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隴東,位於甘肅省東部,是陝甘寧三省區的交匯處。這片古老的土地是屬黃土高原中心部分,山山水水,溝溝壑壑,無不透露出蒼涼和悠遠,遠古的先民曾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誕生在隴東的一首首激動人心的革命歌曲,正是人們對於開拓和創造的無盡感念。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高樓萬丈平地起,

盤龍臥虎高山頂。

邊區的太陽紅又紅,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

……

革命歌曲《高樓萬丈平地起》就誕生在隴東,歌中真摯的感情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激起人們對毛主席的無限懷念和崇敬。創作出這首歌曲的人,是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農民孫萬福。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孫萬福畫像

1936年,紅軍解放了甘肅環縣曲子鎮。曲子鎮有個劉旗村,就是農民孫萬福所在的村莊。這年,孫萬福已經53歲了。他雖然出身貧苦農家,大字不識,但在鄉里是個大名鼎鼎的能人。孫萬福為人忠厚,口才極佳,善於表達,能夠即興編唱出很多順口溜。每逢春節,性情開朗的他組織社火隊,帶著鄉親們窮樂呵一回。從少年起,孫萬福就是有名的農民歌手。

家鄉來了紅軍,分上了田地,孫萬福心裡很高興。他積極發動群眾,帶頭組織變工隊搞生產。變工隊是當時的農民互助小組,大家相互幫助著一起耕種。孫萬福帶著鄉親們努力生產,支援前線,一年增墾皇帝四百畝,多打糧食六十石,為建設邊區作出了積極貢獻。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毛主席接見孫萬福

1943年,延安召開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毛主席接見了有突出貢獻的十七位勞動英雄,其中就有孫萬福。當時《解放日報》記載了會議上動人一幕:“一位老英雄從椅子上站起來,走近毛主席,用雙手緊緊抱著毛主席的臂膀。他沾著口沫的鬍鬚,因興奮而有些顫抖。他說:大翻身啊!有了吃,有了穿,賬也還了,地也贖回了,牛也有了,這都是你給的。沒有你,我們這些窮漢爬在地上,一輩子站不起來。”

說這話的人是時年六十歲的孫萬福。

就在這次勞動英雄大會上,孫萬福對邊區生活充滿了幸福的憧憬。這種熱烈情緒下,他情動詞發,即興唱出了心中所想。《高樓萬丈平地起》這首歌,正是他在會議現場的迸濺激情中創作出來的。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今日延安

孫萬福的這首歌轟動了延安文藝界。詩人賀敬之對這首歌詞進行了潤色,以後這首民歌從延安唱到了全中國。魯藝的一位同志寫文章誇讚孫萬福:“這個老頭是一個很有詩意的人,他的講話就像詩一樣,簡直是很出色的朗誦……不但個別句子帶有詩意,而且通篇帶有詩的結構和風格的語言……他時常在語言裡用一些成語和比喻,並且用得很恰當。”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環縣鄉村

孫萬福這次延安受獎歸來,勞動之餘繼續創作新歌。他熱情很高,用自己即興創作的歌曲、順口溜和快板,熱情宣傳邊區政府的方針、政策和路線。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在報紙上發表詩歌、順口溜和歌詞二十多篇,而且每一篇還都能被我們找到。1944年的春天,孫萬福為了宣傳和貫徹毛主席關於“所有二流子都要受到改造,參加勞動,變成好人”的號召,熱情配合邊區的宣傳,創作出當時在隴東地區膾炙人口的快板《二流子要轉變》。

二流子,饞又懶,東遊西浪吃洋菸,

把好人吃成瘦人,瘦人吃成病人,

病人吃撐壞人,吃得腿長脖子細,

家裡沒有二畝地。

公家聽著要反對,鄰家罵你沒臉皮,

又沒米,又沒面,

娃娃扯住你的衣。

因此一心要轉變,葫蘆煙燈一起摔。

受獎勵,勤生產,

多開荒地多種田。

1943年,延安表彰勞動英雄,一老漢抱著毛主席臂膀,即興唱一首歌

孫萬福寫的歌詞,變成了一部電視劇的名字

1944年7月13日,環縣下起了暴雨。孫萬福出公差回家途中,涉水過河,不幸被兇猛的洪水捲走。六十一歲的農民孫萬福去世了,噩耗傳到延安,《解放日報》發佈了訃聞,延安魯藝的同志紛紛寫出了紀念的文章。那時,人們毫不吝嗇地稱讚:孫萬福是一個優秀的詩人。轉眼一瞬間,這位農民離開我們已七十多年了,而他留給我們的藝術遺產——《高樓萬丈平地起》,帶著隴東人民的無限熱情,仍是中國革命文藝寶庫中熠熠閃光的藝術珍品。(樊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