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悠悠水磨溝
李凌
去水磨溝風景區是去年十一前夕的一個早晨,烏魯木齊正下了一場大雪,銀裝素裹的景緻為我們出遊增添了許多情趣。
水磨溝風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東山之麓,紅山之尾。車過六道灣往東約20分鐘路程就到了。走進水磨溝風景區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香妃石”。早在乾隆25年,喀什維吾爾姑娘26歲的香妃因家族平叛有功被召進京,途經迪化(烏魯木齊)在溫泉沐浴,留下了“香妃出浴”的美談,“香妃石”因此而得名。
沿著“香妃石”後面的小徑往前走是翰文嶺,這裡的石壁上用各種文體刻滿了古代文人墨客遣戍邊疆遊覽水磨溝後留下的詩詞絕句。如“兩岸人家夾小橋,水邊垂柳入春驕。泉香淨潔溫如玉,活火千年不斷燒。”這首詩的作者是王楠,他給我們展示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綠柳溫水的獨特塞外風景圖畫。這首詩的最後一句看似在寫火,實際是在寫水,寓意著水磨溝河河水源遠流長,永不幹涸。又如紀曉嵐的《烏魯木齊雜詩》:“界破山光一片青,魚暾流水碧泠泠。遊人尚有風沂興,只向將軍借幔亭。”詩人把早晨太陽初出時分的水磨溝的壯美景觀刻畫得入木三分,迎著雪後早晨的明媚陽光,看到同伴陶醉其中的神情,我除了反覆多吟誦幾遍詩人的千古絕唱外,竟然沒有找到比紀公更恰當的語彙來形容水磨溝的秀美景色了。
沿著石壁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一小石潭。“石本頑,樹活則靈。山本靜,水流則動。”碩大的一方巨石因為有了 “香妃出浴”的傳說而具有了靈氣,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為有了天山冰雪融水的滋養而富有了生機,源源不斷的天山冰雪融水滋養了這裡的一方水土,流淌出了這塊風水寶地。
抬眼向遠處的水磨溝河望去,一座碩大的八卦水磨矗立在水磨溝河上,古銅色的大水輪在陽光下栩栩生輝,顯得雄渾氣派。伴隨著激越奔湧的水聲,我似乎聽到了來自遙遠的水磨轉動的聲音。在沃野千里的廣袤大地上,金黃的麥浪隨風送來陣陣麥香,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河流上修建起了座座以水為動力的水磨,在流水的帶動下,發出古樸的木軸轉動聲,潔白的麵粉從磨盤四周淌出來,人們在這裡唱歌跳舞,共慶豐收的喜悅,那是一副多麼古樸而美麗的圖畫啊!
在原路返回的路上,來時並沒有引起我們注意的一副以道路為河界,碩大的石頭棋子置於道路兩旁以空地為棋盤的殘棋再次留住了我們的腳步。我感覺到了設計者的匠心獨運。這副看似無法挪動的死棋,可是卻暗含殘棋的變化無窮,永遠也下不完的深刻寓意。其實它是提醒我們對於自然環境要合理利用,有序開發,風水寶地才會永遠生機勃勃、美麗下去。但願我們不要辜負了設計者的一片苦心。
作者簡介:李凌,系伊寧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新疆作家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理事,伊犁州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和大地一起跳動的鼓聲》、《紫葡萄綠葡萄》,散文詩集《西極》。散文詩、散文作品多次獲獎。散文詩作品多次收入《中國年度散文詩》、《中國年度優秀散文詩》、《中國散文詩精選》等年度選本。現為蘇白傳媒本部總編輯助理。
發稿:蘇白傳媒子公司昆德拉傳媒 新媒體運營專員 楚楚
圖片來源:東方IC、視覺中國、暱圖、微圖、潑辣有圖、攝圖等授權正版圖庫。由於正版圖片庫限制,部分圖片為模擬想象用,並不代表文字特指。部分美女圖片為美化版面,福利欣賞,請勿聯繫文字過多聯想。
選自作者自由郵箱來稿旅遊圖書書稿《那些帶給我感動的風景》
評點:作家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就喜歡裝逼引用詩詞?(蘇白傳媒 昆德拉傳媒負責人 蘇白)
長期徵集各類社會、美食旅遊、影視娛樂、圖書傳媒、歷史軍事、體育足球類自媒體、新媒體稿件,以及相關圖書書稿、影視小說、影視劇本IP。投稿、版權、稿費:蘇白傳媒、昆德拉傳媒 [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 社會經緯縱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