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最近,一位父親的朋友圈火遍全網,讀來讓人不覺淚目:


"明天我終於可以見到你了,我日夜思念的孩子,不知道你現在有多高,有多重,是否有了小大人的樣子……


我幻想著和你見面的一天,我應該穿著怎樣的衣服,邁著怎樣的步伐走向你。這些年,爸爸一直在外面漂泊,不知你會不會嫌棄爸爸?不知你是否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過爸爸的身影?


爸爸每天都期盼著與你見面的那一天,可是爸爸又很怕,怕自己沒有準備好去迎接你回家……


兒子,爸爸欠你15年的父愛,請讓爸爸用餘生的時間來好好補償你。15年多了,我終於圓夢了……”


他是誰?為何說要用餘生彌補孩子?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感人肺腑的朋友圈截圖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事情,要從15年前說起。


15年前,申軍良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他是農村人,19歲南下務工,憑著踏實,一步步從基層員工做到高管,妻子還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人生幸福圓滿。


但可怕的噩夢,一夕從天而降。


2005年1月4日,申軍良在公司開會,妻子帶著一歲的兒子在出租屋內,家裡忽然闖進來兩個陌生人,把她迷暈綁住後搶走了孩子。 一個家,就這樣塌了。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小時候的申聰


兒子被搶走後,妻子在內疚自責和悲痛絕望中,患上了精神分裂。


為尋找兒子,申軍良辭掉工作,打印100多萬份尋人啟事,腳步幾乎踏遍全國。


甚至不惜傾家蕩產,打出“懸賞10萬”的公告。


一次次尋找,一次次絕望,但對孩子的深愛,卻讓申軍良和妻子卻從未放棄。


他們將家搬到了便於出行的濟南,靠打零工為生,攢一點錢就上路尋找被搶走的孩子,錢花完了就再幹一段時間,接著出發。


15年,讓一個父親從悲痛青年步入苦澀中年,也讓一個孩子從蹣跚學步長成高大少年,更讓一場艱難異常的尋找,超越任何文字的承載。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為找回兒子,申軍良曾發佈10萬懸賞


這是一位承受失子之痛的父親的執拗,也藏著歲月無法阻斷的深情。


終於,在今年3月4日,警察通知申軍良,他苦苦找了15年的孩子,找到了。


聽到這個好消息後,一直關注此事的眾網友紛紛表達了祝福。


其中有一個網友的回覆,讓人淚目: “漫長的人生裡,我們終會遇上自己心愛之人,也會遇上愛我們的人,只是最後才漸漸明白,這個世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們如生命 。”


父母給孩子的愛,是活一輩子愛一輩子。


即使遭遇磨難與不幸,也會做孩子最大的後盾。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1992年3月20日,南京醫科大學,即將畢業的林芳在回宿舍路上失蹤,校方報案,尋找了三天三夜也毫無消息。


在女兒失蹤的第三個晚上,林芳的母親迷迷糊糊地做了一個夢,看見心愛的女兒,躺在下水道里。


第二天醒來,林芳母親把這個夢告訴了老師。


一天後,失蹤的林芳在學校教學樓天井內的窨井中被找到。她的頭部被鈍器打傷,毫無生命氣息,生前還遭受了侮辱。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這起惡性案件發生後,南京警察曾對校園內1.5萬人進行排查,也曾四處尋找線索,可惜的是,一晃多年,此案仍舊懸而未破,兇手一直逍遙法外。


但林芳的父母,從未放棄過為女兒討回公道。


據一位退休刑警出版的回憶錄裡講述: 每年3月24日,林芳父母都會千里迢迢趕去學校遇害處祭奠女兒,祭奠完畢後,都會去刑偵支隊探聽案件偵破情況。


幾年後,林芳父母已明顯蒼老,互相攙扶著共撐雨傘按例前來詢問,一無所獲走的時候,依然比較平靜,卻難掩臉上寫滿的悲傷與失望……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辦案刑警回憶錄截圖


兩位老人的行為,一直持續到他們年齡變大,身體變差,行動不便。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忘每年打電話詢問,傷害女兒的兇手是否落網。


一晃眼,28年過去,今年2月份,通過DNA比對,終於找到了當年的兇手麻某某。


而此時,林芳的父親,已患病去世多年,風燭殘年的母親,孤獨地等來了遲來的公道。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南京發佈消息,嫌疑人抓獲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當災難與意外,無情的降臨在一個孩子身上時,不啻於在父母胸膛裡插一把尖刀。


南醫大凶殺案告破,對很多網友來說,只是一條閱完即劃過的新聞,但對痛失愛女的林芳父母來說,卻是一道一生都難以過去的坎兒。


時間飛逝,眾人慢慢將慘死的林芳遺忘,年邁的母親卻記得女兒所受的苦難;光陰似箭,世界漸漸抹去林芳曾存在的痕跡,母親卻會永遠把女兒記在心底。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摧毀父母到底有多容易? 匿名回答讀來很是扎心:“看似頂天立地的父母,摧毀起來特別簡單,只要是關於孩子,一句話足以。”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孩子,是父母的軟肋,也是令他們堅強的鎧甲。


武漢疫情爆發時,一位90歲的老奶奶,為了給64歲的兒子等床位,在發熱門診陪患上新冠的兒子整整五天四夜,貼身照顧。


當醫生告訴她這個病傳染,要她離開時,老奶奶卻堅決拒絕了。


沒有床位,老奶奶就在門診部求醫生,看能不能就在醫院打針吃藥觀察;醫院外空蕩蕩的,沒有吃的賣,她就跑去醫院職工食堂詢問,或者向前來親屬請求討要一些。


為了讓孩子活下來,這位高齡的母親,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尊嚴與體面。


她說,我已經90歲了,無所畏懼,只要兒子能康復,別說吃點苦、染個病,把我的命給他都行。


在兒子終於住進病房時,老奶奶還手寫了一張留言條殷殷叮囑道: 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


尋子15年,夢想成真:父母情深,是孩子最大的後盾

▲老奶奶寫給兒子的叮嚀


遺憾的是,兒子並沒有收到老母的關心叮嚀。


當天下午,他就在重症病房過世,這一切,好心的醫生都瞞著歲數已大的老奶奶。 直到近日,老奶奶才得知,其實兒子早已去世。


得知消息的老奶奶,難以接受這個巨大的打擊,病倒了。


《熟年》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是一場旅程,在你背後,始終有兩個人在無條件地支持著你,給你溫暖的退路,堅強的堡壘。他們不是別人,是生養你的父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哪怕孩子長大成年,成了別人的爸媽,在自己父母眼中,也是需要自己保護的、沒長大的孩子。


高亞麟曾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道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好好愛父母,像他們愛你一樣,趁他們還在,趁一切還來得及! 不要讓餘生,都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