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理財和買基金的?

北京標婷維生素E


買基金也是一種理財,俗話說得好,“人不理財,財不理你”,這是有道理的具體說財怎麼理,這裡就分享一下我目前的理財方式

我是一個普通打工族,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工資6000左右,還供著房貸,一個人賺錢,養一家人,我發工資的第二天,就會把錢轉入支付寶,目前再做的有定存、基金定投、股票,具體說下:

  • 定存

每個月都會定期轉入支付寶,買入理財產品,我買的是建信養老飛月寶,我選的是定存一個月,雖然利率不是太高,但是總比存銀行好些,一個月的定期,每個月都有錢可以取;

  • 基金定投

基金很多種,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我選擇的是定投,而且是每天,這樣可以分散風險,具體投入金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操作,最少10元,可以每天,也可以每週每月,自己選擇,這樣子堅持長期定投,每年15%左右的收益還是有的,當然了基金也是有風險的;

  • 股票

然後就是股票,股票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我自己是有拿出一小部分來玩股票,首先股票的錢,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活,必須是閒錢,才可以拿出來玩,買股票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和心態,作為一名小散,要端正位置,不要好高騖遠,慢慢去研究才可以,當然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就是目前我實實在在做的理財,總體比放銀行裡強,感覺還可以,但是股票就要注意點,因為風險太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人人都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這樣才能慢慢去積累財富。


小散掘金


關於怎麼理財和買基金這個問題,問得好!

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在能夠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最常見的基本就是買理財和基金了,其他的理財方式非常少,要麼就是風險太大需要耗費非常大的精力。

理財,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買理財產品,買理財產品確實也算是理財的一種方式,適合於一些保守型和穩健型的人,但是理財更多應該理解為資產配置,於是我在日常操作中將基金也列入理財的一種工具。實際上,我個人很少購買短期理財產品,因為覺得收益太低,而且流動性不強。個人主要是通過基金的組合模式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首先是需要設定一下個人的投資收益目標,這就像信託一樣,你必須設定個收益目標,至於能不能達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多大的目標決定了多大了風險敞口,也就是多大比例的錢參與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除了這部分錢,其餘的就放在更為穩健的基金,比如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我個人設定的目標是年化15%左右的收益,是不是有人覺得太低?覺得他一隻股票漲停兩次就等超越這個收益?如果真有人這樣想,那我只能表示呵呵。

請記住,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就保持在20%左右,普通投資者一定要對收益有個理性的認知,不要總想著一夜暴富,那麼也可以一夜變窮。因此,投資理財應該是一個有理有據有節的過程。

設定個目標以後,就可以按照比例分配資金了。對於風險最大的一部分投資,平時只會拿出30%以內的比例,用定投的形式去買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但是這個比較也不是絕對的,在大盤指數深跌的時候可以把投資比例繼續加大,具體的操作要結合大盤指數的位置高度來決定。平時控制在30%以內的定投,有盈利的時候基金定投要及時止盈。遇到大跌的時候結合大盤情況,將放在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的錢贖回來,加大對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定投,實現越跌越買。

多年來我都是用這個方法實現這個收益,這裡只能簡要敘述一下,細節之處的操作可以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文章或諮詢


投資社論


本人生活三線城市,作為一名普通工人階層。結婚三年有小孩,到手工資5300,我是這樣理財的。

工資5300減去生活費,車貸。每月結餘2800。其中1300元銀行定存,剩下1500。由於本人認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目前手中資金比較少,暫時沒錢在股市發展。所以定期定額買基金。其中500元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為1000元。

1.買基金時,我一般看基金的類型。.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收益從高到低。貨幣型基金收益較低保本。收益比較低。不予考慮。股票型基金可以很好的鍛鍊投資能力,為進入股票市場做準備。

2.選擇基金公司,儘可能選擇大型基金公司業績好的,排名靠前的。,看基金經理人的操盤資歷,選股哲學,交易風格和過往業績。

3.觀察上證指數,深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中小板指等.......。我學習了一些風險技術評估,標準差,貝塔係數,夏普指數。 “標準差”愈小、波動風險愈小;“貝塔係數”小於1、風險愈小;“夏普指數”愈高愈好,該指數越高,表示基金在考慮風險因素後的回報情況愈高,對投資愈有利。

4.基金主題。銀行,證券,保險,飲料,鋼鐵。新能源汽車。我選的股票型基金就是新能源類型。我比較看好。

5.基金要長期持有,多觀察多看。在操作中成長。


海梁之念


建議買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投資有以下四點內在優勢:

第一大優勢是便捷。如果分散投資不通過購買指數基金而是自己買一籃子股票,那麼購買這麼多的股票會是一項巨大工程。而購買指數基金,即使只有買100股的資金,也可以買到,同時充分分散風險,輕鬆獲得市場收益。

第二大優勢是低成本。不論是管理成本還是交易成本,指數基金都比主動管理基金低很多,複利比不過復費,低成本才是實實在在的收益。此外,指數基金隨著規模越大,低成本的優勢越明顯,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

