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诗情悠悠水磨沟 新疆乌鲁木齐旅游散文随笔

诗情悠悠水磨沟

李凌

「旅游」诗情悠悠水磨沟 新疆乌鲁木齐旅游散文随笔


去水磨沟风景区是去年十一前夕的一个早晨,乌鲁木齐正下了一场大雪,银装素裹的景致为我们出游增添了许多情趣。

水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山之麓,红山之尾。车过六道湾往东约20分钟路程就到了。走进水磨沟风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香妃石”。早在乾隆25年,喀什维吾尔姑娘26岁的香妃因家族平叛有功被召进京,途经迪化(乌鲁木齐)在温泉沐浴,留下了“香妃出浴”的美谈,“香妃石”因此而得名。

沿着“香妃石”后面的小径往前走是翰文岭,这里的石壁上用各种文体刻满了古代文人墨客遣戍边疆游览水磨沟后留下的诗词绝句。如“两岸人家夹小桥,水边垂柳入春骄。泉香净洁温如玉,活火千年不断烧。”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楠,他给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绿柳温水的独特塞外风景图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看似在写火,实际是在写水,寓意着水磨沟河河水源远流长,永不干涸。又如纪晓岚的《乌鲁木齐杂诗》:“界破山光一片青,鱼暾流水碧泠泠。游人尚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诗人把早晨太阳初出时分的水磨沟的壮美景观刻画得入木三分,迎着雪后早晨的明媚阳光,看到同伴陶醉其中的神情,我除了反复多吟诵几遍诗人的千古绝唱外,竟然没有找到比纪公更恰当的语汇来形容水磨沟的秀美景色了。

「旅游」诗情悠悠水磨沟 新疆乌鲁木齐旅游散文随笔


沿着石壁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一小石潭。“石本顽,树活则灵。山本静,水流则动。”硕大的一方巨石因为有了 “香妃出浴”的传说而具有了灵气,特殊的地理位置因为有了天山冰雪融水的滋养而富有了生机,源源不断的天山冰雪融水滋养了这里的一方水土,流淌出了这块风水宝地。

抬眼向远处的水磨沟河望去,一座硕大的八卦水磨矗立在水磨沟河上,古铜色的大水轮在阳光下栩栩生辉,显得雄浑气派。伴随着激越奔涌的水声,我似乎听到了来自遥远的水磨转动的声音。在沃野千里的广袤大地上,金黄的麦浪随风送来阵阵麦香,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河流上修建起了座座以水为动力的水磨,在流水的带动下,发出古朴的木轴转动声,洁白的面粉从磨盘四周淌出来,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共庆丰收的喜悦,那是一副多么古朴而美丽的图画啊!

「旅游」诗情悠悠水磨沟 新疆乌鲁木齐旅游散文随笔


在原路返回的路上,来时并没有引起我们注意的一副以道路为河界,硕大的石头棋子置于道路两旁以空地为棋盘的残棋再次留住了我们的脚步。我感觉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这副看似无法挪动的死棋,可是却暗含残棋的变化无穷,永远也下不完的深刻寓意。其实它是提醒我们对于自然环境要合理利用,有序开发,风水宝地才会永远生机勃勃、美丽下去。但愿我们不要辜负了设计者的一片苦心。

作者简介:李凌,系伊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伊犁州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紫葡萄绿葡萄》,散文诗集《西极》。散文诗、散文作品多次获奖。散文诗作品多次收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散文诗精选》等年度选本。现为苏白传媒本部总编辑助理。

发稿:苏白传媒子公司昆德拉传媒 新媒体运营专员 楚楚

图片来源:东方IC、视觉中国、昵图、微图、泼辣有图、摄图等授权正版图库。由于正版图片库限制,部分图片为模拟想象用,并不代表文字特指。部分美女图片为美化版面,福利欣赏,请勿联系文字过多联想。

选自作者自由邮箱来稿旅游图书书稿《那些带给我感动的风景》

评点:作家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就喜欢装逼引用诗词?(苏白传媒 昆德拉传媒负责人 苏白)

「旅游」诗情悠悠水磨沟 新疆乌鲁木齐旅游散文随笔


长期征集各类社会、美食旅游、影视娱乐、图书传媒、历史军事、体育足球类自媒体、新媒体稿件,以及相关图书书稿、影视小说、影视剧本IP。投稿、版权、稿费:苏白传媒、昆德拉传媒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