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遇到過要你具體寫出五年職業規劃的領導嗎,巨大幫助還是挑刺?

伯樂斯坦劉讓飛


這個問題分兩方面回答,一是五年規劃是否可行,二是領導要求是否合理。

首先是五年規劃:

從心理學的角度,五年計劃對大部分人來說有點長,過長的計劃執行起來難度很大,而且中間變數比較多,對於一般人沒有必要;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的角度,3到5年規劃一次是比較合理的,因為職業發展需要積累,需要一定時間的體驗觀察,才能更好的判斷,尤其是一些技術類的工作,5年左右的職業規劃的準確度還是很高的。

然後是領導的要求是否合理:

這個問題要分析領導的初衷,是想幫助你還是想為難你,這個部分其實你是可以感覺出來的,同樣的問題,不同的領導,目的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實在不確定,可以和領導直接溝通,先按領導的意思,做出一個五年職業規劃,再拿著規劃和領導談,聽聽他的意見,還可以讓領導幫你爭取實現目標所需要的資源,比如企業提供的培訓,項目參與的機會等等。


李鑫聊心理


在同一家公司已經工作了12年,如果剛進公司時我的領導能給我提出職業規劃這個概念相信我會一輩子感激他。這個概念其實在大學裡學過也做過規劃但那只是紙上談兵完全沒當一回事。以至於10多年間渾渾噩噩度過,當然一直在迷茫也一直在努力。今年第一次收了徒弟,當了師傅,剛開始帶徒弟時我就跟她提了這個問題,5年的職業規劃,中長期的職業規劃才不至於到了30多歲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時候自己仍然是個小兵。有的崗位如果能看到希望,哪怕起點太低,困難重重,但是堅持下去有了10年以上的經驗自然會得到相應的崗位與相應的報酬。如果這個崗位進去就是個沒有未來的崗,那就及時止損轉投他處。工作中最忌諱仗著年輕不停的騎驢找馬,不停的換工作換崗位,幾年下來那些不如你的人踏實專研可能成為了崗位的中堅力量。但盲目不停換工作最後也迷失方向不知道能幹嗎。工作規劃很重要,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齡算,其實工作的時間也就30年左右,按照規劃前行,適實糾正方向,獲取成功的機會指日可待。


leinati


不知道是讓新人還是老員工。分兩種情況吧。

1、如果新人。那其實不太合理,新人對於公司認知都不清楚,談5年職業規劃那就是在扯淡。

2、如果是老人。老人的話,基層員工就算了,對於他們來說多發點錢比什麼都重要,你跟他談規劃,還不如談點福利的事,他不感興趣。如果是高層,可以讓他們寫寫,畢竟拿的錢多,是要規劃規劃怎麼用?使喚高層也好使喚一點,他們看中這份工作。基層的話,別靠什麼大餅了,還是多來點實際的。搞個員工摜蛋比賽,發個300、500都比這個有效。



聚沙成塔來創業


如果你的領導找你聊你未來五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以下幾種可能性,但總體而言,幫助大於挑刺。


因為如果要挑刺,作為你的領導,可以給你穿小鞋的地方太多了,沒必要還那麼麻煩去問你的五年職業規劃然後再否定你的規劃,挑刺最好的方式一定是找已經存在的過錯,而不是找未來還沒發生的可能性挑刺。


作為一名職業生涯教練,我更希望從正面的角度來看,你領導背後的動機可能有以下幾點:


1. 培養下屬,教練式輔導


如果你是領導確認的重點培養對象,他就很有可能通過了解你的職業規劃,來去判斷你的個人規劃和部門未來的規劃是否一致。

另外,對下屬未來發展的意向先摸一個底,也有助於他判斷你是否是一個有潛力的下屬。

當然如果你的個人規劃跟部門的發展有明顯的偏差的話,如果他是一個好領導的話,會通過教練式輔導的方法,來給你去做職場輔導,或者他幫你去做內部的調崗,調換到更適合你的部門。



2. 通過了解你的職場目標,用你的自驅力來激發你的工作熱情,形成“聯盟”,達到共贏的局面


這是一種相對比較高級的做法。少數有遠見的領導,會通過了解下屬的未來職業規劃,來找到下屬工作的底層動機。然後在未來的部門管理中,通過滿足你底層的動機和職業目標來激發你工作的熱情與動力,從而達到一種新形勢下的僱傭聯盟。

