居留,之後再待滿2年,才能取得臺身分證。而長期居留有名額限制,每年只有300個。

臺灣“陸委會”一位處長說:“依照過去的經驗,可能排隊就要排個6到7年,才能取得居留。而臺灣人如果要收養陸配的親生子女,每年限額更少,只有12個居留名額。”

由於長期居留名額有限,所以很多陸配的孩子只能以“長期探親證”的身份在臺灣生活、就學,排隊領長期居留、2年後再申請身分證。

侯漢廷的說法,有一則新聞可以佐證。

在臺灣方面拒絕所有非臺灣戶籍的陸配和陸配子女入境之後,這些原本在臺灣生活的孩子馬上就面臨開學之後如何學習的問題。根據媒體報道,蔡當局陸配子女返臺政策大轉彎,將使約2000名左右非臺籍陸配子女無法返臺開學。臺“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臺灣將會洽請三所臺商學校,提供遠距教學資源,讓這些陸配子女能在返臺前做好學習的準備,同時有醫療需求問題者,也協請海基會、“健保署”瞭解需求給予必要協助。

每年300個名額,大約需要排隊6到7年,這個數字差不多正好是2000左右。

上述新聞還顯示,這些沒有臺灣戶口的孩子,不但面臨學習問題,還面臨醫療問題。

筆者不知道這個故事的當事人小明小朋友,現在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是拿著“長期探親證”留在臺灣的,還是已經取得了“長期居留證”,還是已經過了長期居留期但還沒有滿兩年,總之,他(她)還沒有拿到臺灣戶口,被臺灣拒之門外。

看起來,小明取得臺灣戶口,還真是挺難的。

現在我們也知道了,臺灣衛生防疫部門官員陳時中暗諷陸配子女沒有戶口活該,是睜眼說瞎話!

“小明之亂”發生後,支持民進黨的臺灣網民不幹了,開始人肉小明,並且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點出了問題的所謂“根源”。

根據這位臺灣網民的調查,小明之所以沒有臺灣戶口,不是不能,而是不願意。因為小明出生在北京,有北京戶口,而北京戶口,比臺灣戶口好多了!

筆者無從判斷北京戶口和臺灣戶口,到底哪個好。但是兩種戶口確實有差別。

北京的戶口是這樣的,夫妻二人只要有一人是北京人,孩子就可以將戶口落在北京。

從這個角度講,北京戶口確實比臺灣戶口好一些。

因為北京的戶口政策不會造成骨肉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