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能斬殺呂布嗎?

吳昆華


我覺得“三英戰呂布”大哥 劉備雖然武功平平 如果換成趙雲的話 未必能夠斬殺呂布,這個取勝和斬殺是兩碼事,下面我就來分析下 為什麼不能斬殺呂布。



“三英戰呂布”一開始是關羽張飛同呂布對打,半途之中 大哥劉備突然參與,三人合力才將呂布趕走“人中呂布 馬中赤兔”呂布號稱“飛將軍”這個人不論是在正式或者演繹中 他都是三國第一猛將,“三英戰呂布”出自《三國演義》第5回: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 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蚶戰呂布,連鬥50回合 不分勝負,雲常見了 把馬一拍 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 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30回合,戰不倒呂布。


劉關張三兄弟 雖然將勉強呂布打敗,但是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呂布名義上是戰敗了 但是三個人打一個 ,畢竟有些勝之不武,如果換做趙雲,或許可以勉強的取勝 但是未必將其斬殺,雖然有傳說一呂二趙,但是趙雲從來沒有正面和呂布有過交戰,劉關張三兄弟 能夠贏得與呂布完全是團隊配合作戰,如果把劉備換成了趙雲 他們未必配合的好,因為劉關張三兄弟 並肩作戰多年 ,劉備的一個眼神, 兩位弟弟都能 心領神會 所以才會配合的天衣無縫,如果是換做趙雲 恐怕沒有這樣的默契。


可以肯定的是呂布的武力在劉關張,趙雲之上。甚至高出許多,他們必須依靠團隊作戰, 才能打敗呂布一個人,趙雲畢竟年紀小點,也沒什麼團隊作戰經驗,有的時候打仗不單單是靠武力的 也得靠智慧和頭腦,就比如說關羽斬殺顏良和文丑 哪一點是靠武力的 如果是靠武力的話 他未必是人家的對手啊,綜上所述, 不一定是趙雲比劉備的功夫高, 就能夠斬殺呂布,趙雲只是一介武夫 他在頭腦上絕不敵劉備。


佳寧姐姐說歷史


關羽,張飛,趙雲三人聯手是否能斬殺呂布呢?首先得看看呂布的三個有利條件,第一,呂布是小說中設定的第一高手;第二,呂布擁有速度迅捷的赤兔馬;第三,呂布有兩次被圍毆的經歷,第一次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第二次是曹操六將圍攻呂布,都全身而退了;再看關羽,張飛,趙雲三人的條件,第一,關羽,張飛,趙雲出場就屬於超一流武將;第二,三人在鼎峰期之時,無人能敵;第三,三人的特點不同,關羽刀法穩重,張飛氣勢如虹,趙雲靈動突擊;所以,各有優勢很難下判斷,主要還是直接從呂布被圍毆的例子來分析吧。

第一次是三英戰呂布,當時呂布氣勢如虹,正追殺公孫瓚,被一旁的張飛接住廝殺了,二人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隨後,關羽上陣,夾擊了三十回合,依然戰不倒呂布,但是已經佔據了微弱的上風了,然後,劉備又殺上來,這才讓呂布敗走《第七回》。第二次是濮陽之戰時,許褚先上陣和呂布交手二十回合平手,曹操聞出一絲不妙的氣息,於是讓典韋夾擊呂布,不知過了多少回合,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都到了,於是一擁而上群毆,呂布敗走《第十二回》。




虎牢關之戰,其實關羽,張飛都是初出茅廬不久,雖然關羽斬殺了接近超一的華雄,但是隻能說明關羽斬殺名將和日後鼎峰的實力基礎,所以二人都不是鼎峰期。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武藝第一的鼎峰呂布,已經進入了極限的狀態了,即便劉備不上場,呂布失敗也是必然的。但是,關鍵就是劉備上場了,他雖然表面是壓垮呂布的最後一根稻草,卻同時也是這場戰鬥的唯一破綻。