這種聯盟的關係是,你來這裡工作,不是純粹的為了工作,而是為了實現你自己的職業目標。而通過制定你未來的職業規劃,我們來達成一種契約的關係:“在這5年中,我盡力的去幫助你實現你的核心的個人發展目標,而與此同時,為了實現你的個人發展目標,你就要更好的完成現在的工作績效。你不是為公司打工,你是在為你自己打工。” 通過觸發你底層的職業動機,來激發你的自驅力,從而更好的完成部門工作的同時,也實現了你的個人職業目標。


3. 只是例行完成人力資源佈置的部門人才發展工作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領導只是完成人力資源部安排的例行部門人才發展的工作而已。

在一些企業裡面,部門領導是要揹負著部門人才培養與人才發展工作的績效指標的。

瞭解你的未來5年的規劃,可能只是其中他的績效工作之一。


與其糾結於領導的意圖,不如趁這個機會給自己未來職業生涯,做一個深入而全面的規劃和診斷。

問問自己,未來5年後,你想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現有的工作和公司,是否能夠滿足你未來5年的職場發展目標?

5年後的今天你回看自己,你想對自己說什麼話?


最後送給你一句話:

世上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某個寶貴的東西,但能找到的人不多。

即使幸運地找到了,那東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損傷。

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尋找。

因為不這麼做,活著的意義就不復存在。


願你找到你最寶貴的那個東西,我是職場教練艾倫,一個有趣而又有料的職業生涯規劃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職場艾倫說】。




職場艾倫說


我是管理諮詢師,10年來走過上千家企業,對於員工在職場的個人發展有大量的觀察與思考。

希望你認為寫職業規劃是巨大幫助而不是挑刺,因為如果是挑刺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1、目標清晰的人更容易成功。

關於目標和規劃對人的重要性,我們在很多雞湯文中屢見不鮮,但是一般人對於目標的重要性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揹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競爭壓力,我們都知道努力,但是目標不清晰的努力很可能是原地打轉。

不管有多少人說夢想是假的,是洗腦的,我希望你還可以保持這份相信,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2、有目標和規劃的人,他的生活狀態都是不一樣的。

他不會下班後就無所事事的刷手機或是看電視,更不會無聊和孤獨抑鬱,而是可以通過每一天腳踏實地的努力,距離目標越來越近。

 

3、五年規劃其實並不是很長。回想自己20多歲的時候,雖然很努力,但是也覺得好像自己還很年輕,剛步入社會,有大把的時間,但走過之後發現,時間過得太快了,20多歲覺得自己還沒有太多責任和壓力,但是一到30,突然發現如果還沒有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小有積累,還沒有處到合適的對象,就會特別有壓力。而且一旦結婚,很快會成為家庭的支柱,有更多的責任必須面對。

 

我的一位優秀的同事一直很清晰自己的規劃,並且善於抓住職場的機會。在我剛畢業加入公司的時候,他就快速努力晉升為項目經理,在其他項目經理還在為比較高的收入沾沾自喜的時候,他藉助公司內部人才培養的機會,抽出部分時間轉型做講師,鍛煉出了很強的大場授課能力。兩年後公司一位主講老師離開,他自然成了公司的核心講師,所收穫的收入和成長是其他人無法企及的,再後來公司業務轉型後,他出來自己創業,年收入達到一兩百萬。如果沒有目標和規劃,按部就班的工作,即使很努力,也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

 

人生,從來不是一步到位,成功的路,更是從來曲折。

20歲,去做那些讓你可以走得很快的事情,快速學、快速失敗。

30歲,建立一個核心支撐體系,讓自己走得很遠。這個體系包括你的身體、你厚實的家庭基礎和幾個志同道合你可以信任的朋友。  

40歲,找到一個可以讓你淋漓盡致去發揮的舞臺。一個人的才華和一個公司的才華只有在真正被釋放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它的價值。如果這個舞臺是你自己的最好。

 

要求寫五年職業規劃,很可能是領導認為你有培養潛力,即使不是這樣,做五年職業規劃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薪酬股權管理虞健


如果這個是“挑刺”的話,這個“刺”越多越好。

職業規劃本質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越細緻才能越有紮實。不細緻要麼是沒有仔細想過自己的未來,要麼就只是一個模糊概念,難以持久。

