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毛澤東鍾愛的古詩詞》


毛澤東是一位極富於詩人氣質的偉大領袖,他的詩詞創作與我國古典詩詞對他的長期浸潤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然而,毛澤東青少年時代並不喜愛詩詞,甚至還偏激地認為“詩賦無用”。1915年毛澤東寫給湖南一師同學湘生的信即是明證。信中說:“梁(啟超)固早惠,觀其自述,亦是先業詞章,後治各科。蓋文學為百學之原,吾前言詩賦無用,實失言也。”從“詩賦無用”到“文學為百學之原”,這是毛澤東對“詩賦”認識的重要轉變。

  當毛澤東認識到詩賦的重要性之後,對我國古典詩詞即達到了酷愛的程度。在湖南一師學習期間,毛澤東熟讀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楚辭》、我國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以及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詞等。1917年他在寫給一位同學的治學體會中說:“百丈之臺,其始則一石耳……學問亦然,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同時,毛澤東開始了舊體詩詞的創作。他的同學羅章龍回憶,在一師讀書期間,毛澤東好寫詩詞,雖不常作,“偶一下筆,卻不同凡響:雄壯、豪放、氣象萬千,朋友們爭相傳誦”。

  毛澤東一生讀過的古典詩詞難以數計。在他圈閱過的古典詩詞書籍上,留下了各種圈畫、評點、批註的痕跡,還留下了數百件古典詩詞手書。他創作的詩詞,明顯地表現出了對古典詩詞的繼承和發展軌跡。

  讀完徐四海教授編著的《毛澤東鍾愛的古詩詞》一書,不僅領略了古典詩詞的大美,而且瞭解到了毛澤東與古典詩詞的許多重要信息和有趣故事。

  在歷代詩歌中,毛澤東尤其喜愛李白、李賀、李商隱的詩。他在圈閱李白《蜀道難》時批道:“此篇有些意思。”1975年,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李白的《蜀道難》寫得很好,有人從思想方面作各種猜測,以便提高評價,其實不必,不要管那些紛紜聚訟。這首詩主要是藝術性很高,誰能寫得有他那樣淋漓盡致呀!他把人帶進祖國壯麗險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帶進神奇優美的神話世界,讓人們彷彿也看到了‘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他的《十六字令三首》中“離天三尺三”句,就是從此詩“連峰去天不盈尺”句化出的。

  毛澤東一生多次圈閱過李白《梁甫吟》詩。20世紀60年代,他還憑記憶默寫過此詩。1972年前後,他在《唐詩別裁》大字本這首詩“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指揮楚漢如旋蓬”兩句旁,用紅鉛筆畫了直線。1973年7月4日,毛澤東還在此詩第16句後續了“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四句詩。他認為此詩中“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指揮楚漢如旋蓬”,是一種“儘想做官”而又不能的、“神氣十足”的、書生式的高傲和空談。因此,只有續上這四句,此詩才“比較完全”。

  毛澤東收藏的四五種李賀詩集,每本都有他的圈畫、批註。他寫信和陳毅談詩,並推薦“李賀詩很值得一讀”。在一則批註中,他稱讚李賀是“英俊天才”,並對他的早夭表示非常惋惜。

  毛澤東能背誦不少李商隱的詩。據史學家周谷城回憶,有一次,毛澤東請他在中南海住處談古論今,一起游泳。興之所至,周隨口背誦了李商隱《馬嵬二首》其二,但最後兩句突然忘記了。正在他思考之際,毛澤東很熟練地接著背了出來。

  1975年,毛澤東與伴讀的北京大學教師蘆荻談論李商隱的《錦瑟》詩。蘆荻說,對這首詩,歷來解說甚多,有人說是寫錦瑟這一樂器的樂音特點的,有人說是寫對女子的愛戀的,有人說是悼亡的,有的說是自況、自傷的,還有的說是詩人總結自己創作體驗的,請教主席是怎麼看的。毛澤東回答:“不要做繁瑣的鑽牛角尖的研究,只要感覺文采非常美,徜徉迷離,給你一種美的享受就行了。這首詩為什麼流傳得這麼久,自有它迷人的魅力。不要整天說它是悼亡還是託言,怎麼說都可以,總之是寄託了作者的一種惆悵。”毛澤東的這一觀點對於閱讀古典詩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毛澤東還非常留心歷代注家對原作品的解釋,並適時寫下閱讀體會。在黃陶庵評本《李長吉集》中,他對《夢天》詩的每一句詩都作了圈點和斷句。在註解一欄,還對該書編者的解釋作了評論:“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齊州二句,妙有千古。”此論甚確。