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

“遮攔不定”說明呂布的戟法已經散亂,於是急忙對著劉備虛晃一招,就是要分散關,張的注意力,畢竟劉備是大哥兼主公呀。於是,呂布就趁著時間縫隙,盪開陣角,成功逃脫了,不得不說呂布的武藝,戰場敏感度確實是高手中的高手。正是有這一節,劉關張三人不甘心,才拼命追擊,無奈呂布的赤兔馬快呀。因此,假如把劉備換成趙雲,呂布恐怕性命不保,第一,趙雲不是主公,關張未必吃“晃”;第二,趙雲肯定比劉備武藝高多了,更無懼這一虛招。所以,起碼關張夾擊呂布三十回合後,趙雲加入,呂布撐不過三,五回合被陣殺。



可是有朋友會說,難道集合許褚典韋兩夏侯李樂六將難道不如關張趙嗎?呂布能在六將手下逃脫,難道不能從三將的手下逃脫?所以,這就要分析第二場圍毆了。第二場圍毆明顯比起第一場有區別,首先許褚,典韋雖然屬於超一流武將,但是處於末端和關羽,張飛,趙雲還有差距。而兩夏侯,李典,樂進都屬於一流行列,和超一不在同一水平;其次,武藝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事,兩個一流武將一起圍攻不代表他們的武藝就合體了,成了超一,所以他們的本質還是一流的武藝;



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遮攔不住”說明呂布不是戟法亂了,而是六將兵器太多,呂布無從招架。再加上六將基本圍住呂布,卻讓他從容逃脫,至少不用像在虎牢關一樣麻煩,因此許褚,典韋,兩夏侯,李典,樂進不能等同於關羽,張飛,趙雲。

綜上所述,雖然圍毆不一定光彩,但是鼎峰期呂布確實太強了,但是一旦遇到即便非鼎峰的關羽,張飛,趙雲,再強的呂布大概率也不能倖免。


大飛熊騎士


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關羽、張飛、趙雲,能斬殺呂布嗎?



提問沒有設定條件,就是隻換將,主動還是在呂布手裡。呂布如果礙於面子,死戰不退,那不用換成關羽、張飛、趙雲,就老班子,劉備+關羽+張飛,估計就把呂布幹翻了。因為呂布虛刺劉備一戟,劉備防護的同時,堵截敵軍經驗不足、能力欠缺,只知躲閃,忘卻職責,給呂布騰開位置,才使赤兔馬一騎絕塵,載著呂布逃出生天。這對於武藝高強的關羽、張飛、趙雲,簡直小菜一碟,不說躲避虛招,就算呂布已經逃出包圍,以趙雲的箭術,從背後對準赤兔馬屁股一箭,赤兔馬跑得再快,快不過飛箭吧?那生性暴烈的赤兔馬一撩蹶子,或者跪到在地,呂布還不狗🐶吃屎?



關羽、張飛、趙雲隨便誰追上去,任意補一傢伙,呂布早就不用挨繩勒的痛苦了。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雙方交戰的戰場,如果地形十分複雜,呂布熟悉地形的話,呂布的主動還是有很大優勢的。呂布衝開包圍後,關羽、張飛、趙雲要追,赤兔馬的速度,是一個障礙;用箭射,複雜地形可能阻擋視線,給呂布以機會和時間。所以,關羽、張飛、趙雲三戰呂布,能否殺掉呂布,關鍵還是在呂布本身。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呂布、赤兔馬都到暮年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都走背運,輝煌已成昨日黃花,不再那麼風光時,不論關、張、趙,還是劉、關、張,甚至更低層次的將領,都可以輕鬆幹掉呂布。



比如,建安二十四年(219),大約十月間 ,年老羸弱的赤兔馬,馱著同樣老邁喪氣、惶惶不安的關羽,逃亡於鄂西的崇山峻嶺,雖然有幸脫離麥城,暫時擺開吳軍追襲,但缺食少息,終日奔波,最後別說著名猛將,竟被東吳一個名不見經傳,毫無名氣、不入流的將軍馬忠,藉著關羽和赤兔馬威名,大火🔥特火,演繹了三國曆史上最大的窩囊和憋屈。(620)


流譽後


這樣下三爛的打法不要把趙雲扯進來好嗎?堂堂趙子龍什麼時候參加過圍毆?

