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编者按:疫情渐去,开学愈近。家长和学生们都十分关注入校之后的防疫安全问题。如学校开学后,师生进入校园如何进行体温检测?在校上课、就餐、运动等如何确保安全?上学后,若发现体温异常学生如何进行应急处置?……为此,潍坊各校本着为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原则,坚持早部署、早行动,纷纷举行开学疫情防控“实战”演练,真正做到“真枪实弹”、不走形式过场,确保实现入校前、在校期间、放学后的全流程安全把控,为学生上好学、家长好安心筑起一道道“安全墙”。

大众网·海报新闻3月12日讯(记者武文惠 通讯员李宝珍)3月11日上午9点,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学校举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战演练活动。学校设置了入学晨午检、错时上学放学、上下课、发热咳嗽症状应急处理等场景,分别进行了动态演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中的各岗位人员和部分扮演学生的教师参加了模拟演练。

三道防线,严把校门口关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入校测温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自动测温

在学校大门外预检处设置了口罩发放处,为未带口罩的学生发放一次性口罩。大门内设置了四条安全通道,一条是快速的智能红外测温仪通道,实时监测学生体温,并将数据记录在云端。另外三条是手持红外测温仪,作为补充和辅助。每条通道间隔3米以上,学生间隔1米以上,保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测温通过后,学生经过通过喷洒有84消毒液地毯,进行足底消毒方可进校。

守护教室,保障课堂安全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教师测温

每个教室门口有两个老师,对学生进行二次测温和登记,体温正常学生进入教室上课。教室内桌凳摆放按照最大距离间隔,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分年级按照五分钟的间隔进行错时下课,避免学生大面积的聚集。下课后值日学生开窗户通风,每天不少于三次。

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完备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体温异常处置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体温异常处置

演练模拟了一个班级发现有发烧、咳嗽的学生后,由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处理。一是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先把学生安全护送到隔离室,按照应急方案要求,采取通知家长、向主管部门报告等方式。二是将发烧学生所在班级的学生统一疏散到操场,进行间隔不少于1.5米的安全距离站立,等待进一步的处置。三是对疏散的离开后的教室、本班学生、教师、和护送发烧学生经过的地方由消毒人员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

反思总结,完善方案及时

备战开学“硬核”演练①: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

体温异常应对

演练结束后,学校针对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细致的梳理,特别是各岗位的应急反应能力、应急处理流程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的流程,保证开学后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切实提高全员疫情防控能力,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学校开学预案和疫情防控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了疫情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处置,提高了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发现了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为开学做好了准备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