第三大優勢是透明,指數基金是標準化產品,並且每天公佈申購贖回清單,任何投資者都可以在公司官網和上交所網站查看公司的投資及運營情況,透明度是非常高的。

第四大優勢是高效。指數基金利用資金的效率是極高的,倉位高達99%以上,所以基本沒有現金拖累問題。這種指數投資方式在牛市當中的優勢非常明顯,因為在牛市當中指數是一定會上漲的,而個股漲跌的不確定性更高、倉位波動頻繁,選擇指數基金進行投資可以有效防止只賺指數不賺錢的現象發生。



大黑熊老師


資產配置,資金大致分為三部分。三成固收類產品,包括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國債等可以保值的產品。五成權益類產品,包括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產品。兩成股票。這是我個人配置,95後,月平均收入4500左右,五線城市。這樣配置下來,每月定期存款去投資,工作一年半下來存了八萬左右,其中8700為投資收益。


啃苞米的苞米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是怎麼理財和買基金的?

我是根據我的收入,然後合理分配比例,分別存餘額寶,銀行,保險,定投基金,少部分股票。

  • 五分之二用於存在餘額寶保障生活消費。每個人都要生活,都有日常消費,所以必須拿出一部分錢用於日常消費。比如各種貸款,出行旅遊,吃喝玩樂等!
  • 五分之一存在銀行以備急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意外情況,此時可能急需用錢,可能是用於救命,可能是額外的其他的等等。這部分錢是必須要儲備的。
  • 剩餘一部分買入保險,現在好多保險都有理財功能,就像定存一樣,這樣不僅報你平安,保證家庭安全,還能讓你的錢增值,挺好的一項投資。
  • 基金與股票。我一般用剩餘的閒錢去定投指數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利用定投微笑曲線,攤低基金成本,穩定盈利。最後用一少部分錢去投資股票,爭取收益最大化,即使賠了,也不會影響我的任何生活情況。

以上是我的理財方式。既能保證生活品質,又能使錢能被合理利用,做到錢生錢。


歡迎轉發,關注,評論!


趙小龍88


理財首要目的是閒置資產增值,不是讓通脹導致手裡的現金縮水!

理財有很多方式,股票投資,買優質基金,買債券,存餘額寶,存銀行,但是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

餘額寶和銀行固然是很低風險的投資,但是收益必然也是很低的,目前餘額寶的年利率不超過3%,銀行也是不超過3%。

而基金投資收益相對會高些,但也是有高風險和低風險的,有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如果你希望高收益,可以購買股票行業類基金,科技類基金,但是基金也會出現浮虧的情況,像2018年幾乎大部分基金都是虧損百分之20以上,而2017年很多基金收益都翻倍了,這就是風險和收益!但如果你手裡的資金並不緊張,即使出現浮虧,只要拿時間換空間,基本都會漲回來的!

而股票投資風險更高,好的情況,一年翻個2到3倍都不是問題,前提是買到好的股票,散戶低吸是不二的致富手段!有句話叫追高毀一生,低吸富三代!而且股票投資心態很重要!沒有股票投資經驗,心態有不好,那麼買股票基本上是給別人送錢的份!

我是專注於股票投資的,多年經驗,瞭解行業邏輯,還有量價理論,心態也還不錯,才能在動盪的股票市場存活!想玩好股票,心態很重要!


老廖跟莊


我身為一名理財師,資產配置是我的強項,我在工作初期,就開始存錢買房子,我的資產裡佔比最重的是房子,如果有能力建議大家首選買房,其他資金我80%做了固定收益理財,其中80%買了信託其他的資金是銀行理財,剩餘20%資金5%買了重疾險,其他15%中股票佔5%基金佔%。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個人情況做合理的配置,但是宗旨是大比例購買固定收益理財,給您一張資產配置圖,僅供參考。



信託日記


我是怎麼理財和買基金的?

我理財很簡單,每月的工資到手後就放入了銀行卡,每月的生活開支留足,剩下的轉入餘額寶,餘額+或者手機銀行App理財,一般是待得資金積攢到1萬多點時,再根據行情轉出整數確定買理財,大都買了支付寶裡的定期理財,手機銀行的定期理財。理財風險以中低為主。

基金類理財也有,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等也有涉及,大都是月定投,打算長期持有的,看好的這類理財,我主要在手機銀行App和支付寶裡購買,操作。都是熟悉的理財類型。


傷心鼠3


95後,女孩子,座標上海,工資剛好過萬,每個月最開心的就是收到工資,然後想著怎麼去分配理財,一般我會把工資的百分之90都轉入餘額寶,百分之40拿去買基金,當然買基金也不是一次性,定投比較合適,設置一定的金額,可按照月投和周投的方式,都可,沒有啥要求,另外百分之20拿去買理財產品,定期半年期,一年期都行,年化率差不多3.5到4.5都有,另外百分之30加上之前剩餘生活費都放在餘額寶,靈活運用餘額寶,可賺取少量的利息的同時,還能抵抗基金下跌風險,基金下跌幅度超過5%一般就可以小加倉一翻,平攤淨值成本!那還有百分之十放在哪裡呢!樓主是放在微信備不時之需,微信現在也是有零錢包可賺取利益,樓主是一分錢都不浪費,都拿去賺取利息了,以上言論僅供參考,不做建議,投資理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