長坂坡之戰,趙雲在曹軍陣中殺進殺出救出阿斗,折騰了一夜,等雙方筋疲力盡的時候,諸葛亮設下了疑兵之計,張飛一槍未發,跑到長坂橋頭喊了一嗓子,結果功勞全成張飛的了;孫堅好不容易斬殺華雄,結果把賬記到關羽的功勞本上去了;曹操用計,派張遼關羽帶軍把文丑軍衝得七零八落,文丑六神無主,找不到媽的時候,關羽上去三刀砍死了文丑,結果功勞全成了關羽一個人的,張遼白忙活。要是讓趙雲跟關羽張飛圍毆呂布,等趙雲自己把呂布幹趴下的時候,關羽上去補上一刀,功勞豈不是又成了關羽的!



關羽騎赤兔馬100合戰平老將黃忠,說明關羽跟黃忠實力相當;少年趙雲60合戰平文丑,壯年趙雲長坂坡一路保護劉備,曹軍陣中七進七出救出阿斗,那時關羽張飛跑得比兔子還快,漢水之戰實力戰平關羽的黃忠無力突圍,趙雲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老年趙雲力斬韓德五將;明擺著趙雲武力值遠遠超過關羽。白馬之戰,關羽順利斬殺顏良,是因為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張飛四五十合打敗張郃,而趙雲在疲憊不堪的狀態下三十合打敗張郃,明擺著趙雲實力也遠超張飛。



呂布從出場到被斬正值壯年,跟趙雲鼎盛時期相比強不到哪裡去,論突圍能力呂布甚至不如趙雲;論箭法二人旗鼓相當;呂布的方天畫戟爐火純青,趙雲的龍膽亮銀槍也是出神入化;要是趙雲跟呂布單挑,在戰馬相當的情況下,二人基本戰平。

呂布雖然驍勇,畢竟也是個人,而不是神!三英戰呂布,要是換成關羽張飛趙雲圍毆呂布的話,趙雲+張飛戰呂布三十合之內呂布必敗,等呂布被趙雲+張飛組合打敗的時候,關羽只要堵住呂布的去路,上去補上一刀就OK了!


仰望明月754


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合戰呂布,才勉強佔據上風,將其趕跑。如果換成關羽、張飛、趙雲三人戰呂布,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他們三人能斬殺呂布嗎?

個人認為關羽、張飛、趙雲三人不能斬殺呂布,呂布仍然能夠從容應對,最後揚長而去,分析如下。

首先,趙雲雖然比劉備厲害,可是他和關羽、張飛沒有配合。

戰場上,如果是多人出戰,講究的是戰術配合。劉備、關羽和張飛在公元184年桃園結義後,一同和黃巾軍作戰,積累了戰鬥經驗,還磨練了配合。他們三人漸漸養成了聯合作戰的習慣。如劉備一個眼神,關羽和張飛就知道該怎麼辦,是要在左邊,還是去右邊圍追堵截。

這顯然形成了陣法。陣法的威力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加一大於二。這也是為何劉備武功低微,卻敢上前幫助兩個兄弟戰呂布的原因。

而趙雲,就像一個第三者,他和關羽、張飛只是認識而已,沒有並肩作戰過。如果趙雲代替劉備,上陣和關羽、張飛大戰呂布,結局不容樂觀。趙雲個人實力很強,估計最少相當於三個劉備,然而,他和關羽、張飛沒有配合,沒有合計戰陣。因此,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大戰呂布,佔不了多少便宜,不一定比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厲害。

其次,即使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戰敗呂布,也殺不了他。趙雲畢竟是超一流武將,關羽、張飛也是超一流武將,三個超一流武將聯合,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的。雖然呂布單挑最厲害,是單挑中的王者。然而,他還是個人,不是神,人力總有窮盡之時。

面對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強如呂布,也不敢小覷。因此,即使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打敗呂布,想要斬殺是很難的。呂布被打敗,他就會思考後路,怎麼逃跑了 。天下第一高手,想要跑路,憑關羽、張飛、趙雲三人是攔不住的。

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就沒有攔住呂布,被他從容而去。又如濮陽城下,曹營六將圍攻呂布,呂布仍然全身而退。曹營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無論是從人數,還是戰力上,他們六位都遠超關羽、張飛、趙雲三人。

曹操認為他不顧以多取勝,不要臉地派出典韋、許褚等六將圍攻呂布,就是想留下呂布,生擒或斬殺呂布。這六將對呂布形成了全面壓制,如果不出意外,是可能斬殺呂布的。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呂布感覺不敵,騎著赤兔寶馬就消失無影無蹤了。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總結: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大戰呂布,想要勝過呂布,是很難的,至於斬殺呂布,那更加是異想天開,因為呂布的赤兔馬太快了。即使再多的大將圍攻呂布,呂布也沒有生命危險,他在關鍵時刻可以仗著天下第一快的赤兔馬,逃出來。

魁哥說歷史


很遺憾不能!

