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最近我們在山裡,經常挖樹根、挖筍,挖了好幾個好看的樹根,筍就不要說了,自然是一大堆。在各種樹根和竹根交錯的山上,有時候挖筍會挖到樹根,挖樹根也會挖到筍,碰到這種情況,算是意外的驚喜。

所以,標題的這句話,並不是刻意模仿“一個不想當廚子的裁縫絕不是好司機”,故意搞笑一下。而是,事實確實是如此。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我們家對面的山上,原來長著一株很大的板栗樹,空有一副好身體,長得果子一點都不好,板栗沒到豐收的時候就先爛了,並且主要還是爛屁股。可能,反正我們也不會喜歡它,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死了;它是怎麼死的、是什麼時候死的,我們都不知道,就是知道死了。

樹死了,根還在。

這個板栗樹的根,埋在土裡的時間,起碼有二三十年了,看起來還完好如初。我們每次看到這個樹根,都想挖回來做根雕,每次看看現場,想想還是算了;估計,很多人也會跟我們一樣,看一下現場,也就算了,因為樹根紮在平地上,要挖出來,需要費很多的力氣。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最近大家都待在山裡,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找點事做,也好。前天,我們家老三去對面山挖這個樹根了……

在天地自然力量的“雕琢”下,這個樹根其實已經很有型了,對會做根雕的人,看到了,都應該會有挖的衝動。

尤其是當中那個洞,特別有吸引力……

衝動歸衝動,真的行動,還是需要勇氣。

看來,這次老三已經下決心要挖了。

等我過去看的時候,老三已經把樹根挖動了。

有挖樹根經驗的人都知道,樹根會動了,也就差不多了。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板栗樹耐腐爛,主要是主根,根系和表皮沒多久就爛沒了。

像這個樹根,樹杆的直徑大概有五十幾釐米,除了樹心部分爛空了,其他的都還蠻結實,當然根系應該也爛沒了。

我們挖了沒多久,把幾根大一點的根,鋸斷,看看應該是差不多了。在妹夫的加入下,我們仨,準備用兩根撬棍一起撬,看樣子是可以連根一起撬起來了。

在“一二三”的喊聲下,樹根被翻了起來……

“樹根底下有一棵筍,樹根底下有一棵筍……”大家都這麼叫到。

對山裡人來說,樹根中夾著一棵筍,太司空見慣了。不過,看到了這種情況,大家還是不免驚喜一下!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樹根中夾著筍,是活生生的力學現象。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種子的力量”這篇課文,看過“樹根夾著筍”這樣的場景,也就頓時明白什麼是“種子的力量”啦。

筍畢竟沒有長眼睛,經常長錯了地方,比方長在了樹根下、石頭下,一般的情況下,筍都可以把樹根或石頭頂上來……

這是筍的力量,跟障礙物之間的較量,頂不過樹根或石頭,筍就會被慢慢憋壞、變黃,死掉。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看到這個場景,我自然會想起,那個很有名的“竹子定律”來……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釐米。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週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

多少人,沒熬過那三釐米!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朋友圈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一碗心靈雞湯,意思是違背常識。

至於從竹筍到竹子的成長規律,是不是這樣,我也不是很清楚,沒有研究過。

首先,這個描述有問題。

所謂的“用了四年的時間,僅僅長了三釐米”不能說是竹子,應該是竹鞭、或者筍芽,更貼切一點;至於“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三十釐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週的時間,就長到了十五米左右”這段描述,應該是從竹筍到竹子的過程,其實不是所有的筍都能長成竹子,除了有些筍會被人挖掉,有些自然稟賦不好的筍會自己死掉,長不成竹子;至於有些人說“長得這麼快”不可能,還說“長這麼快、竹子不是要長成參天大樹一樣了”

,這就是典型的不懂常識了,竹子是草本,竹筍出土後,只要是能長成竹子的,一個季節就長成了,竹子成型後也就不長了,只是竹纖維的老化而已,竹子不會連續生長。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像我們挖到的這棵竹筍,因為長在這麼大的樹根下,一般情況下,不要說長不成竹子,估計破土而出都有難度,因為壓在它頭上的樹根太大、太硬了。

他們倆把樹根抬回家後,說是挖筍的時候隨便挖了樹根,反正怎麼說都有人信,因為都有可能;其實,真實的情況是——挖樹根的時候挖到了筍。不再現場的家裡其他人,也覺得很震撼,都誇這筍太厲害了。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其實再厲害,作為竹筍如果長不出地面,都白搭;只有長出地面的竹筍,才能經歷“雨後春筍”的生長,春天的雨後,是竹筍生長的黃金時期,到清明節它們就會開始拔節而上,基本就可以直上雲霄了……

竹筍,除了要破土而出,還不能長錯了地方。像這棵筍,被我們挖到了,還可以被我們讚美一下,不然可能就只能在樹根底下抗爭到死。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就算竹筍長成竹子後,因為用途不一樣,價值也大大不同。

話說有兩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槓。

晾衣槓不服氣地問笛子:“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憑什麼我天天日曬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卻價值千金呢?”

笛子回答說:“因為你只捱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做。”

晾衣槓沉默了。

這就是歷練的不同。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向上,是竹筍的本能。

像我們挖到的這棵竹筍,“不能頂翻樹根”只是我的假設,其實不好說;如果我們沒有挖這個樹根,算不得過一段時間會被竹筍頂翻,或者竹筍會從樹根的邊上長出來;為了破土而出,竹筍會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竹筍不管長在什麼環境,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最終都是為了破土而出,長成竹子;竹子儘管成不了棟樑之材,但是它們也有向上的精神;竹筍不管被什麼擋住了,都會勇往向上,用力衝破一切的阻礙!

儘管這棵竹筍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菜,但是對於它向上的精神,只要看到這個樹根,我便會想起來……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挖樹根的時候,竹筍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