1、想要做主自己的未來,就自己規劃好。

這個社會很殘忍,隨波逐流只會越走越低。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才會為了實現目標差距在哪裡、怎麼辦等等。

有個節目分享一個嘉賓,要成為有錢人,方法是通過炒股,但自己是小白,白到當天買的股票還在問別人為啥賣不了。

不過,通過看研報,買書,三番五次找專家(都被專家拉黑幾次),給股市交學費,最終雖然比不過王校長,不過也能維持體面的生活。

2、寫規劃不是為了寫規劃,而是評估自己。

規劃寫不出來,沒想好的時候,就從現在開始好好思考;有個大概的方向,那就找資料研究方向的未來如何

規劃寫不細緻,哪裡不細緻哪裡就是需要研究和提升的領域。

3、是否讓你寫規劃,提現了一個企業的格局。

多少公司只是把你當成工具人?多少公司在疫情之下,裁員之後會感覺好很多?

知名企業一般都會輔導你寫職業規劃,做得好的如杜邦、寶潔等。

我剛入公司沒有人讓我寫規劃,都是自己設計模板,自己寫。

規劃既是方向,讓你時刻提醒自己的未來;

規劃又是手冊,清晰的規劃會讓你跳過很多坑;

規劃更是點檢,執行中的試錯還有拖延都會直觀展示出來。

願你以此為契機,做好自己的規劃,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下崗待業已多年,自給自足自掙錢。

無有領導謀計劃,幫助挑刺不用談。

自己夢想自己追,不怕困難勇往前。




他鄉有夢266


這個你也不要去記恨你的領導,他這麼做也許有他自己的想法,你自己可能沒想過、既然他提出了,你順勢也可以想想、寫一個也沒毛病、也許對你將來也是個激勵!你寫的也許不成熟!計劃麼!可以順勢而改變的,就看以後的發展方向和當時的狀況!好多都是不可違逆的!努力就好!



寶力道影視


講真,如果領導讓你寫五年的職業規劃,我覺得這個領導還是挺有責任心的。一般的領導不會讓下屬深度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對於領導講,下屬保質保量完成交待的工作即可,具體這個員工職業規劃及想法是啥,跟領導無關。但你的領導讓你去寫去思考。如果不是有其他目的,我覺得對你是有幫助的,個人建議,請認真對待,就自己的規劃可以跟領導深度溝通,爭取一些他的建議,畢竟他的經驗更豐富,也許對你未來幾年發展有幫助。


Amanda雪兒


《中庸》講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認為給自己做職業五年規劃,無論領導出於什麼目的,對我們自身而言都是非常有益處。尤其是好的職場規劃會為你帶來很多便捷,對於工作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會明確自己想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才會勇往直前!

如何做好職場規劃,我以我的經歷給大家分享幾點(因為作者提出的問題是領導讓你寫出五年具體規劃,那麼以下觀點僅限於在已經入職的公司裡做出的規劃):

1、明確定位、術業有專攻

在公司內部成為某一方面或業務線的管理崗或技術專家。根據自己的性格與實際工作性質,儘快明確自己的專攻方向,是走管理線還是專家線,一旦明確後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再走彎路。

2、專家OR管理,成為某一領域的主導者

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按照上述的觀點,你可能已經成為公司某個方面的主管或專家,已經從一個“勞力者”轉變為一個“勞心者”,不再拘泥於“二傳手”的角色,主要工作任務就已經是領導某一方面的工作或管理某一領域的技術,無論怎樣,此時你已經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可以逐步參與到公司的決策了。

3、學會“老闆思維”,微觀到宏觀的華麗轉變

經過“中層”的鍛鍊,逐漸以老闆思維從公司整體發展上,去看待、解決日常中的問題。一切問題從寬入窄,從深入淺。此時開始帶團隊、做文化、培育人。真正完成自我的蛻變。

職場生涯是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職業、職務、職位的過程,即職業、職位、職務變動的整個過程。職業生涯不僅僅是職業活動,而且還包括與職業有關的行為和態度、人際關係、與社會交往等綜合內容。同時,也是追求自我、實現價值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規劃好。

只有明確自己的目的、結合好自己的實際、全力去追求定下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插播一句,我最近遇見一個事情。現在全國各行業都在陸續復工,現在政府也在出臺各項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發展。但是這些優惠政策,一定是給予那些積極投入復工生產、做好各項防疫防控的企業。所以,機會和“好事”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