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說起門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每到春節除了貼對聯,門神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是守衛門戶的神靈,可以辟邪、驅鬼、保平安,但是呢,對於門神的真實身份大家可能就沒那麼熟悉了,大家回憶一下,自家請的是哪位或者說哪兩位門神?李夫子猜應該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吧,因為最出名的兩位門神莫過於他們倆了!試想一下,他們都是唐代名將,守護家宅,保平安,確實是非常合適,但是其實最早的門神可不是這兩位,他們的名字你可能聽都沒聽過,今天李夫子就來介紹介紹這“門神家族”的其他成員。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門神的由來


咱們先來說說門神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禮記》記載,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祀門”的活動,也就是拜門神,而且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典禮,只不過當時的門神還不是人,而是老虎!老虎一出場自帶威風霸氣,妖魔鬼怪當然趕緊溜了,從而也就起到了鎮宅保平安的作用。直到漢代,作為門神始祖的“神荼”和“鬱壘”出現了。這兩位是誰呢?“神荼”其實是自然界中自帶辟邪屬性的一種植物,叫“荼草”。而“鬱壘”指的是螺螄,沒錯!就是那個臭臭的螺螄粉裡的螺螄,因為一遇到危險它就縮進殼裡,所以有保宅平安的寓意。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門神的始祖形象


雖說它倆的本體是動植物,但是在神話傳說中,“神荼”和“鬱壘”都被擬人化了,他們變成了武士形象,梳著髮髻、面目猙獰,“神荼”右手持刀於胸前,“鬱壘”左手拿著一把鉞,他們的故事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傳說在東海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山上有一顆盤曲三千里的大桃樹。“神荼”和“鬱壘”就住在這長滿桃木的度朔山下,要說這山,可不是普通的山,山上游蕩著各路妖魔鬼怪,如果有惡鬼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和“鬱壘”負責把他們抓起來,用繩子捆了喂老虎。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所以餓鬼們都非常害怕它們倆。這一頓兇猛操作,夠格當門神了。所以漢代老百姓們每到除夕就用桃木削刻成他們的形象立在門上,“神荼”在左,“鬱壘”在右。後來因為雕刻人形太麻煩,就簡化成在桃木板上寫上它們的名字,然後掛在門上,這就是王安石的《元日》一詩中“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所說的桃符。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唐朝盛行的捉鬼門神“鍾馗”


接下來讓我們請出唐代盛行的捉鬼門神“鍾馗”,關於鍾馗的身世,民間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是唐玄宗時期的人,因為科舉考試失利,自殺身亡,也有人說他是唐朝後期人,因被奸臣盧杞陷害而冤屈致死。但不同的傳說都有個同樣的結局,那就是鍾馗死後託夢給皇帝,說自己願除盡世間妖孽。皇帝醒後,趕忙召見畫聖“吳道子”,讓他按夢中所見畫出一幅鍾馗圖。吳道子不愧是畫聖,畫出一個栩栩如生的鐘馗,他身穿藍袍,滿面鬍鬚,頭髮蓬亂,袒露一臂,腳蹬皮鞋,跟大家認識的鐘馗形象差不離。隨後,皇上作出批示,要把鍾馗圖張貼在宮門上,祛除邪惡。老百姓一看皇上都用鍾馗當門神了,那就趕緊貼上吧,如此一來鍾馗就迅速成為唐代及以後知名度挺高的門神形象。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唐朝以後的天下第一門神


到了宋元明時期,當紅門神又變了,那時候流行的是武將門神。當中最為後世熟知,在民間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唐初開國名將秦瓊秦叔寶,還有尉遲恭,又叫尉遲敬德。在唐代小說變文及宋元話本小說中,都記載了他們的入選門神之路。據說當時唐太宗身患惡疾,晚上總夢見有惡鬼進宮作祟,這時秦瓊、尉遲恭自告奮勇請求晚上身著戎裝、手拿兵器為皇上守衛宮門,那天夜裡太宗果然沒做噩夢了。但天天讓心愛的武將親自守門,皇上也怕他們撐不住啊。於是命令畫工將他們倆身穿戰甲的形象畫下來,掛在宮門兩側。從此再也沒有邪祟來打擾皇上的美夢了。後來吳承恩在《西遊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中還寫了這個故事。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不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這明顯是傳說的故事中,雖然出場人物都是唐朝初期的,但是把秦瓊、尉遲恭作為門神的風俗,卻是出現在唐朝末期以後,雖然出現比較晚,但這兩位門神之後卻長盛不衰,所以,他們還為後人譽為“天下第一門神”。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觀念的變化,秦瓊和尉遲恭的形象配置也不斷髮生變化,在較早的畫像中,他們眉毛濃黑,雙眼帶有殺氣,手持鞭鐧,相貌兇悍。後來他們又逐漸變得溫和可親,造型也越來越豐富,手中所拿兵器也在不斷變化。有的畫中,秦瓊手握長鉞,尉遲恭手持長斧;有的秦瓊雙手持鐧,尉遲恭雙手握鞭;兩人姿勢也有不同,或站、或坐、或騎馬、或行走,總之是各有特色。


今年春節請門神嗎?大家知道第一任門神是誰嗎?居然是兩種植物

門神的不斷演變


再後來門神繼續發展,衍生出了不同的派別,有捉鬼的、祈福的、文臣、武官等不同的分類,不同地區的人們所貼的門神也不一樣,比如源於歷史人物的趙雲和馬超,源於佛教神話的四大天王,源於道教傳說的哼哈二將,源於古典小說的燃燈道人和趙公明等等。至於一共有過多少門神,恐怕已經數不過來了,但是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門神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這種傳統文化也會陪伴我們一直走下去。今年的春節,各位小夥伴別忘了請門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