  毛澤東曾查閱《舊唐書》《全唐詩話》以及其他筆記、詩話中有關賀知章的材料,認為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中的“兒童”應是賀知章的“孫兒女或曾孫女,或第四代兒女,也應當有別戶人家的小孩子”,並批評舊說“兒童”是賀知章兒女“純是臆測,毫無確據”。

  毛澤東是繼承發展舊體詩詞優良傳統的典範。其《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字不改的借用了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句子。“宜將剩勇追窮寇”,則是反用了《孫子兵法》中“窮寇勿追”詞句。《採桑子·重陽》詞開頭一句“人生易老天難老”也是化用“天若有情天亦老”詩意。李詩中直呼漢武帝為“劉郎”,毛澤東對此極為讚賞,認為是破除迷信,振作精神的表現。《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中“一唱雄雞天下白”,是從李賀《致酒行》“雄雞一聲天下白”句子點化而來。《浪淘沙•北戴河》中“蕭瑟秋風今又是”,是化用曹操《觀滄海》中“秋風蕭瑟”詩句。《七律•答友人》中“我欲因之夢寥廓”,是巧妙化用了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我欲因之夢吳越”句。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詞中“截斷巫山雲雨”,是化用李白《清平調三首》其二中“雲雨巫山枉斷腸”句。

  毛澤東很喜歡以古典詩詞交流和交友。1956年,毛澤東乘專車去北戴河開會,當他得知女服務員姚淑賢因隨行而不能赴男友約會時,著急地說:“哎呀,糟糕,攪了你們的好事!”當天晚上,毛澤東對姚淑賢說:“我給你寫個東西,你拿回去交給男朋友,再把失約的原因講給他聽。”毛澤東一邊寫,一邊自得其樂地吟誦,寫好後將詩遞給姚淑賢。毛澤東所寫的是《詩經·靜女》的前四句。

  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在致民主人士章士釗的信中說:“大作(指章士釗著的《柳文指要》)收到,義正詞嚴,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納為盼!投報相反,尚乞諒解。”信中引用的是《詩經·木瓜》第二章的前兩句。

  毛澤東十分注重古典詩詞的“教化”作用。商代遺少伯夷、叔齊在周武王統一天下後,恥食周粟,隱居深山,寧可餓死,也不願為剛剛建立的周王朝出力。此舉歷來被認為是捨生取義的典型,備受後人稱讚。毛澤東對伯夷、叔齊舉止的看法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唐朝的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

  毛澤東長子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犧牲後,他忍受著內心巨大的痛苦,多方關懷兒媳劉松林。1959年,劉松林生了一場大病,8月6日,毛澤東寫信鼓勵她說:“你身體是不是好了些?……‘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是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的幾句詩。你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

  在收錄的每首詩詞下附有毛澤東圈閱、批註、手書和應用紀事以及與詩詞有關的故事,是這本書的最大特點。以上數例,可窺一斑。

  該書體例新穎,特點鮮明,註釋詳細,串講分析則要言不煩。一卷在手,便可瞭解毛澤東的文學取向、文藝思想和詩學觀點,同時對於讀者學習和研究我國古典詩詞,提高詩歌鑑賞能力,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弘揚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值得一讀和收藏。


圖書信息: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毛澤東鍾愛的古詩詞》

作者:徐四海   書號:978-7-5207-1226-2

  內容簡介:

毛澤東從少年青年時代就受到楚湘文化的滋養潤澤,熟讀傳統古典詩詞。他崇敬屈原,抄寫《離騷》,吟誦《楚辭》,背誦《詩經》。毛澤東在閱讀欣賞之餘,還默誦手書了許多詩詞,這些資料,對於讀者研究毛澤東文藝思想彌足珍貴。本書廣泛參考引證,共收錄毛澤東最愛的、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較大、流傳較廣的詩三百餘首首,按詩詞產生的時代順序排列。每首詩(詞)包括作者介紹,詩(詞)正文,毛澤東圈讀、點評、手書或應用情況,註釋,簡要分析五個部分。本書對於讀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承詩詞文化的優良傳統,提高文藝鑑賞能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徐四海,中國高教秘書學會理事,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秘書長,江蘇省語言學會副秘書長,江蘇省中華成語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大學語文研究會理事。出版著作《毛澤東詩詞鑑賞》(兩種)、《毛澤東詩詞書法詩意畫鑑賞》(合著)、《獨領風騷:毛澤東詩詞賞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