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趴趴魚

芭茅溪是澧水的發源地,趴趴魚是本地的一種特色魚類。這種魚個體小,繁殖快,因趴底1而得名。特別適應芭茅溪和五道水等鄉鎮生長。可湯燉,亦可油炸。其營養價值豐富,味道鮮美、香脆,喜愛吃這種趴趴魚的人特別多。當年,當地百姓看到紅軍行軍辛苦,生活困難,紛紛到澧水河裡捉來趴趴魚,用油炸好,送給紅軍食用。油炸後的好處就是有利於紅軍在行軍中長時間攜帶保管又不亂,餓了,可以直接拿來吃。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土家餈粑

糯米洗淨,泡上一個對時後,濾幹後用甑子蒸熟。然後把糯米飯盛在粑槽內用錘打爛,再捏成大小均勻的坨子,壓薄成形,這便是餈粑。待成形的粑陰乾後,泡在罈子裡,十天半月換一次水。這樣,可以放到端午節,經久不壞。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鱔魚下萵菜

慈利縣屬山區地方,溪流眾多,在一些河溪裡常可以捕捉到一些河鮮,讓人一飽口福。鱔魚下萵菜,是將鱔魚片(一定要去刺)先放植物油炒炸炒糯,然後入火鍋,待湯開以後,邊吃鱔魚邊下萵菜,這樣,其味鮮美,也是慈利縣的地方風味菜之一。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醋蘿蔔

慈利縣一些地區,一到寒冬臘月,土家的許多主婦就會將早已準備好了的瓷壇洗淨,往裡面倒些夏日裡自制的剁辣椒,加點切得細碎的蒜或姜,再放入一小匙醋,這樣“醋蘿蔔”的調料就全放齊了。將白蘿蔔切成薄薄的片或細長的條,然後置入瓷壇中,不出半月,一小壇香脆可口的“醋蘿蔔”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們喜酸好辣的一種飲食習性。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燉臘豬蹄

用炒罐燉臘豬蹄,為土家人的席上一珍。臘豬蹄富含膠原蛋白,可增加皮膚彈性,加萵筍清燉,滋潤養顏。燉臘豬蹄,幹而不柴,香而不膩。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土家人在冬季醃製臘肉,家裡宰殺肥豬後,把帶皮的豬肉洗乾淨。用鹽醃製1-2天,鹽要多,把肉醃透,醃製後掛到屋簷下,接受冬季陽光的洗禮,曬1個月到曬乾曬透後,美味的臘肉就可以吃了。在醃製風乾的過程中,豬蹄裡的油脂會慢慢出來,最後豬蹄乾乾的,就剩下純粹的皮和肉了。

酸酢魚

在土家族、苗族同胞中,有一種美食,是獨具地方風味的美味佳餚,這就是鮮為人知的“酸酢魚”。將捕捉到的新鮮小魚,破肚洗淨,裹上米粉(米粉中要放少許食鹽,調勻),然後放進菜壇內,醃撲3至5天,待有酸味以後再挖出來用茶油或其他植物油炸熟,這樣色澤金黃,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酸酢魚” 因為在菜壇里長時間醃漬,且經過食鹽浸漬魚已酢熟,故可以從壇內取出來吃。“酸酢魚”是少數民族同胞待客的名菜,主人家平常都捨不得吃,非客至不食。

吃過湖南張家界這些美味的人都讚不絕口,去張家界一定別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