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編者按:疫情漸去,開學愈近。家長和學生們都十分關注入校之後的防疫安全問題。如學校開學後,師生進入校園如何進行體溫檢測?在校上課、就餐、運動等如何確保安全?上學後,若發現體溫異常學生如何進行應急處置?……為此,濰坊各校本著為每一個學生負責的原則,堅持早部署、早行動,紛紛舉行開學疫情防控“實戰”演練,真正做到“真槍實彈”、不走形式過場,確保實現入校前、在校期間、放學後的全流程安全把控,為學生上好學、家長好安心築起一道道“安全牆”。

大眾網·海報新聞3月12日訊(記者武文惠 通訊員李寶珍)3月11日上午9點,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在學校舉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戰演練活動。學校設置了入學晨午檢、錯時上學放學、上下課、發熱咳嗽症狀應急處理等場景,分別進行了動態演練。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中的各崗位人員和部分扮演學生的教師參加了模擬演練。

三道防線,嚴把校門口關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入校測溫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自動測溫

在學校大門外預檢處設置了口罩發放處,為未帶口罩的學生髮放一次性口罩。大門內設置了四條安全通道,一條是快速的智能紅外測溫儀通道,實時監測學生體溫,並將數據記錄在雲端。另外三條是手持紅外測溫儀,作為補充和輔助。每條通道間隔3米以上,學生間隔1米以上,保證了足夠的安全距離。測溫通過後,學生經過通過噴灑有84消毒液地毯,進行足底消毒方可進校。

守護教室,保障課堂安全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教師測溫

每個教室門口有兩個老師,對學生進行二次測溫和登記,體溫正常學生進入教室上課。教室內桌凳擺放按照最大距離間隔,以最大限度保證安全。分年級按照五分鐘的間隔進行錯時下課,避免學生大面積的聚集。下課後值日學生開窗戶通風,每天不少於三次。

突發事件,處置方案完備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體溫異常處置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體溫異常處置

演練模擬了一個班級發現有發燒、咳嗽的學生後,由班主任第一時間向學校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趕到現場處理。一是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先把學生安全護送到隔離室,按照應急方案要求,採取通知家長、向主管部門報告等方式。二是將發燒學生所在班級的學生統一疏散到操場,進行間隔不少於1.5米的安全距離站立,等待進一步的處置。三是對疏散的離開後的教室、本班學生、教師、和護送發燒學生經過的地方由消毒人員進行徹底全面的消毒。

反思總結,完善方案及時

備戰開學“硬核”演練①:濰坊市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體溫異常應對

演練結束後,學校針對應急預案中所規定的項目進行了全面的評估,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詳細細緻的梳理,特別是各崗位的應急反應能力、應急處理流程的熟練程度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同時進一步細化疫情防控的流程,保證開學後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為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切實提高全員疫情防控能力,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次演練,檢驗了學校開學預案和疫情防控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確保了疫情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規範處置,提高了學校應對新冠肺炎的防範和應急處理能力,發現了應急預案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為開學做好了準備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