擊敗和斬殺是兩碼事。

以關羽、張飛、趙雲三人聯手,應該可以擊敗,擊退呂布,但未必能殺死呂布。

為何這麼說?

原著中三英戰呂布時提到,張飛戰呂布時精神抖擻,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然後關羽衝出。

可見,張飛在與呂布爭鬥時已經全力盡出,超水平發揮,但依然是超過五十回合就露出敗象。正因看出敗象,關羽才策馬衝出援手。

原文又道: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所謂“戰不倒呂布”,也就是鬥不敗呂布。不過,我們細品語言,可以發現,作者言下之意是說呂布也鬥不倒關羽、張飛。二人聯手已經能和呂布鬥個旗鼓相當。

大家都知道劉備武藝平平,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為何他一衝上,呂布就不敵呢?就因為他是壓彎天平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備衝出後,原文道: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

呂布遮攔不住,已經是露出敗象無疑。不過,三人合力之下,要想困住呂布也根本不可能。

呂布一眼看出三人中劉備最弱,於是朝劉備虛刺一戟,劉備躲閃,呂布趁勢衝出。

呂布不愧是百戰虎將,十分厲害。劉關張三人聯手連困住呂布都不能,何況是擊殺。

那換成趙雲呢?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和趙雲都是作者十分喜愛的人物。這二人幾乎都是一生無敗績。尤其是趙雲,為何維護趙雲的光輝形象,即便是對陣超一流名將,趙雲也能保持平局。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斬殺的有名有姓的將軍就有二三十人。也與多位超一流武將交手。

比如年少時與壯年文丑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敗;後與許褚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後來一人大戰張郃、徐晃,書中沒有提具體回合,籠統說不分勝敗;老年時與姜維戰平。

單看趙雲的這份戰績那是十分華麗的,除了沒有斬殺超一流武將外,比關羽、張飛都要厲害。

不過,呂布呢?呂布的戰績更是無人能比!

除了三英戰呂布威震諸侯外,曹操降伏呂布時,六將大戰呂布也堪稱三國一絕。具體是哪六員大將?

且看原文:呂布縱馬趕來。炮響處,堤內伏兵盡出:夏侯惇、夏侯淵、許褚、典韋、李典、樂進驟馬殺來。

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拔矢啖睛,是能與關羽大戰不分勝敗的厲害角色,許褚、典韋更不必說,倒拽奔牛,拳打猛虎,堪稱三國無雙大力士。這兩位每一位都能與張飛媲美,甚至猶有過之。可遇上了呂布,不過能抵擋二十個回合!

李典、樂進要差一些,但也是三國第一流武將。

面對六員大將,呂布只能敗走。雖然敗走,可是曹營謀士依然強調:呂布乃猛虎也,今日睏乏,不可少容。

此人建議曹操莫要輕視了呂布,一定要乘勝追擊。於是後來好幾次衝陣,曹操都是派出六員大將。一見呂布,六人就齊齊衝出。呂布無可奈何只能逃跑,最終才被擒拿。

關羽、張飛加上趙雲,也就和夏侯惇、典韋、許褚武力差不多,三人合力可以擊敗呂布,但呂布有赤兔馬,裝備精良,可攻可守。三人若是追擊,一旦落單,反倒有可能被呂布逐一擊殺。

呂布雖然在德行上很差,但在演義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虎將,戰力堪稱無敵,要想殺他,實在很難!

 

 


葉之秋


假設古代作戰陣前單挑是真實存在,那我們可以設想會是怎樣的情形,會是劉關張三個人圍繞呂布走馬燈式的旋轉嗎?關劈一刀,張戳一矛,呂架開刀,趕緊扭頭磕開張的矛,萬一磕不開兵器掛在了一起,這時劉備跑過來雙股劍左肋戳一下,右肋插一下,一百個呂布也被整死了。古人早就說雙拳難敵四手,所以真實的場景不會是這樣的,應該是游擊戰。呂布不會死站在那讓你三個圍著打,他應該撒馬奔跑。張飛馬截住他,兩馬相交咣咣幹兩下,打的張飛一栽歪,馬一錯跑過去了。關羽又截住,一刀劈下開,呂布又當一下架開。呂布兩米二,極強壯,拎紀靈如拎童稚,張飛一米八八,雖猛但力氣還是虧欠,關羽兩米一二,亦強壯,和呂布對砍不會吃虧太多。這樣跑起來打,呂布不怕,反正這一回合打關羽還是打張飛,都不吃虧,打一二百回合也沒事。呂布怕的是被纏住,假如關羽刀掛住呂布的戟,兩人較勁力氣差不多,僵持住了,那邊張飛圈馬回來,平端蛇矛嚎叫著衝過來,呂布就嚇死了,只能敗逃。劉備一看,我得堵住他,堵不住延遲一下他逃跑的速度也是好的,讓二弟三弟能追得上。哪知一米七五的劉備剛亮開雙股劍,人家呂布迎面一戟揮來,就如泰山壓頂一般,根本招架不了,還好身段靈活躲開了。關張馬到時,人家跑開很遠了,追也追不上,氣得三爺只能跳腳大罵,順便埋怨幾句大哥你真是沒用!後來隊伍裡有了趙子龍,也是強壯猛摯,功夫也讓二爺三爺佩服得緊,三爺就設想虎牢關那天,要是大哥換成子龍,必能攔住呂布那廝。只要遲滯他片刻,二哥的大砍刀就到,隨後老張丈八蛇矛一準搠他幾個窟窿。說千道萬,就是這豬隊友的大哥沒用,便宜你個三姓家奴!


季風言


以三國演義為標準,劉備如果換上趙雲,呂布必死。正史中,劉關張任意一人可能都擊敗呂布,因此不作為參考。

巔峰期呂布基本戰平非巔峰期關張

三英戰呂布時,呂布處在武力巔峰期,而關張仍處在成長期,此時關張聯手就可以戰平呂布。

先來看原著,三國演義第五回對三英戰呂布有詳細描述:

1、原著: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分析:看到此處很多人認為張飛可以在50回合內打平呂布,其實是一種誤解,這只是作者為了美化張飛的曲筆。

2、原著: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假設張飛能一直打平呂布,關羽沒必要急著上,而且關羽實力與張飛基本相當甚至略高,他上場後,兩人聯手30回合都戰不倒呂布,可見,前述張飛單挑呂布時,實際上已經是明顯落入下風了。

分析:這裡作者的提法是戰不倒呂布,這是很明顯的傾向性,說明武力超絕頂級別的呂布,在同時面對兩名絕頂高手時,壓力較大,甚至有些落入下風了。

3、原著: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分析:劉備上場後,呂布明顯已經打不過三人,所以作者才會提到呂布“架隔遮攔不定”(指的是招架不住,也就是打不過)、“飛馬便回”。

可見,呂布實力=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呂布不逃,堅持不了幾回合就要戰敗。

關張趙聯手可以碾壓呂布

如果說關羽、張飛、趙雲三人是絕頂高手,那麼劉備要低兩個檔次(中間有準絕頂),大概處在超一流水平,而且是超一流(弱)。

如果關張是絕頂(中),趙雲至少是絕頂(強),實力要強於關羽、張飛中任何一人。

而且,關羽、張飛兩人均是力量型英雄,呂布也是力量型英雄,趙雲則是敏捷型英雄,如果關張趙聯手對戰呂布,關張二人抗住呂布時,呂布肯定已落入下風,趙雲只論槍法堪稱三國第一,如果他再上場可以輕鬆取呂布的性命。


散仙讀史



三英戰呂布,如果換成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夾擊呂布,恐怕呂布會在一兩合之內,被殺的毫無招架之力。不過逃命的話,應該還是有希望的,畢竟呂布也不傻,知道打不過,立馬就會開溜。

——想擊敗呂布不難

三英戰呂布的時候,關羽、張飛兩人已經能打平呂布。在加入一個武力平平的劉備之後,很快就打破了這一平衡。呂布被殺得架隔遮攔不定,倉惶拔馬奔逃。

如今換作趙雲。武力值遠超劉備,甚至是兩個劉備,三個劉備。顯然呂布會敗得更快,而且文中的“架隔遮攔不定”,應該改為“毫無招架之力”。

不過斬殺呂布很難……

畢竟在呂布濮陽戰六將的時候,這六將的綜合實力,同樣對呂布形成了碾壓的態勢。結果呂布見勢不對,略微應酬了兩招,拔赤兔寶馬就消失無影無蹤了。

況且關羽、張飛、趙雲三人的綜合實力,未必就強過曹魏的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人。



典韋、許褚兩人,與蜀漢關羽、張飛相比,基本在伯仲之間,即便有微小的差距,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

趙雲一人,相比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四人,肯定是佔不到優勢的。他在一對多的打鬥中,最精彩的一次,應該是穰山之戰。


劉備被張遼擋住,趙子龍截住張遼廝殺。後方于禁加入夾攻趙雲。劉備見狀,也驟馬提劍助陣。之後李典也來,劉備見敵方三人,於是單馬逃生。

趙子龍一人擋住張遼、于禁、李典三人,最終全身而退。之後再度救主,一槍刺死高覽,十餘合擊敗張郃。原文如下:

鏖戰之間,張遼忽至,與趙雲相戰。背後于禁趕到,玄德助戰。肋落中,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便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山深僻路,單馬逃生。——參考,“演義”羅本

劉備撤退之後,文中雖然沒有描寫趙子龍與張遼等人的打鬥情況。但特意說到了劉備“單馬逃生”。說明劉備撤退之後,趙子龍仍然在與張遼等人廝殺。而且是一個人擋住了張遼、李典、于禁三人。


不過趙子龍武藝雖高,也僅僅只能短時間擋住張遼、于禁、李典三人,不能夠致勝。如今的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四人,綜合實力應該是強於趙雲的。

也就是說。濮陽六將的綜合實力大於關羽、張飛、趙雲三將。

所以呂布還是可以仗著赤兔馬的速度,快速的撤出戰場。關羽、張飛、趙雲的坐騎,都追不上呂布。


愛尚文史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是我國曆史小說中最經典的打鬥場面之一,按照小說中的說法,開始呂布與關張兩人打的難解難分,在劉備上去之後,三個人才打的呂布落荒而逃。


小說中這樣提到,剛開始張飛衝上去的時候,兩個人都處在巔峰狀態,相差並不遠,但是隨著交戰回合的增多,張飛一個人應付呂布顯然有些吃力了。關羽見狀前來支援張飛,兩個人一同應戰呂布,此時的呂布面對關張二人也不落下風,之後,劉備也趕了上來,三人應戰呂布,呂布才落荒而逃。

而在電視劇中卻這樣演到,在關張應戰呂布的後期,顯然呂布已經落了下風,就在兩個快要合力擊殺呂布之時,劉備衝了過來,實際上是為了阻止關張二人,留下呂布的性命。


其實無論是小說中提到的還是電視劇中,當時劉備之所以敢衝上去,相信一定是看到了呂布落下風了,否則的話,就以劉備的那點功夫,必然會得到呂布的特殊照顧,呂布肯定會先找機會擊破劉備。

說完了原本,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如果把劉備換成趙雲的話是什麼情況。毫無疑問,別說被打的落荒而逃了,呂布想活著都難。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趙雲的武功,趙雲雖然沒有個呂布真正交過手,但是他一開場就和文丑打成了平手足以證明了他很強。在延津之戰中文丑輕鬆擊敗了徐晃,文丑要比徐晃強很多,所以個人覺得文丑的武藝至少是在曹魏大將徐晃之上。總之,無論如何都比劉備強上太多。


所以,在面對關張趙三個人的夾擊之時,呂布沒有任何勝算,而且,自從戰鬥開始三個人必然壓著呂布打,呂布根本沒有能力招架住他們三個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呂布身上最大的優勢就是胯下的赤兔馬了,在濮陽面對曹操手下幾員大將時居然逃跑了,不過那是在呂布知曉對方實力的前提下做出的決定。

但是,在面對他們三人是就不同了,呂布不瞭解他們三人的強弱,而且呂布本來就非常高傲,必然會和三個人交手,一旦呂布和關張趙三人打在一起,想要脫身是非常困難的,脫不了身不是被活捉就是被殺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